課程名稱 |
量體與垂直地理學 Volume and Vertical Geography |
開課學期 |
109-1 |
授課對象 |
理學院 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簡旭伸 |
課號 |
Geog5111 |
課程識別碼 |
228 U325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地理二教室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3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91Geog511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海洋一直普遍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地表約有70%被水體覆蓋,全世界90%以上的貨物經由海洋運送,許多人更是居住在距離海岸線不遠處,受到洪水、暴潮或海岸侵蝕的影響。相比於看向海洋,地理學傳統上更加關注陸地上發生的事情。不過這種情況隨著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全球化貿易、海洋廢棄物、過度捕撈、難民及海盜等挑戰的加劇,海洋藉由媒體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醒目。地理學 (geo-graphy) 的辭源是對大地的描繪,而這堂課即意在透過理論及經驗現象帶領學生探索包含海洋在內的地球系統力量與我們的關係,延伸地理學的想像。
課程設計從量體 (volume/volumetric) 研究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從空間上思考海洋的領土與治理、資源及保育、社會文化隱喻、藝術再現等議題,並劃分為三個主題。主要的教學型態是文獻導讀及影音資料,搭配講座、戶外實察及體驗,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展感興趣的主題、紮根學術討論及寫作的能力。 |
課程目標 |
1. 能察覺海洋本身是如何在社會文化上被加以建構。
2. 能深入認識海洋在當代對於治理、經濟及環境議題扮演的重要角色。
3. 能批判性的理解海洋如何形塑全球地理景觀。
4. 能參與量體地理學取徑的文獻對話。 |
課程要求 |
1. 準時繳交作業。
2. 積極參與討論。
3. 正向學習心態。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待選定】
廖昱凱, & 簡旭伸. (2019). 地理學中的量體轉向: 領土立體化, 地球物理政治與環境中的情感氛圍. 地理學報, (92), 1-29. |
指定閱讀 |
【待選定,每週兩篇】
Steinberg, P., & Peters, K. (2015).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33(2), 247-264.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指定文獻評析 |
30% |
第二週起,每週從兩篇指定文獻中選擇其一,完成下列內容後上傳CEIBA:
(課前1) 摘要500字以內
(課前2) 相關新聞事件一則 (請貼全文與新聞連結)
(課前3) 有料評析300-500字
(課後1) 討論反思300-500字 |
2. |
指定文獻導讀 |
10% |
每週兩篇指定文獻由兩位同學負責導讀評析、討論過程紀錄,順序經協調後排定。
導讀內容至少包含:作者介紹、文章背景、文章重點,並彙整同學整理之新聞與摘要,提出有意義發問。導讀者在課後將討論做成 2000 字左右的報導。
導讀者當週免繳第一項文獻評析。 |
3. |
課程參與情形 |
15% |
踴躍發言與建設性批評 (10%)
講座提問及心得 (5%) |
4. |
期中報告 |
20% |
針對現有政策(如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等)提出具有量體思維的討論。 |
5. |
期末研究計畫 |
25% |
以海洋相關議題,從垂直與量體地理的角度撰寫研究計畫書。研究所同學 15,000字以上,大學高年級同學比照國科會大專升格式。 |
6. |
(加分) 實察心得及反思 |
10% |
參與實察之心得及反思。 |
7. |
(加分) 參考文獻評析 |
10% |
每週作業繳交一份以上的文獻評析(如前所述,包括列點摘要、相關新聞事件、評析等)。每多一份則酌量加 1-3%。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9/09 |
課程導入 |
第2週 |
09/16 |
Part A 當國家遇上量體
海洋與陸地的交會 |
第3週 |
09/23 |
Part A 當國家遇上量體
地理學中的量體轉向 |
第4週 |
09/30 |
Part A 當國家遇上量體
爭奪海洋領土 |
第5週 |
10/07 |
Part A 當國家遇上量體
統治海洋生態及資源 |
第6週 |
10/14 |
Part A 當國家遇上量體
海島國家與海洋國家 (講座) |
第7週 |
10/21 |
Part B 地球系統力量
野外實察 (地點及時間待開學後協調) |
第8週 |
10/28 |
Part B 地球系統力量
海洋的本體論與方法論 |
第9週 |
11/04 |
Part B 地球系統力量
風浪:天氣世界 |
第10週 |
11/11 |
Part B 地球系統力量
期中報告分享及指導 |
第11週 |
11/18 |
Part B 地球系統力量
海洋生物力量 |
第12週 |
11/25 |
Part B 地球系統力量
浪潮:南海內波與黑潮渦旋 (講座) |
第13週 |
12/02 |
Part C 文學、藝術及文化中的海洋
海洋動力及其隱喻 |
第14週 |
12/09 |
Part C 文學、藝術及文化中的海洋
再現海洋與情感 |
第15週 |
12/16 |
Part C 文學、藝術及文化中的海洋
海洋體驗及海洋視角 |
第16週 |
12/30 |
Part C 文學、藝術及文化中的海洋
探訪經驗分享 |
第17週 |
01/06 |
總結與展望 |
第18週 |
01/13 |
專題撰寫及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