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海洋地質概論 Introduction to Marine Geology |
開課學期 |
101-1 |
授課對象 |
理學院 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 |
授課教師 |
蘇志杰 |
課號 |
Ocean5001 |
課程識別碼 |
241 U0010 |
班次 |
|
學分 |
1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1,2(8:10~10:00) |
上課地點 |
海研大講堂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上下學期皆開課,全所碩士生必修。
與張翠玉合開 總人數上限:5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11MGG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授課教師:蘇志杰、張翠玉教授(海洋所)
這一門課程是海洋研究所碩士班必修的海洋科學四門核心課程之一,主要介紹海洋地質的基本知識與觀念,以使學生對海洋科學能有較全面的認識及確的觀念。授課內容從地球系統開始,依次介紹板塊構造學說、海洋地殼的生成與演化、地球表面的形貌與海底地形等等,再從特殊的海底地質區域,如中洋脊、大陸邊緣,談到台灣周圍的海洋地質環境。另一方面,從介紹海洋沈積物與生物地層的記錄,我們探討海水面的變化及古海洋學的興起與發展。最後,本課程也淺談海洋非生物資源以及最新的海洋地質探測技術及發展。
授課方式以課堂講授為主,並鼓勵討論。評分方式以期中考與期末考筆試成績為主,並考量學生上課表現(依出席狀況與參與討論程度加減分)。
|
課程目標 |
建立學生基礎的海洋地質以及地球物理知識背景。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OB: The Ocean Basins: Their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2nd Edition. The Open University. Pergamon Press, 1989. 171 pp.
海地(K): 海洋地質學(上),J. Kennett原著,陳民本譯。南山堂出版社。
GD: Turcotte, D.L. and Schubert, G., Geodyna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02. 456 pp.
NE: Anderson, Don L., New Theory of the Ear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06, 384 pp.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9/14 |
海洋沈積物:研究歷史與方法 |
第2週 |
09/21 |
沈積物的基本特徵與分類 |
第3週 |
09/28 |
海洋沈積物年代學 |
第4週 |
10/05 |
鑑古知今:古海洋學與全球變遷 |
第5週 |
10/12 |
從源到匯:沉積物之傳輸 (I) |
第6週 |
10/19 |
從源到匯:沉積物之傳輸 (II) |
第7週 |
10/26 |
沈積環境、沉積相及沉積體系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洋沈積作用與災害 (I) |
第8週 |
11/02 |
沈積環境、沉積相及沉積體系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洋沈積作用與災害 (II) |
第9週 |
11/09 |
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簡介:研究歷史 |
第10週 |
11/16 |
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簡介:探勘原理方以及方法 |
第11週 |
11/23 |
海床地形與板塊邊緣 |
第12週 |
11/30 |
台灣周圍的海洋地質 |
第13週 |
12/07 |
期中考(AGU) |
第14週 |
12/14 |
板塊構造理論 |
第15週 |
12/21 |
地體動力學&the formation of the solid earth (I) |
第16週 |
12/28 |
地體動力學&the formation of the solid earth (II) |
第17週 |
2013/01/04 |
海洋非生物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