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物理海洋概論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Oceanography |
開課學期 |
102-1 |
授課對象 |
理學院 海洋物理組 |
授課教師 |
楊穎堅 |
課號 |
Ocean5037 |
課程識別碼 |
241 U1760 |
班次 |
|
學分 |
1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7,8(14:20~16:20) |
上課地點 |
海研大講堂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上下學期皆開課,全所碩士生必修。 總人數上限:5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21IPO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此課程共分十章,第一章簡介什麼是海洋物理學,及海洋的地理環境特徵;第二章介紹海水的物理特性及其全球時空分佈的情況;第三章介紹各種海洋觀測的方法;第四章則介紹海水的運動,專注於海流的流動動力機制;第五章則介紹海洋熱平衡及海鹽環流的產生及特性;第六章簡述全球上層海洋環流分佈及其變化的情況;第七章則介紹海洋的高頻運動,主要注重於重力波的簡介及特性;第八章則講述海洋的低頻運動,如行星波的動力機制及其特性;第九章則陳述潮汐產生原理及特性;第十章則對沿岸海洋動力學做一簡單陳述,並介紹全球各半封閉海洋(如地中海)的特性。
|
課程目標 |
培養學生具備物理海洋的基本素養 |
課程要求 |
作業
期中考
期末考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Introduction of Oceanography
Descriptive Physical Oceanography: An Introduction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09 |
海洋物理簡介 |
第2週 |
9/16 |
海水特性及其時空分佈 |
第3週 |
9/23 |
海水的運動–海流 |
第4週 |
9/30 |
海氣交互作用 |
第5週 |
10/7 |
運動方程式 |
第6週 |
10/14 |
海水的運動–海洋環流分佈 |
第7週 |
10/21 |
海洋熱平衡 |
第8週 |
10/28 |
期中考 |
第9週 |
11/04 |
海水的運動–高頻運波動 |
第10週 |
11/11 |
海水運動的高頻運動-內波 |
第11週 |
11/18 |
期中考試討論與潮汐(1) |
第12週 |
11/25 |
潮汐(2) |
第13週 |
12/02 |
海水運動的低頻運動-線性正壓波(1) |
第14週 |
12/09 |
海水運動的低頻運動-線性正壓波(2) |
第15週 |
12/16 |
近岸及河口海洋物理學(1) |
第16週 |
12/23 |
近岸及河口海洋物理學(2) |
第17週 |
12/30 |
台灣周遭海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