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國際關係一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 |
開課學期 |
98-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陳世民 |
課號 |
PS1011 |
課程識別碼 |
302 10310 |
班次 |
01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7,8(14:20~16:2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8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1Inter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乃針對政治學系的大一學生所開授的國際關係入門導論, 分為國際關係(一) 、(二) 兩學期,上學期先有組織的介紹國際關係的基本分析架構及概念,以使學生具有分析國際關係的獨立思考能力。下學期則著重於國際局勢之介紹與分析,期使學生在上學期分析架構的認識基礎上,進而去分析國際情勢的演變與最新發展,並從而培養其國際視野。 |
課程目標 |
使政治學的入門新生對此一主要次領域有一初步的完整認識, 並從而培養其國際視野。 |
課程要求 |
1. 上課出席與參與討論 20%
2.. 期中及期末考 8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一 13:00~15:00 |
參考書目 |
指定教材
Joshua S. Goldstein, Jon C. Pevehouse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8th ed.,
Harlow : Pearson Education, 2009.
歐信宏,胡祖慶譯,Joshua S. Goldstein, Jon C. Pevehouse著,《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7th),二版,台北: 雙葉, 2007。
Charles W. Kegley, Jr, World politics : trend and transformation, 12th ed.
Boston, MA : 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 2009.
Karen A. Mingst , Essentia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New York : W.W.
Norton & Co., 2008.
Bruce Russett, Harvey Starr, David Kinsella, World politics : the menu for
choice, 8th ed. Belmont, CA : Thomson/Wadsworth, 2006.
楊永明,《國際關係》,台北: 前程, 2010。
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辭典》,台北: 五南, 2009。
參考教材
Joshua S. Goldstein, Jon C. Pevehouse , Reading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 Pearson Longman, 2008.
Martin Griffiths, Terry O'Callaghan and Steven C. Roac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the key concepts, London : Routledge, 2008.
William Nest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politics and economics in the 21st
century, Belmont, CA :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1.
Ann Kelleher, Laura Klein, Global perspectives : a handbook for understanding
global issue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9.
胡祖慶譯,Frederic S. Pearson & J. Martin Rochester著,《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 五南, 2009。
袁鶴齢等譯,Michael Nicholson著,《國際關係的基礎》(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ncise introduction),台北: 韋伯,2006。
張自學譯,摩根索 (Hans Joachim, Morgenthau) 著,《國際政治學》(Politics among
nations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台北: 幼獅,1984。
李偉成、譚溯澄譯,K. J. Holsti著,《國際政治分析架構》(International
politics :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台北: 幼獅,1988。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上課出席與參與討論 |
20% |
|
2. |
期中及期末考 |
8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7 |
課程說明(可能因講授進度而調整) |
第2週 |
9/24 |
現代國際關係的歷史背景 (國際關係史與國際體系的演變) |
第3週 |
10/1 |
以理論來思考國際關係---現實主義與權力政治(權力平衡與結盟) |
第4週 |
10/08 |
相對於權力政治的其他理論詮釋---自由主義、建構主義、女性主義等等 |
第5週 |
10/15 |
外交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
第6週 |
10/22 |
外交與國際談判 |
第7週 |
10/29 |
國際法、國際道德、國際輿論 |
第8週 |
11/05 |
國際組織 (集體安全、政府間與非政府組織) |
第9週 |
11/12 |
電影:驚爆13天(古巴危機) |
第10週 |
11/19 |
期中考 |
第11週 |
11/26 |
國際衝突:戰争與和平 |
第12週 |
12/03 |
軍事力量的角色與使用 |
第13週 |
12/10 |
國際政治經濟 |
第14週 |
12/17 |
國際整合 |
第15週 |
12/24 |
國際發展與南北差距 |
第16週 |
12/31 |
全球環境問題 (生態、資源、人口) |
第17週 |
1/07 |
其他全球性問題 (科技發展與全球化, 宗教,分裂主義、恐怖主義...) |
第18週 |
1/14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