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國際關係一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Ⅰ) |
開課學期 |
100-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張亞中 |
課號 |
PS1011 |
課程識別碼 |
302 10310 |
班次 |
03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5,6(12:20~14:10) |
上課地點 |
共201 |
備註 |
兼通識A5*。。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150人 外系人數限制: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01diplomacy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上學期:
Chapter 1 國際關係學的發展�陳欣之 1
一、早期國際互動與國際關係學的濫觴 2
二、國際關係理論化的起動 8
三、國際關係的方法論戰 13
四、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辯論 16
五、國際關係的時代面貌與挑戰 25
Chapter 2 現實主義�廖舜右、曹雄源 35
一、現實主義典範的緣起與內涵 36
二、古典現實主義與結構現實主義 43
三、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崛起 49
四、現實主義典範的次級架構 52
五、現實主義典範的政策層面 57
Chapter3 新自由制度主義、社會建構主義及英國學派�陳欣之 75
一、從自由主義到新自由主義 76
二、新自由制度主義 82
三、國際建制 88
四、社會建構主義 94
五、英國學派 110
Chapter4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後實證主義學派�黃競涓 119
一、前言 120
二、後實證主義學派之興起 121
三、實證主義與後實證主義的辯論 122
四、女性主義 130
五、批判理論 136
六、後現代主義 139
Chapter5 國際關係的規範論述�林炫向 149
一、前言 150
二、現實主義的規範論述 153
三、自由主義的規範論述 159
四、英國學派的規範論述 163
五、批判理論的規範論述 167
六、其他「反思主義」的規範論述 172
七、結語 176
Chapter6 外交與決策分析�黃奎博 191
一、外交概論 192
二、外交決策分析 199
三、外交決策分析─其他途徑 206
四、危機決策與處理 210
Chapter7 民族主義與恐怖主義�方天賜、張登及 217
一、民族主義的基本概念 218
二、民族主義的發展 224
三、國際政治的民族主義因素 227
四、恐怖主義的基本概念 231
五、國際反恐作為 241
Chapter8 軍備管制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之防擴散�李大中、左正東 251
一、前言 252
二、軍備競賽與武器管制 253
三、彈道飛彈之發展與擴散 257
四、大規模毀滅武器之發展與擴散 261
五、武器管制之相關國際體制 267
六、大規模毀滅武器防擴散之國際體制 276
七、武器管制與大規模毀滅武器防擴散之前景 284
Chapter9 國際關係視野下的國際組織與國際公法�周志杰 291
一、前言 292
二、國際組織的概述 292
三、國際公法的概述 304
四、國際組織、國際公法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 308
五、國際組織、國際公法與國家的互動 311
六、國際組織與國際公法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317
七、未來展望 319
下學期:
Chapter10 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張亞中、左正東 327
一、基本概念 328
二、有關重商主義的論述 331
三、有關自由主義的論述 337
四、有關馬克思主義的論述 344
五、有關英國學派的論述 353
六、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評析與應用 356
Chapter11 國際貿易與金融�江啟臣 363
一、國際貿易與金融重要性的出現 364
二、布列敦森林體系 367
三、國際貿易體系的變遷 369
四、國際金融體系的變遷 378
五、國際貿易金融與國際政治 388
Chapter12 全球化的爭辯�張亞中 395
一、全球化論述的爭辯 396
二、全球化的成因 402
三、全球化與國家的前途 406
四、全球治理 412
五、新的單一全球經濟? 421
六、全球化與民族文化的命運 428
七、未來挑戰 434
Chapter13 國際整合與區域主義�郝培芝、羅至美 443
一、前言 444
二、名詞的界定 444
三、區域整合之研究途徑與分析觀點 446
四、區域主義的發展:新區域主義 454
五、區域主義的典範實踐者:歐洲聯盟的發展 459
六、區域主義在北美洲的發展: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469
七、區域主義在東亞地區的新胎動 474
八、結語 476
Chapter14 全球不平等發展�張亞中、苗繼德 483
一、前言:分裂的世界 484
二、不平等的形成:進步交流的結果 486
三、不平等的極化:當代的問題 491
四、理論的詮釋:問題與解決 505
五、未來的發展:明天不一定會更好 515
六、結語 520
Chapter15 國際傳播與國際關係�賴祥蔚 527
一、傳播與國際傳播 528
二、國際傳播與國際宣傳 529
三、國際傳播的研究範疇 531
四、國際傳播與媒介角色 533
五、傳播媒體的全球化發展 539
六、傳播媒體全球化的解釋典範 545
Chapter16 國際環境政治�李河清 551
一、前言 552
二、全球環境議題 553
三、分析觀點與研究途徑 568
四、國際環境政治的行為者 571
五、國際環境建制的形成 575
六、國際環境合作的展望 587 |
課程目標 |
對國際關係能有深入的認識。 |
課程要求 |
努力學習、認真負責。
期中考範圍:
1.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0th ed.): Chapter1-3
2. 國際關係總論,第三版:第一至四章
期末考範圍:
1.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0th ed.): Chapter1-7
2. 國際關係總論,第三版:第一至九章
*自由爭取的加分機會:凡參與國際關係相關活動與研討會,撰寫國際關係相關書籍心得報告(800-2000字),以及上課發言等,請向助教登記或繳交,作為期末成績加分之用。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另約時間請事先寫信與老師預約 |
參考書目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Goldstein Pevehouse, 10/e, 雙葉書廊
國際關係總論,第三版 – 張亞中教授主編,揚智出版社 |
指定閱讀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Goldstein Pevehouse, 10/e, 雙葉書廊
國際關係總論,第三版 – 張亞中教授主編,揚智出版社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 |
40% |
申論題三題。兩題來自課本critical thinking questions,一題來自老師出題。 |
2. |
小考2 |
15% |
名詞解釋六個 |
3. |
期中考 |
30% |
申論題三題。兩題來自課本critical thinking questions,一題來自老師出題。 |
4. |
小考1 |
15% |
名詞解釋六個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5 |
課程介紹,學期成績評量方式 |
第9週 |
11/10 |
期中考 |
第18週 |
1/12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