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國際關係一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Ⅰ) |
開課學期 |
109-1 |
授課對象 |
公共行政組 |
授課教師 |
郭銘傑 |
課號 |
PS1011 |
課程識別碼 |
302 10310 |
班次 |
03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社科和碩講堂 |
備註 |
兼通識A5*。 總人數上限:175人 外系人數限制:1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91IRKuo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 如因肺炎疫情致使本課程須改為遠距教學,進度案排與評量方式將有所調整 *
本課程是為期一年的國際關係入門課程。修課學生不需要預先受過任何國際關係的訓練背景。藉由有系統而緊湊的內容講授、課堂討論、考試評量,修課學生將學習一套內在邏輯連貫的理論架構來解釋過去二百年來形塑世界政治的主要國際議題。上學期的「國際關係一」著重在國際安全的政治分析,主要的主題圍繞在戰爭與和平、外交與談判。下學期的「國際關係二」則將轉向對貿易、投資、貨幣等國際經濟議題,以及人權實踐、環境保護及食品安全等新興跨國議題進行政治分析。學分認定上,本課程為政治系大一必修,外系選修,可折抵A5領域通識。
|
課程目標 |
1. 增進對各種重要國際議題本質的基本了解。
2. 培養對各種外交事務論述的批判思考能力。
3. 應用科學邏輯來審視各種政策論述的效度。 |
課程要求 |
評量方式
修課學生成績主要為參與五次涵蓋教學內容的線上評量問卷(50%)和一次期末考(50%)共同決定,並參酌下列二項額外加分:課堂個人搶答、課後申論作業。惟額外加分以不超過個人學期總成績百分之五(5%)為度。最後,期中、期末考試百分制分數與等第制成績換算,一律從「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成績評量辦法」規定。
評量考試範圍
所有評量與考試的涵蓋範圍有累積性。至評量與考試當週業已依進度完成的講演內容、課堂活動與指定閱讀均為涵蓋範圍。
評量考試型態
線上評量問卷有選擇題和開放回答的非選擇題兩種型態;期末考試則皆為選擇題。作答選擇題時,修課學生必須選出最能適切回覆每題題幹問題陳述的答案選項。作答開放回答的非選擇題時,請在字數限制內回答。最後,線上評量問卷與期末考試將隨機以中文或英文出題。
缺席與作弊處置
修課學生缺席期中、期末考試,若於非試前三日因公或於試後三日內檢送醫生證明因病完成請假程序,該次評量一律以零分計算,且不予補考。另外,修課學生若經查確有考試作弊之情事,除該次評量以零分計算,並將依國立台灣大學校規,記大過乙次處分,登載於個人學習成績單上。國立台灣大學學生請假系統可由下列連結進入─ https://web2.cc.ntu.edu.tw/p/s/login2/p1.php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二十一世紀國際關係經典閱讀
全球資本主義如何在二十世紀的不同的國家與社會中興衰交替?
Frieden, Jeffery. 2006. Global Capitalism: Its Fall and Ris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W.W. Norton.
為什麼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世界政治領導者?
Lake, David. 2009. Hier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新媒體如何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
Baum, Matthew. 2003. Soft News Goes to War: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New Media A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內戰的交戰雙方何以願意成功協議停戰?
Walter, Barbara. 2002. Committing to Peace: The Successful Settlement of Civil Wa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國際和平必須建立在軍事威脅的逼迫之上嗎?
Slantchev, Branislav. 2011. Military Threats: The Costs of Coercion and the Price of Pe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工業化國家如何從世界的邊陲發展起來?
Haggard, Stephan. 1990. Pathways from the Periphery: The Politics of Growth in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自由貿易在亞洲國家的國內政治反對力量抵抗下如何可能?
Naoi, Megumi. 2015. Building Legislative Coalitions for Free Trade in Asia: Globalization as Legisl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選舉觀察團如何成為國際慣例?
Hyde, Susan. 2011. The Pseudo-Democrat’s Dilemma: Why Election Observation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Nor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國際政治何以促成了美國國內的聯邦儲備體制?
Broz, J. Lawrence. 1997. International Origin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貿易協定何以促進人權實踐?
Hafner-Burton, Emile. 2013. Forced to Be Good: Why Trade Agreements Boost Human Right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全球暖化的問題有可行的解決方案嗎?
Victor, David. 2011. Global Warming Gridlock: Creating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otecting the Plan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中文入門閱讀
張亞中、張登及主編,2020。《國際關係總論》,第五版,台北:揚智。
張小明譯,2019。《哈佛最熱門的國際關係課》,台北:商業周刊。
包宗和、張登及主編,2018。《國際關係理論入門》,台北:五南。
歐信宏、胡祖慶譯,2017。《國際關係》,第四版,台北:捷徑。
楊永明,2017。《補上一堂國際關係課》,台北:捷徑。
林碧炤,2015。《面向新世界:國際關係的復古與創新》,台北:東美。
蔡政文等,2011。《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
指定閱讀 |
本課程以中文講授,但與美國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三校同步使用一樣版本的教科書:
Jeffry A. Frieden, David A. Lake, Kenneth A. Schultz. 2019. World Politics: Interests, Interactions, and Institutions,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修課同學可從社科院辜振甫圖書館指定閱讀區借閱教科書(以下簡稱 FLS),或從網路與實體書店通路自行購買,還是向去年修課的同學購買二手書。此外,每週另有主題相關的國際關係時事補充教材於課程網頁上分享,以供課堂討論使用。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7 |
課程介紹:國際關係的科學研究 |
第2週 |
9/24 |
理解「利益、制度與互動」(一) |
第3週 |
10/01 |
中秋節放假乙次 |
第4週 |
10/08 |
理解「利益、制度與互動」(二) |
第5週 |
10/15 |
課堂活動 1 |
第6週 |
10/22 |
為什麼發生戰爭?(一) |
第7週 |
10/29 |
為什麼發生戰爭?(二) |
第8週 |
11/05 |
課堂活動 2 |
第9週 |
11/12 |
國內政治與戰爭 (一) |
第10週 |
11/19 |
國內政治與戰爭 (二) |
第11週 |
11/26 |
課堂活動 3 |
第12週 |
12/03 |
國際制度與戰爭 (一) |
第13週 |
12/10 |
國際制度與戰爭 (二) |
第14週 |
12/17 |
課堂活動 4 |
第15週 |
12/24 |
內戰與恐怖主義 |
第16週 |
12/31 |
課堂活動 5 |
第17週 |
1/07 |
總結:戰爭的起源與和平的條件 |
第18週 |
1/14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