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國際關係二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Ⅱ) |
開課學期 |
111-2 |
授課對象 |
國際關係組 |
授課教師 |
張登及 |
課號 |
PS1012 |
課程識別碼 |
302 10350 |
班次 |
02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社科201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8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為全年。第一學期從國際關係作為一門學科的興起及其理由出發,闡述本學科的演進和改變。繼而探討國際關係研究所涉及到的各主要面向:國家、主權、權力、國家利益、國際組織、全球化、文明政治、民族主義、國際秩序、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全球依賴性結構等重大議題。第二學期將在介紹分析層次與理性決策議題之後,深入淺出地討論國關理論(IRT)主要流派的內涵及其批評,最後以國際政治經濟學(IPE)的簡介總結第二學期。 |
課程目標 |
全年課程使同學們對國際關係作為一門學科,及其所涉及的領域、研究主題和主要理論有初步、完整而具批判性的理解,為未來進階的國關課程(國關理論、國政經、外交決策等)奠定知識的基礎。 |
課程要求 |
一、出席、分組報告:30%。
二、期中測驗(20%)、期末測驗(50%)。測驗採榮譽制,可攜帶書籍筆記進場,禁用鉛筆作答、不許攜帶電腦,禁止交談、使用手機及傳閱資料。
三、修課人數限制︰含雙主修不超過100人。
四、課程進行時請勿用餐、聊天、玩線上遊戲、從事電競活動、錄影。有錄音需求者應先告知教師,請尊重著作權規定。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王逸舟(2020)。國際政治概論(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Blanton, Shannon L. and Charles William Kegley (2017). World Politics: Trends and Transformation. Boston: Cengage Learning.
Mearsheimer, John (2001).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中譯「大國政治的悲劇」),王義桅, 唐小松譯(2014)。台北:麥田出版社。。
Strange, Susan (1994). States and Markets (2 ed.) London: Pinter. 楊光宇譯。國家與市場。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6年。
Kissinger, Henry (1998). Diplomacy (中譯「大外交」), 林添貴、顧淑馨譯(1998)。台北: 智庫文化出版。
Morgenthau, Hans (1948, 1854, 1978).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 Ch1, Ch2.(中譯「國家間政治」),李暉、孫芳譯(2008)。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 |
指定閱讀 |
張亞中、張登及(編)(2020)。國際關係總論(第五版)。台北: 揚智出版。
包宗和、張登及(2020)。國際關係理論入門(第二版)。台北:五南出版。
Goldstein, Joshua S. and Jon Pevehouse (2018).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1th Edition), Boston: Longman.
Baylis, John, Steve Smith and P. Owens (2017).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7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楊宇光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桂冠,1994年。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