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行政學一 PUBLIC ADMINISTRATION(I) |
開課學期 |
96-1 |
授課對象 |
國際關係組 |
授課教師 |
呂育誠 |
課號 |
PS1021 |
課程識別碼 |
302 10410 |
班次 |
01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普203 |
備註 |
限學號單號 總人數上限:11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一、基本概念(Chap 1)
(一)行政的定義;(二)行政學的發展
(三)行政機關與行政功能;(四)行政與管理
二、行政決策(Chap 6)
(一)公共政策;(二)行政權力;(三)決策模式
(四)由上而下;(五)由下而上;(六)第三部門的影響力
三、行政體制與組織(Chap2 & 3)
(一)聯邦制政府特性與政府體系
(二)單一國政府體系;(三)中央集權;(四)一條鞭;(五)我國行政體系
四、行政計畫(Chap5)
(一)目標與目的;(二)規劃模式;(三)危機管理;(四)策略管理
五、行政責任與倫理(Chap 4)
(一)倫理與道德;(二)課責;(三)行政監督
(四)效能與效率;(五)行政績效 |
課程目標 |
一、基本概念(Chap 1)
(一)行政的定義;(二)行政學的發展
(三)行政機關與行政功能;(四)行政與管理
二、行政決策(Chap 6)
(一)公共政策;(二)行政權力;(三)決策模式
(四)由上而下;(五)由下而上;(六)第三部門的影響力
三、行政體制與組織(Chap2 & 3)
(一)聯邦制政府特性與政府體系
(二)單一國政府體系;(三)中央集權;(四)一條鞭;(五)我國行政體系
四、行政計畫(Chap5)
(一)目標與目的;(二)規劃模式;(三)危機管理;(四)策略管理
五、行政責任與倫理(Chap 4)
(一)倫理與道德;(二)課責;(三)行政監督
(四)效能與效率;(五)行政績效 |
課程要求 |
期末報告題目:台北市政府□□機關施政白皮書的檢視
一、思考指引:
(一)雖然行政學是一個「舶來品」,但是行政管理與運作卻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更會影響我們每天的生活:小到街道打掃,大到政府發展,都是值得注意的重要課題。
(二)在妳(你)思考「國家行政大事」之餘,或許也想想:政府到底每天在作什麼?到底對民眾生活有什麼助益?這些是不是民眾真正所需要的?還有最重要的,政府的種種承諾,是否真的有實現?或至少朝實現之路努力,而非只是虛無的口號?
二、進行方式:
(一)請進入台北市政府網站,流覽市府各機關的「施政白皮書」或「施政成果」。
(二)選擇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機關或單位,以及該機關或單位所提出「施政白皮書」或「施政成果」中,你最有興趣的一項工作或業務(一項就好,與其多而失焦,不如小而細緻;同時,該工作或業務應儘量具體明確,以你有能力觀察其運作方式與成果為標準)
(三)請從公共行政研究者的立場,參考上課與課本內容,評論該工作或業務的優點與缺點。
(四)提出你自已的評價與未來期望。
三、報告撰寫項目及應包括之內容
四、注意事項:
(1)請於規定日期前繳交,逾時本項成績不計分。
(2)除非有特殊理由,並經與老師討論認可,否則上述各標題及內容要項,不得刪減。違者扣報告成績扣30分。
(3)字數不限
(4)請以A4格式(12號字,細明體,單行間距)橫式打字書面繳交,並註明姓名、班級、學號
(5)只需以簡單訂書機裝訂即可,毋需刻意包裝。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Starling, G.(2008), Managing the Public Sector, 8th ed., M.A.: Thompson Higher Education.
2.老師上課補充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20% |
|
2. |
期末考 |
20% |
|
3. |
作業 |
20% |
|
4. |
報告 |
20% |
|
5. |
出席 |
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