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行政學一 Public Administration (Ⅰ) |
開課學期 |
111-1 |
授課對象 |
公共行政組 |
授課教師 |
吳舜文 |
課號 |
PS1021 |
課程識別碼 |
302 10410 |
班次 |
01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社科102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號單號 且 限學士班一年級 總人數上限:9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行政學(一)、(二)為政治系大一上、下學期之必修課程。行政為政府運作十分重要的一環,政府運作很大程度仰賴行政人員以及行政體系以穩定運行,而行政學則是介紹行政運作與管理的學問。課程內容包含行政學的各家理論學說、行政部門的結構與特性、行政運作的投入與產出(如人事行政、財務行政、與公共政策等)、以及行政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關係(包含政治與行政關係、治理、與非營利組織等)。
上學期較著重在介紹行政學理論以及行政組織特性,包含公共行政理論的起源、行政理論學派發展、公私組織差異、組織理論與病象、激勵理論、治理、與非營利組織等課題。下學期則偏重政府運作與投入產出的相關課題,包含公共政策、人事管理、政府財政、課責、績效管理、電子化治理、跨域治理等。本門課並試圖帶入相關實務案例讓同學理解理論。 |
課程目標 |
上學期課程包含下列學習目標,期待學生能在修完本門課後能夠:
‧ 了解公共行政之意涵。
‧ 了解公部門的特性與公私部門差異
‧ 了解各理論制度之利弊得失。
‧ 將理論套用至公部門實際個案。 |
課程要求 |
包含課堂參與、口頭報告、期末報告、期中考、期末考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黃朝盟、黃東益、郭昱瑩(2018)。行政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Holzer, M. & Schwester, R. (201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2nd
ed.). Routledge.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