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行政學一 Public Administration (Ⅰ) |
開課學期 |
100-1 |
授課對象 |
公共行政組 |
授課教師 |
陳秋政 |
課號 |
PS1021 |
課程識別碼 |
302 10410 |
班次 |
03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普405 |
備註 |
建議修課對象:本系大二以上(含雙修輔系)及外系學生。 總人數上限:80人 外系人數限制:8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01_PA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行政學(一)的課程設計目的,旨在協助本班同學建立對行政理論與實務的基本認識,進而誘發同學們學習、瞭解、解決公共事務及其問題的興趣,也藉此期能建立同學們投入特定議題觀察、發覺並分析行政問題的能力。 |
課程目標 |
本學期的課程安排偏重通論教學,以兼顧不同年級及學科背景的學習需求及差異。授課內容廣及「行政組織理論、人事行政、預算及財務、行政決策、政策分析與評估、管制行政、行政倫理與公民參與」等主題。但課程中結合實務案例探討、分組討論等作法,以拉近行政學與生活的距離,協助同學們進入行政學的世界。 |
課程要求 |
一、閱讀心得(20%)
(一)繳交二篇:本學期每人應繳交二篇閱讀心得,期末考後拒收。
(二)閱讀標的:請自各週指定教材中擇定二篇,閱讀後提交書面心得;抑或與課程相關之學術性或政策性閱讀資料。。
(三)撰寫格式與字數
1、內文格式採12號字體、單行間距、新細明體(中文)、Times New Roman(外文)。
2、如有其他「參考文獻」,撰寫格式比照《政治科學論叢》之規範(詳見http://politics.soc.ntu.edu.tw/psr/format.pdf)。
3、書面心得表頭應依序謄寫:姓名、心得次數編號、閱讀文獻名稱。
4、一頁為限、字數不拘;但參考文獻不納入一頁限制。
二、議題報告與回應(30%、20%)
(一)起始時間:自第4周起至第15週止(暫訂,依分組數而定)。
(二)分組方式
1、各組以四人為度,分組名單請於9月18日之前,由班代email給老師。
2、本學期各組將擔任一次「議題報告組」,其餘則擔任議題回應組角色。
3、報告及回應請使用CEIBA課程管理平台。
4、議題報告組:各組依序(自行協調)擔任一次議題報告組。
5、議題回應組:未輪值議題報告時,各組皆為議題回應組,必須「以組為為發言單位」,至CEIBA課程管理平台針對議題報告組的報告內容(甚或問題),提出回應、批判、建議、溝通或討論。
(三)議題報告主題:原則上請按各週上課主題搭配實務議題後,自行決定報告題目。例如:第八週談「行政決策」(decision making),那報告組可以探討「大埔農地徵收決策爭議」。
三、期末考試(30%)
(一)題型:簡答題及申論題各半。
(二)考試範圍:考前兩週複習命題重點。
(三)期末考試當天請事先下載「自我評鑑表」,填妥後連同考卷一併當場繳交。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期末考試 |
參考書目 |
Shafritz, M. Jay. and Albert C. Hyde (2012).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7th Edition). Toronto, Canada: CENAGE Learning.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定(2009)行政學析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鍾沂(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潤書(2009)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蕭全政譯(2002)Nicholas Henry原著,行政學的世界。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
指定閱讀 |
Rosenbloom, David H. et al. (2009).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7th Edition). Singapore: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市面有第5版翻譯本)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 1, 3, 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市面有翻譯本)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閱讀心得 |
20% |
每人總計應繳交二篇閱讀心得,按時繳交、逾時拒收 |
2. |
議題報告 |
30% |
分組後,輪值各組依序至CEIBA課程管理平台開題主持討論 |
3. |
議題回應 |
20% |
未輪值各組必須針對議題報告內容進行回應 |
4. |
期末考試 |
30% |
命題範圍:指定閱讀教材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9/13 |
導論 |
第2週 |
09/20 |
N/A |
第3週 |
09/27 |
認識途徑、行政基礎 |
第4週 |
10/04 |
預算與財務(安排演講) |
第5週 |
10/11 |
行政結構、組織理論 |
第6週 |
10/18 |
預算與財務 |
第7週 |
10/25 |
行政決策 |
第8週 |
11/01 |
人事行政(出席研討會) |
第9週 |
11/08 |
政策分析與執行評估 |
第10週 |
11/15 |
N/A(校慶停課) |
第11週 |
11/22 |
管制行政 |
第12週 |
11/29 |
行政與民眾 |
第13週 |
12/06 |
行政與民主憲政 |
第14週 |
12/13 |
課責與倫理 |
第15週 |
12/20 |
行政與代間正義 |
第16週 |
12/27 |
行政與治理 |
第17週 |
2012/01/03 |
公共的相對價值觀點、行政學未來 |
第18週 |
2012/01/10 |
期末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