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
《選舉篇》
※ 第一單元:投票與集體選擇
上課筆記。
※ 第二單元:民主國家的選舉制度
王業立,2019,《比較選舉制度》,第一章及第二章。
※ 第三單元: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
王業立,2019,《比較選舉制度》,第三章及第四章。
蘇子喬、王業立,2012,〈總統與國會選制影響政黨體系的跨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51?,第4期,pp. 35-70.
Norris, Pippa, 1997, “Choosing Electoral Systems: Proportional, Majoritarian and Mixed System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18, No. 3, pp.297-312.
※ 第四單元:台灣的選舉制度、選制改革與政黨競爭
王業立,2019,《比較選舉制度》,第五章。
王業立,2014,〈台灣的選舉制度與政黨競爭〉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政黨篇》
※ 第一單元:政黨體系與「有效政黨數」
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pp.126-137, pp.150-155, pp.161-175.
Lijphart, Arend, 1999,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65-69.
王業立,2019,《比較選舉制度》,pp.77-78, 100.
※ 第二單元:政黨體系與政府組成
陳坤森,2010,《聯合內閣理論:內閣制下的多黨競爭》,台北:韋伯文化, p.48.
王業立、陳坤森,2001,〈聯合內閣的類型與成因之分析〉,收錄於蘇永欽主編,《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pp.3-32。
※ 第三單元:政黨提名制度與臺灣兩大黨的政黨提名方式
王業立,2019,《比較選舉制度》,第六章。
Ranney, Austin, 2001,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8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pp.171-172.
《民主進步黨公職候選人提名條款》
《中國國民黨黨員參加公職人員選舉提名辦法》
※ 第四單元:臺灣的政黨法、政黨補助與政治獻金規範
《政黨法》
《政治獻金法》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 第五單元:國會中的政黨角色與黨團運作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立法院組織法》
郭明政,2009,〈從國會運作模式剖析我國立法院黨團協商機制〉
※ 第六單元:政黨政治與分立政府
吳重禮、陳慧玟(譯),David R. Mayhew(著),2001,《分立政府:1946~1990年期間之政黨控制、立法與調查》,pp.2-15.
王業立,2006,〈縣市層級選舉與分立政府〉,收錄於廖達琪主編,《「民主化、全球化、議會角色:慶祝高雄改制院轄市25週年」學術研討論文專輯》(由高雄市議會與國立中山大學政研所主辦 ), 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叢書,pp.199-210。
【成績考核】
評分比重:期中考 45%,期末考45%,上課出席 10%,
期中考考試範圍期末考不再重複。
考試方式: 期中考與期末考:
(a) 問答題:三題,每題20分。
(b) 名詞解釋:四題,每題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