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政黨與選舉制度 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oral System |
開課學期 |
100-1 |
授課對象 |
社會科學院 政治理論組 |
授課教師 |
王鼎銘 |
課號 |
PS2101 |
課程識別碼 |
302 2081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5,6(12:20~14:10) |
上課地點 |
社科7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8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民主體制已被當今世界多數各國所奉行,民主政治的運行基礎-政黨政治與選舉制度這兩種民主的核心要素,實為探討民主政治的先決條件。本課程除了將深入剖析政黨體制與選舉制度的相互關係,由於政黨提供選民投票的參考指標,選舉制度的差異也對選民行為產生極大影響,因此本課程也會關注選民投票行為做不同體制所做的反應。
主要討論的議題可分為兩大範疇:(一)政黨領域:政黨的定義、起源、組織、體系、候選人的提名制度,政黨與政治發展及其在政府體系中的角色,以及政治捐獻對政黨發展及競選的影響。(二)選舉制度:各國選舉制度、選舉制度的分類原則、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除了理論背景的介紹外,本課程亦將透過台灣及其他國家實證資料的分析,呈現政黨政治與選舉制度的影響與意涵。 |
課程目標 |
一、課程介紹、政黨的意義與起源
吳文程,2003,《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Ch.1
Giovanni, Sartori., 1984,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政黨的組織結構
吳文程,Ch.2
Keefe, William, 1998, Parties,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in America,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Ch.1
三、政黨的競選活動
吳文程, Ch.3, Ch.4
Keefe, Ch4.
Gallagher Michael and Michael March, eds., 1998, Candidate Selec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Secret Garden of Politics. London: Sage.
四、政黨與政治發展
吳文程,Ch.5
Ware, Alan, 1995,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12
五、政黨體系與運作
吳文程, Ch.6, Ch.7, Ch.8
Ware. Ch.5, Ch.6, Ch.7
Lijphart, Arend, 1999,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 65-69.
六、選舉制度的分類
吳文程, Ch.9, Ch.10
王業立, 2006,《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Ch.1, Ch.2
Farrell, David, 1998, Comparing Electoral Systems. London: Macmillian. Ch1.
LeDuc, L., R. Niemi and P. Norris, eds. 1996, Comparing Democracies: Elections and Voting in Global Perspectives. London: Sage.
七、投票與集體選擇
Harrop, M. and W. L. Miller, 1987, Election and Voter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Basingstoke: Macmillian.
Nurmi, Hannu., 1999,Voting Paradoxes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NY: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八、選舉制度與政黨政治
吳文程, Ch.11
王業立, Ch.3
九、專題討論:台灣的政黨與選舉 |
課程要求 |
所有選課同學請準時上課,關掉手機。授課大綱與教學內容會不定時公佈在教師的個人網站,同學可自行下載參考。
課程各元內容雖由老師介紹,但同學需積極參與,平日的發言與討論為學期成績評估項目之一。
本課程會進行兩項課堂考試,期中與期末各舉行一次,無事先獲老師同意而缺考的同學,無任何補考形式或機會,請務必準時應考。
所有同學需參加讀書小組(共8組為原則),定期參與討論及撰寫作業報告。各組依上課進度會被指派一次負責的作業,小組成員需合作準備口頭報告並備詢,書面報告於備詢後一週內繳交。各次作業另會分派一組當作討論組,用以挑戰報告組準備內容的缺失。討論組雖不用準備書面資料,但質詢內容會計分。
各次作業未被指派工作的同學,亦應準備資料以利課堂參與。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王業立,2008(五版)。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文程,2005。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
參考書目 |
Ware, Alan. 1996.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rshey, Marjorie Randon. 2007, 12th ed. Party Politics in American. New York: Pearson and Longman.
Arzheimer, Kai and Jocelyn Evans. 2008. Electoral Behavior, Vol.1 to 4. London: Sage.
Dalton, Russell J.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2007(eds.). The Oxford of Political Behavio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ynolds, Andrew, et al. 2005. Electoral System Design.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IDEA.
Diamond, Larry and Marc F. Plattner. 2006(eds.). Electoral Systems and Democracy.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itschelt, Herbert and Steven Wilkinson. 2006(eds.). Patrons, Clients and Policies: Patterns of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 and Political Compet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吳重禮,2008。政黨與選舉: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出版社。
林水波,2006。政黨與選舉。台北:五南出版社。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