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華民國憲法及政府一 The Constitution &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Ⅰ) |
開課學期 |
101-1 |
授課對象 |
公共行政組 |
授課教師 |
蔡季廷 |
課號 |
PS1031 |
課程識別碼 |
302 24410 |
班次 |
03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7,8(14:20~16:20) |
上課地點 |
新203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100人 外系人數限制: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11_conlaw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是政治系一年級全學年之必修課程。主要授課目的是希望讓修習同學,對中華民國憲法的原則、憲法解釋方法、與大法官實務有初步的認識。在未來一年的課程上設計上,第一學期將以憲法結構、憲法基本理論、權力分立及制衡、與政府組織為主要授課方向。第二學期則以人民基本權為授課核心。由於本班是政治系公共行政組一年級同學為主要授課對象,因此,授課時也會特別培養公行組同學,得以順利銜接二年級必修之行政法課程的核心能力。
具體而言,由於本學期課程以憲法的基本理論與政府結構為核心,因此,權力分立與制衡理論的基本學說(尤其是:形式論、功能論)、中央政府體制的類型(尤其是: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的比較觀察)、與立憲主義的核心內容(尤其是:司法審查正當性、司法審查密度)等,將會是上課的主要重點。 |
課程目標 |
按「憲法」是規範國家權力行使、保障人民基本權、以及凝聚公民認同的基本法規範。從美國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以後,有關憲法的基本規範理念,於世界各國開始逐漸傳播。換言之,除了憲法的形式外,更重視立憲主義的實質價值。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即希望修課同學對於立憲主義的精神,不僅有初步的認識,更期待陪樣修課同學能真正擁抱與認同憲法的基本價值,養成討論公共事務的基本公民素養。 |
課程要求 |
本課程將舉行一次期中考,與一次期末考。請各位修課同學務必參與考試,無故未參加考試者,將以零分計。此外,期中與期末考成績,將各佔學期總成績的50%。授課教師有權力視考試情況,調整分數。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本課程無指定參考用書,以下僅列出部分參考用書,供各位修課同學作為選購的參考依據。但在選購相關圖書時,強烈建議以通論形、尚在持續更新教科書為主(亦即:包含整體憲法議題,以及尚在改版並包含大法官解釋)。此外,強烈建議各位修課同學,購買一本包含行政法類別與大法官解釋的小六法,日後上課時將會常常用到。 |
參考書目 |
張君勱,《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灣商務出版。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聯經出版。
胡春惠,《民國憲政運動》,正中出版。
法治斌、董保城,《中華民國憲法》,元照出版。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作者自刊。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作者自刊。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出版。
林子儀等四人合著,《憲法─權力分立》,學林出版。
李念祖,《憲法原理與基本人權概論》,三民出版。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2 |
行政事務、課程簡介、甚麼是憲法? |
第2週 |
9/19 |
憲法學概論 (憲法序言與總綱) |
第3週 |
9/26 |
憲法學概論 (續:立憲/憲政主義) |
第4週 |
10/03 |
中華民國憲法行憲簡史 |
第5週 |
10/10 |
國慶日 |
第6週 |
10/17 |
權力分立與中央政府體制理論 |
第7週 |
10/24 |
權力分立與中央政府體制理論 (續) |
第8週 |
10/31 |
修憲權與國民大會 |
第9週 |
11/07 |
行政與立法關係(一) |
第10週 |
11/14 |
行政與立法關係(一) |
第11週 |
11/21 |
期中考 |
第12週 |
11/28 |
行政與立法關係 (二) |
第13週 |
12/05 |
行政與立法關係(三) |
第14週 |
12/12 |
行政/立法與司法審判關係 |
第15週 |
12/19 |
司法違憲審查制度 |
第16週 |
12/26 |
司法違憲審查制度 (續) |
第17週 |
1/02 |
司法違憲審查制度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