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國際政治理論一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Ⅰ) |
開課學期 |
110-1 |
授課對象 |
社會科學院 國際關係組 |
授課教師 |
唐欣偉 |
課號 |
PS4202 |
課程識別碼 |
302 4061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社科201 |
備註 |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36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101PS4202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分別介紹較具重要性之國際政治理論,讓學生們思考其利弊得失。
(受疫情影響,本學期採遠距教學方式)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為國際政治理論(一)。課程設計旨在介紹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國際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領域的理論性研究發展與成果。課程目標有四:
1).使選修者對主流國際政治思潮有所瞭解。
2).能針對時勢的發展與議題形成自己獨立的理論分析能力。
3).對「理論」的前提有清晰的自覺(self-awareness)。
4).為未來進行較為深入的國際關係研究,奠定初步的理論性基礎。
|
課程要求 |
參加期中、期末考試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備註: 星期一上午第四節 (請先預約) |
參考書目 |
Dunne, Kurki and Smit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Discipline and Divers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約瑟夫•奈伊與大衛•威爾許著,張小明譯,《哈佛最熱門的國際關係課》,臺北:商周,2019。 |
指定閱讀 |
張亞中、張登及主編,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民國109年。
包宗和、張登及主編,國際關係理論入門,臺北:五南,民國109年。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 |
50% |
不接受額外加分的要求。 |
2. |
期中考 |
50% |
不接受額外加分的要求。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27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10/04 |
國際關係與社會科學 |
第3週 |
10/11 |
國慶假期 |
第4週 |
10/18 |
現實主義 I |
第5週 |
10/25 |
現實主義 II |
第6週 |
11/01 |
自由主義 |
第7週 |
11/08 |
建構主義 |
第8週 |
11/15 |
校慶停課一周 |
第9週 |
11/22 |
期中考 |
第10週 |
11/29 |
地緣政治學 I |
第11週 |
12/06 |
地緣政治學 II |
第12週 |
12/13 |
馬克思主義 |
第13週 |
12/20 |
批判理論 |
第14週 |
12/27 |
英國學派 |
第15週 |
1/03 |
其他研究傳統(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等) |
第16週 |
1/10 |
期末考 |
第17週 |
1/17 |
彈性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