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
課程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yitingli/
一、課程簡介: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為貨幣銀行學(一)。
本學期課程主要討論下列主題:
1. 金融中介機構高流動性負債與低流動性資產的經營特質是造成該體系不穩定的因素。我們以資訊不對稱理論以及金融中介的經營管理原則解釋金融恐慌何以發生,並應用這些理論來理解美國與台灣的金融體系的發展,以及討論主管當局的金融管制與監理政策如何影響金融體系的安定。
2. 要理解貨幣政策對金融體系和總體經濟的影響,我們需先瞭解央行成立的目的與它所扮演的角色。接下來討論貨幣供給的決定要素及貨幣創造的過程、貨幣政策的工具及目標。我們也會討論美國與台灣的央行如何執行貨幣政策控制貨幣數量與利率。
3. 我們首先討論貨幣需求理論,接下來應用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概念來討論貨幣成長率、物價膨脹以及失業率等總體經濟活動的關聯。我們應用總和供需的理論架構討論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藉以瞭解央行貨幣政策影響產出與失業等總體經濟的管道,特別著重信用市場不完美性對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的影響。最後,應用我們所學習到的現代金融與貨幣制度在總體經濟社會中的運作,來理解引發2007-2008次貸金融風暴的經濟機制。
二、本課程教科書:
李怡庭 (2012)《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第2版,台北:翰蘆圖書公司。
其他參考書:
Frederic S. 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9th ed, 2009, Addison-Wesley Press.
Stephen G. Cecchetti,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2006, McGraw-Hill.
三、成績考核(暫訂):
期中考47%,期末考47%,出席與課堂參與度(小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