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社會學丁 Introductory Sociology (d) |
開課學期 |
101-2 |
授課對象 |
公共衛生學系 |
授課教師 |
王佩迪 |
課號 |
Soc1010 |
課程識別碼 |
305 101D0 |
班次 |
01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社101 |
備註 |
與普通心理學丙、經濟學甲三科擇一必修;限本系學生修習。同時為公衛系主修健管領域之必修科目。兼通識A5*。 參閱分班編組課程 限學號雙號 總人數上限:10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12sociology10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社會學是一種用不簡單的眼光看待平凡世界的知識,小至個人的困擾或大至國家政策,皆是社會學所關心的項目。它的基本精神,就是將我們所認為理所當然的社會,透過社會學的眼光-社會學的想像力-去發現其背後的差異、不平等或問題意識。因此,本通識課程希望藉著介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培養學生的社會學想像力,學習掌握對各種社會議題的思辨、批判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更希望進而培養學生的社會關懷與社會責任。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
(一)、 介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與思考方式,並探討台灣社會、跨國社會、多元文化相關的社會議題。引導學生理解社會制度與個人如何相互影響。
(二)、 訓練學生敏感地察覺到社會上無所不在的性別、階級、族群、世代歧視,以及權力與資源分配不平等,並且能對這些社會現象之生產與再製的過程作深入的解析與批判。除了基礎觀念的澄清之外,本課程將加強學生對於社會議題之分析與探究能力。
(三)、 培養人文關懷、國際視野、批判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
|
課程要求 |
本課程重視同學們的課前閱讀與課後複習:每週課程進度已規劃足夠份量的閱讀,足以提供同學課前預習與複習之效。
除此之外,同學也需針對一特定主題蒐集資料,進行數次的小組討論,並在課堂上報告,以及個人讀書心得的撰寫與進行期中、期末考的考試準備。
★ 出席與課堂表現(25%):
1. 上課小答(10%):會要求同學在課堂上,以具名的方式在小紙條上簡短回答提問。
2. 課堂討論 (15%):課助和老師會依照各組討論的參與程度給予分數。
★ 課堂小組報告(20%):分組報告。各組挑選各週主題進行報告,報告題目於開學第一堂課以投標方式決定。報告形式可用ppt、影片、漫畫、表演等各種形式進行。
★ 個人讀書心得報告(15%):1000∼1500字。
★ 期中考(20%)
★ 期末考(2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Nichter, Mimi. [2000]2001,《少女Wieght的煩惱》(王紹婷譯)。台北:新新聞。
Graphic Novel: 歡樂之家
蓋兒.黛恩斯著,2012,《被綁架的性:來自A片國度的辛辣報告》,八旗文化。
潘蜜拉.保羅,李建興譯,2006,《色情消費啟示錄》。
Liebow, Elliot. [1967]2009,《泰利的街角》(黃克先譯),台北:群學。
Barbara Ehrenreich著,林家瑄譯,2010,《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左岸文化。
吳偉立,2010,《血汗超商》,台北:群學
皮翠拉.瑞沃莉著,2006,《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寶鼎。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顧玉玲,2008,《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Bilton, Nick,2011,《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 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
|
指定閱讀 |
*** 請注意,課程大綱以老師上課第一堂課所公布為準,以下僅為參考 ***
指定閱讀以開學後發放的課程大綱為主。與課程相關的延伸閱讀包括:
1. Mills, Charles Wright. 《社會學的想像》 譯者 張君玫及劉鈐佑. 巨流圖書公司, 1995.
2. 張晉芬,《勞動社會學》
3. 娜歐蜜.克萊恩著,《No Logo》,時報出版
4. Johnson, Allan G. 《見樹又見林: 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群學, 2006
5. 片桐新自等,基礎社會學,群學。
6. George Ritzer,《社會的麥當勞化》,弘智。
7. 《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8.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巨流,2007。
9. 王振寰, 及瞿海源主編.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巨流圖書公司, 2009.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8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2/25 |
Part I:文化、規範與社會控制
社會學基本概念介紹
http://prezi.com/vpe9ad9bi1mb/copy-of-w2/?auth_key=8b20cbcdf1ee34a717e3b5ddc656a5ff21652062&kw=view-vpe9ad9bi1mb&rc=ref-14982416 |
第3週 |
3/04 |
個人、文化與社會規範
http://prezi.com/mtn9bj0ghha2/copy-of-w3/?auth_key=2d61b560833519cbe59059f9aa3ccf1576df6050&kw=view-mtn9bj0ghha2&rc=ref-14982416 |
第4週 |
3/11 |
家庭與經濟結構
http://prezi.com/ytgsisju_qxk/copy-of-w4/?auth_key=3b83b6061cdb5933bb62a79640f36139f45ee147&kw=view-ytgsisju_qxk&rc=ref-14982416 |
第5週 |
3/18 |
性別與勞動
http://prezi.com/fv50b1we8wgf/copy-of-w5/?auth_key=d1342dba64855c5c12698eeeb19f963605790656&kw=view-fv50b1we8wgf&rc=ref-14982416 |
第6週 |
3/25 |
親密關係
http://prezi.com/odnkkcdfhw9x/copy-of-w6/?auth_key=2aa63393479941b17d6e1a46f0ddcd4a2cf2d36a&kw=view-odnkkcdfhw9x&rc=ref-14982416 |
第7週 |
4/01 |
Part II:資本社會與分配不平等
社會流動
http://prezi.com/32zdxwvq7ed3/copy-of-w7/?auth_key=c87ecdf1b2c8c72bf1dc3adec195972b096a89ca&kw=view-32zdxwvq7ed3&rc=ref-14982416 |
第8週 |
4/08 |
資本主義、消費社會與麥當勞化 http://prezi.com/qyxjimp_9kr3/w8/?auth_key=e7464c9245799a98cade9051a3c077c0bdde3e84&kw=view-qyxjimp_9kr3&rc=ref-14982416 |
第9週 |
4/15 |
期中考 |
第10週 |
4/22 |
生産的醫療化 |
第11週 |
4/29 |
全球化與不平等 |
第12週 |
5/06 |
國際遷移 |
第13週 |
5/13 |
主題三:科技、參與與行動
科技與社會 |
第14週 |
5/20 |
社會運動與公共參與 |
第15週 |
5/27 |
網路新世代 |
第16週 |
6/03 |
未來社會 |
第17週 |
6/10 |
期末報告I |
第18週 |
6/17 |
期末報告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