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學丁
Introductory Sociology (d) 
開課學期
105-2 
授課對象
牙醫學系  
授課教師
范 雲 
課號
Soc1010 
課程識別碼
305 101D0 
班次
02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共201 
備註
牙醫學系不限學號修課(限本系所學生修課)。兼通識A5*。
限學號單號
總人數上限:10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2Soc1010_02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是一門社會學的基礎課程。我們將學習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了解台灣社會的基本樣貌,並學習如何問問題,以及學會閱讀社會學各領域的研究。

由於不平等一直是社會學的核心關懷,在這門導論的課程中,我將帶領同學認識社會學基本概念,運用社會學知識討論階級、性別、族群等不平等的現象,此外,我們也將探索當代社會制度與組織中人們生活的各種面貌。 

課程目標
1. (02/24) 課程簡介

[行政事項 & 分組]

2.(03/03) 社會學的想像

《見樹又見林》,第一章,「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

Bauman, Zygmunt,2002,「社會學:目的何在」,《社會學動動腦》,朱道凱譯。台北:群學。

C. Wright Mills,「附錄:論學術藝師的精神」,《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

[小組討論一:相見歡與什麼是社會學]
*發放與說明作業一

3.(03/10) 文化

《見樹又見林》,第二章,「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種種」。

王金麟,2009,〈文化〉。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與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  

[小組討論二: 文化在哪裡?]

4. (03/17) 階級到底是什麼?

蘇國賢,2009,〈階級與階層〉。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與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  

湯淺誠,2010,第一章「從小窮到大」、第二章「溜滑梯社會」、第三章「這是叫窮人自己去死嗎?」。《反貧困:逃出溜滑梯的社會》,台北:早安財經文化。

《見樹又見林》,第三章,「社會生活的結構」

 [小組討論三:討論作業一budgeting ]

5. (03/24) 族群及其認同與權利

【紀錄片來自民間的聲音觀看與討論】你有族群認同嗎?你曾為此困擾過嗎?你的族群認同/無認同,和你的家庭有什麼樣的關係?

范雲,2010,〈說故事與民主討論:一個公民社會內部族群對話論壇的分析〉,《台灣民主季刊》,第七卷第一期,頁65-105。

Kymlicka, Will,2004,〈導言〉,《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鄧紅風譯,頁49-69。台北:左岸文化。

6. (03/31) 性別(及其與階級、種族的糾葛)

Mary Holmes,2012,〈第二章 男性與女性是如何不同〉、〈第七章 性別如何與階級相互糾葛〉、〈第八章 性別如何與「種族」相互糾葛〉,選自《性別社會學導讀》,謝明珊翻譯。台北:韋伯文化出版。  

[小組討論四:我們是怎麼「被性別社會化」的? ]

*發放與說明作業二<玩具與社會互動>

7. (04/07) 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

【紀錄片炸神明觀賞與討論】裡面的成員有哪些被社會認定偏離的行為呢?他們又如何自處?
周愫嫻,2009,〈偏差與犯罪〉。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與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  

片桐新自、永井良和、山本雄二,2008,《基礎社會學》,蘇碩斌與鄭陸霖譯。台北:群學。第八章。

*4/20傍晚五點鐘前請上傳作業二的準備內容

8. (04/14) 社會互動

Erving Goffman著,201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導言〉。徐江敏等譯,台北:桂冠出版。

Christine L. Williams, 2008, “Shopping As Symbolic Interaction: Race, Class, and Gender in the Toy Store.” Pp.181-193, in Mapping the Social Landscape: Readings in Sociology, edited by Susan J. Ferguson. Boston : McGraw-Hill.

[小組討論五:討論作業二,玩具與社會互動]

9. (04/21) 期中小考與小組討論:確定期末報告主題(請於第三堂課結束前交給助教一頁計畫)

10. (04/28) 當代組織,及其不同的可能?

Guest Speaker陳宜樺(《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的作者)專題演講50mins

熊瑞梅, 2009,〈團體與組織〉。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與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  

George Ritzer,2002,〈麥當勞化的開始〉,《社會的麥當勞化》。林佑聖,葉欣怡譯。台北:弘智出版。

陳怡樺,2017,閱讀第一節到第三節The North, Belfast, London,《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台北:開學文化。(有電子檔)

11. (05/05) 學校與教育

第九章,教育,Tony Bilton,《基礎社會學》。

吳媛媛,2016,〈台灣的教育很便宜〉、〈沒有公民課的公民教育〉、〈翻轉教育從翻轉社會開始〉,《幸福是我們的義務》。台北:圓神出版。

*參考閱讀:誰是台大學生的續集。(見ceiba網路連結)

[小組討論六:瑞典的教育理念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12. (05/12) 家庭與親密關係

喻維欣,2009,〈家庭〉。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與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
  
范雲,〈當愛欲逝去後,母職仍在──從周華山的摩梭社會看婚姻與家庭的性政治〉,《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1期。

*參考閱讀:曾嬿融,不夠格家庭(有電子檔)。

[小組討論七:欣賞與討論「月薪嬌妻」]

*發放與說明作業三

13. (05/19) 改變的可能性(之一):社會運動

【紀錄片祝你好孕 30mins】

Guest Speaker: 陳育青導演分享與Q&A

何明修, 2009,〈社會運動〉。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與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  

吳嘉苓、黃于玲,2002,順從、偷渡、發聲與出走:「病患」的行動分析,台灣社會學3:73-112。有電子版論文見。

14. (05/26) 小結:社會學的研究與實踐

《見樹又見林》,第六章,「實踐社會學、思索未來」。

片桐新自、永井良和、山本雄二,2008,《基礎社會學》,蘇碩斌與鄭陸霖譯。台北:群學。第二章、第三章。

Bauman, Zygmunt,2002,第十二章「社會學方法與手段」,《社會學動動腦》,朱道凱譯。台北:群學。

*上課前上傳電子版,上課時繳交作業三紙本

15. (06/02) 團體期末口頭報告I

16. (06/09) 團體期末口頭報告II


17. (06/16) 團體期末口頭報告III

本週六晚上九點前上傳期末報告檔案(含分工表、每次記錄與檢討報告),暑假快樂!


經濟發展只能「到某種程度」
生命只能複雜「到某種程度」
追求效率或生產力只能「到某種程度」
使用無法再利用的資源只能「到某種程度」
完整的人性對細密分工只能忍受「到某種程度」
以「科學方法」代替一般常識只能「到某種程度」
(取自Less is More by E. F. Schumacher)
  社會學反省這樣的兩難,企圖以新的、多元的思維與制度安排來突破現代社會的危機與困境。
 
課程要求
1. 課前閱讀,上課與小組討論準時參與,撰寫上課心得:同學上課的發言以及上課心得除了構成平常成績的主要依據外,更重要的,將是我們理解學習狀況,並適時調整學習內容的重要指標。依照每次上課的狀況而定,我會要求同學在下課前的五分鐘,以具名的方式寫下上課心得。同學們可自由回應當天的課堂中,有什麼非常同意或非常不同意的部份,以及為什麼。小組討論的部分由助教負責,每位同學皆需參與一位助教負責帶領的小組討論,助教會根據參與質量評分。

2. 評分要求:平時成績40%(課前小考20%+小組討論20%);作業30%;期末團體報告30%
本課程有三份指定作業,詳細內容將在上課時說明;助教會協助同學了解作業內容,以及帶領相關討論。期末團體報告的內容與方式,將在第一堂課時說明。3. 鼓勵學習制:學習是你的,分數也是。同學們可選擇課程大綱上的閱讀書單,自行閱讀與撰寫1500字以內的閱讀報告給助教,經批改超過80分者可加總成績1.5分(不到80分者可改寫後重交)。全學期最多可加分四次。5/30之後不再接受繳交。
*先事聲明:由於教室中的師生互動是一門課成敗的核心,因此,如果你被發現缺席達四次,將被要求退選。上課中請勿將手機、筆電等電子產品置放於桌面或使用(若有特殊需求,請先徵得老師同意)。PPT檔案都會在課後上傳至CEIBA。
*作業、考試與報告皆不可剽竊他人作品,抄襲讀本或網路資料若經確定該作業以零分計算。同學請自行學習引用文獻的正確方式。
要特別提醒修課的同學,如果你上課有四次 (含四次) 以上未到,會被老師要求停修,若不停修者則不給學期成績。

3. 評分標準:平時成績25%(上課參與15%+助教評量10%);考試30%(期中15% +期末 15%);學期作業45%(小作業15%+期末報告30%)。期中考與期末考都是 in class(不能參考書籍筆記),內容主要為解釋名詞、簡答題與申論題。本課程有一個小作業與一個期末報告,透過指定的主題讓同學走出教室,實際觀察整個社會現象的發展與運作,並紀錄觀察的心得,對於自己所蒐集的資料加以分析和討論,開始累積當一個社會學研究者所需要具備的技藝,同時可以理論和實作連結,發展出理解台灣社會視角。詳細的作業內容與報告主題將在上課時發給同學。助教會協助同學組成小團體以進行討論。遇到的問題應主動與助教討論。

4. 作業與考試皆不可剽竊他人作品:抄襲讀本或網路資料若經確定,該作業以零分計算。同學應自行學習引用文獻的正確方式。

5. 學習是經由努力可以不斷改善的。大學的學習每個人有不同的目標和規劃,對於那些希望投入更多時間利用這一年奠定紮實社會學基礎的同學,可以選擇各週所推薦的文章或專書,閱讀後撰寫讀書心得交給助教,經過評閱後,將可增加學期總成績的分數,但是加分最多不超過總分五分,加分後總分不得超過100分,這個額外分數是每位同學都有權利使用的選項。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本課程指定的教材為《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見樹又見林》,以及社會學相關文章選集讀本。(前兩本書可以在圖書館借閱或到新生南路上唐山書店購得。文章選集請自行到誠品影印店購買,承品影印電話:2739-6871 ,地址:辛亥路二段157號,台大語言中心側門對面)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24  課程簡介
 
第2週
03/03  社會學的想像 
第3週
03/10  文化 
第4週
03/17  階級
 
第5週
03/24  族群及其認同與權利
 
第6週
03/31  性別(及其與階級、種族的糾葛) 
第7週
04/07  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 
第8週
04/14  社會互動 
第9週
04/21  期中小考與小組討論:確定期末報告主題(請於第三堂課結束前交給助教一頁計畫) 
第10週
04/28  當代組織,及其不同的可能? 
第11週
05/05  學校與教育

 
第12週
05/12  家庭與親密關係
 
第13週
05/19  改變的可能性(之一):社會運動 
第14週
05/26  小結:社會學的研究與實踐 
第15週
06/02  團體期末口頭報告I 
第16週
06/09  團體期末口頭報告II 
第17週
06/16  團體期末口頭報告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