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性別社會學 Sociology of Gender |
開課學期 |
101-1 |
授課對象 |
學程 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 |
授課教師 |
王佩迪 |
課號 |
Soc2041 |
課程識別碼 |
305 2117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社101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7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11gender_sociology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設計是讓學生了解性別社會學的理論概念與關注焦點。課程分為主要四個核心主題:性別理論與父權制、文化與媒體再現、身體與科技、以及大規模的全球化對性別與社會的衝擊。此課程試圖從這四個主題分別去探討性別、個人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連:從微觀的角度去檢視在日常生活及媒體文化當中,所蘊含的性別意涵,同時與社會文化制度連結,檢視何謂父權體制,並擴展至全球的視野,以宏觀的角度,去探討全球化趨勢之下,國際性別分工現象當中的性別關係、財富分配、人口流動,最後並藉此深入探討社會學所關注的焦點之一:資本主義發展與貧窮階級女性化等主題。
|
課程目標 |
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性別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與主題探討。期待修此課程的學生能夠從文獻閱讀與課堂討論當中,對性別議題有更加敏銳的體認與進一步深入分析的能力。 |
課程要求 |
1. 課堂參與 (30%)
a. 發言與參與討論(包括Ceiba網站上的發言)。
b. 上課會出閱讀測驗(視同點名),閱讀測驗評分標準則是分為:(A) 有閱讀過的答案;(B)有作答但明顯沒有閱讀;(C)缺席。整學期閱讀測驗的成績會取最高的八次為最後評分。
2. 期中作業(30%)
期中考週前有四份指定作業:1.自我介紹;2. 台灣女人的故事;3. 分析同志and/or情慾作品;4. 流行文化觀察(作業說明請參考每週進度表)。作業字數為1500字以內(不超過A4兩頁),於上課前一天上傳至網路上(老師要先看),課堂上將印好的紙本交給助教(印雙面,只要一張A4紙)。三份作業合併給分(並非各佔10%),為期中分數。
3. 期末分組報告(40%)
期末報告包括課堂報告與書面報告,期末報告內容可為各週主題的延伸探討,或至少必須引用到課堂的指定或參考書目,若有其他性別相關主題想探討者,亦可先找老師討論。期末報告主題須在W11上課前繳交(包括題目與研究計畫)。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主要書目(請自行購買):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07,《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黃淑玲、游美惠主編)。台北:巨流。
張晉芬,2011,《勞動社會學》,政大出版社。
其他文章收錄於教材講義本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3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9/20 |
性別與父權 |
第3週 |
9/27 |
台灣女人的歷史 |
第4週 |
10/04 |
家庭、勞動、母職與父職 |
第5週 |
10/11 |
異性戀霸權與情慾政治 |
第6週 |
10/18 |
性別與媒體再現
(廣告)
|
第7週 |
10/25 |
羅曼史與偶像劇 |
第8週 |
11/01 |
東亞流行文化與性別 |
第10週 |
11/15 |
校慶停課 |
第11週 |
11/22 |
性別扮演 |
第12週 |
11/29 |
身體與勞動 |
第13週 |
12/06 |
美麗神話 |
第14週 |
12/13 |
性別與資本主義全球化 |
第15週 |
12/20 |
國際移工與移民 |
第16週 |
12/27 |
期末報告I |
第17週 |
1/03 |
期末報告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