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環境社會學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開課學期
98-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何明修 
課號
Soc2019 
課程識別碼
305 247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社103 
備註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1environmental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門課是開給社會學系同學的選修課,課程共一學期,三學分。
德國當代社會學家Ulrich Beck指出,「沒有呼吸,就沒有社會行動」,這個理所當然的常識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傳統社會學的盲點。社會學家太常將社會以外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的,大自然要麼是社會生活的背景,要不然就是人類開發的對象。
越是到晚近,這種狹義的社會學思考(sociologism)面臨了生態學的挑戰。生態學揭露了有機體與環境互為依存的緊密關係,然而,在一開始時,這項探索並不將人類視為其研究對象。一直到晚近,生態學家才發現人類並不是享有生態法則的豁免權,社會與自然的互動遠比想像的更深遠。因此,如何「將環境帶進來」(Bring the Environment Back In)成為研究者所需要面對的課題,社會學也必得重新思考以往忽略的問題,例如經濟成長的同時是否也帶來負面的傷害?工業社會的發展模式是否能夠永久持續?以科技征服自然是否必然導致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解放社會學的想像力,重新釐清社會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因此,環境問題是涉及了科學技術的問題。在科技主導的當下,新的環境污染不斷地被創造出來。相對於科技菁英的宣稱,當前科技並不是來自於人性,而是來自於資本積累的結果。為了開創新的利潤,為了創造新穎的商品,我們所處的世界成為了「副作用的社會」(society of aftereffects)。因此,只當行動手機成為市場主流時,我們才發現電磁波的危險。然而,奇特的是,要診斷出新科技所帶來的風險,則是需要科學知識的介入。科學在此的角色是雙重的,一方面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與傷害,另一方面,只有透過科學,我們才能建構出一個低風險的社會。
另外,環境問題也是一個攸關民主的問題。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制度,能和平地、有效地解決權力與資源分配的問題。但是在當代的風險社會下,環境也被政治化,成為需要政治討論與政治解決的議題。在公民權的討論中,環境權或生態公民權成為新開發出來的議題。然而,在科技官僚的主導下,環境與社會成為了專家的禁臠。種種以科學之名的社會工程並沒有取得大多數人的真誠同意,反而驕傲地凌駕於民意之上。將環境議題政治化是邁向公共化的第一步,唯有如此,我們能建立一個與自然更和諧的關係。

 

課程目標
在定位上,我們重視對於理論文獻與經驗研究作品的研讀,希望能夠啟發環境社會學的興趣。本課程的設計有兩個目標:
第一,我們希望能夠引發學生對於環境議題的興趣。其實,環境議題是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週遭,如日常的垃圾、新科技(如大哥大)、自來水等,都有值得深入討索的面向。因此,我們的課程希望能使學生更敏銳地審視諸多的環境議題,並且發揮社會學的觀點,來提供另一種思考的可能。
其次,我們也希望學生能將學到的觀點來看台灣目前面臨的環境爭議。在核能發電、水庫政策、焚化爐等問題,我們希望能透過課程安排,使得學生主動思考這些問題,並且多一層不同的體驗。
 
課程要求
無論是針對講員的授課內容疑義,或是個人心得分享。主動提問與發表看法,不僅是學生的受教權益,也會影響課堂表現的分數。
本課程是採取多種上課方式,包括講員授課、來賓演講、紀錄片觀賞、小組報告與討論。我們希望這樣的安排能多鼓勵學生的參與,並且啟蒙知識興趣。
分組報告是安排在學期最後的部分,我們希望學生能在吸收了環境社會學的理論觀點之後,回頭來審視台灣晚近的環境議題。報告前,學生應主動收集資料、準備口頭或其他方式的呈現方式。預計報告時間約為一小時,之後即是其他同學的發問與討論。
評分方式:期中考35分,分組報告35分、課堂討論與參與30分。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三 10:00~12:00 備註: 請先預約 
指定閱讀
第一週(9/16):課程介紹

第二週(9/23):發展的迷思
Sahlins, Marshall (1999) 「原初豐裕社會」。許寶強、汪暉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大學,頁21-40。
Escobar, Aruturo (1999) 「權力與能見性:發展與第三世界之編造發明與管理」。許寶強、汪暉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大學,頁41-60。

第三週(9/30):從工業社會到風險社會
Beck, Ulrich (2004)《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頁3-49。

第四週(10/7):永續發展與環境正義
Doyle, Timonty and Doug McEachern (2000) 《環境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頁43-74。
紀駿傑 (1998) 「我們沒有共同未來」,《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141-168。
紀駿傑 (2001)「邁向多元的權利與平等觀:社群權、自然權與代間正義」,《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9:185-212。

第五週(10/14):台灣的環境運動與在地文化
何明修 (2006) 《綠色民主》。台北:群學。第2-3章。

第六週(10/21):台灣的環境運動與民主化
何明修 (2006) 《綠色民主》。台北:群學。第4-6章。

第七週(10/28):[紀錄片與討論]台灣的工業污染
公共電視 (2009)「潮寮毒氣後遺症」,有話好說南方觀點。

第八週(11/4):期中考

第九週(11/11):台灣的國家公園及其不滿
紀駿傑 (1998) 「蘭嶼國家公園:新環境殖民或新契機」。《守望東台灣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頁123-142。
黃躍雯 (2002)《築夢荒野:台灣國家公園的制度》。台北:稻鄉,頁235-250。
林益仁 (2006) 「『自然』的文化建構:爭議馬告國家公園預定地的『森林』」。《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7:7-23。

第十週(11/18):台灣的高科技污染
杜文苓 (2006) 「高科技產業的環境治理:全球規範與在地行動的啟發」。《公共行政學報》19:169-174。
杜文苓 (2006) 「高科技產業與環境政策的挑戰」。余致力編,《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台北:世新大學,頁157-176。
杜文苓、邱花妹 (2009) 「台灣反高科技污染運動的發展與策略變遷」。《社會運動的年代》研討會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第十一週(11/25):台灣的都市保育議題
Hsiao, Hsin-Huang Michael and Hwa-jen Liu (2002) “Collective Action toward a Sustainable City: Citizens’ Movements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Taipei,” Livable Cities? ed. by Peter B. Evan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p.67-94.
何明修 (2007)「公民社會的限制:台灣環境政治中的結社藝術」。《台灣民主季刊》4(2):33-65。

第十二週(12/2):[紀錄片與討論]台灣的核能污染
崔愫欣 (2005)《貢寮,你好?》。

第十三週 (12/9):台灣的焚化爐污染
范玫芳 (2008) 「科技、民主與公民身份:安坑灰渣掩埋場設置爭議之個案研究」,《台灣政治學刊》12:185-227。
許雅斐、葉穎超 (2005) 「抗爭下的環境「異議」:大林反焚化爐事件分析」,《政策研究學報》5:145-199。
彭春翎 (2006) 「從新竹科學園區焚化爐事件淺談鄰避現象與環境正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7:49-56。

第十四週 (12/16):台灣的社區運動與環境改造
林秀幸 (1997) 「重建鄉村社群: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成立背景與組織探討」。《思與言》35(3):87-117。
林秀幸 (1998) 「民間力量與政治結構的辯證關係: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地方經營為例」。《思與言》36(2):213-252。
楊弘任 (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左岸,頁187-224。

第十五週 (12/23):[專題演講]:台灣的環境非政府組織
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中研院社會學所博士後研究人員)「NGO與國家資源重分配:環境運動者的看法」。

第十六週 (12/30:[分組報告]

第十七週 (1/5):[分組報告]
 
參考書目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1992) 《我們共同的未來》。台北:台灣地球日。
紀駿傑 (2002) 「台灣的環境與社會」。收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頁455-485。台
北:巨流。
紀駿傑、蕭新煌 (2006) 《台灣全志卷九社會志:環境與社會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胡湘玲 (1995) 《核工專家vs.反核專家》。台北:前衛。
曾華璧 (2001)《人與環境:台灣現代環境史論》。台北:中正。
曾華璧 (2001) 「國家公園與自然資源保育:陽明山個案」。《思與言》39(1):173-214。
蕭新煌等 (2005)《綠色藍圖:邁向台灣的地方永續發展》。台北:天下。
蕭新煌等編 (2008)《深耕地方永續發展:台灣九縣市總體檢》。台北:巨流。
顧燕翎 (1996) 「生態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顧燕翎編,頁261-282。台
北:女書文化。
Beck, Ulrich (1991)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 Essays on the Politics of Risk
Society,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Buttel, Frederick H. (1997)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ed. by Michael Redclift
and Graham Woodgate.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p.40-54.
Dobson, Andrew (1999)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London: Routledge.
Doherty, Brian and Marius de Geus (ed.)(1996) Democracy and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Sustainability, Rights and Citizenship. London: Routledge.
Doyle, Timonty and Doug McEachern (2000) 《環境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
Dryzek, John S. (2005) Politics of Earth: Environmental Discours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Thomas L. (2008)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丘羽先等譯。台北:天下。
Goldblatt, David (1996) Social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Polity Press.
Guha, Ramachandra and Juan Martinez-Alier (1997) Varieties of Environmentalism:
Essays North and South. London: Earthscan.
Hughes, J. Donald (2001)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World. London: Routledge.
List, Peter C. (ed.) (1993) Radical Environmentalism: Philosophy and Tactics.
Belmont, CA.: Wadworth.
Mintz, Sidney (1985)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New York: Penguin.
Paehlke, Robert C. (1989)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Future of Progressive
Politic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epper, David (1993) Eco-Socialism: From Deep Ecology to Social Justice. London:
Routledge.
Schnaiberg, Alain and Kenneth Alan Gould (1994)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The
Enduring Conflict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mith, Mark J. (1998) Ecologism: Towards Ecological Citizenship.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Szasz, Andrew (1994) Ecopopulism: Toxic Waste and the Movement for Environmental
Justi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adsworth, Ginger (2000) 《瑞秋.卡森傳》汪芸譯。台北:天下。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35% 
 
2. 
分組報告 
35% 
 
3. 
課堂討論與參與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6  課程介紹 
第2週
9/23  發展的迷思 
第3週
9/30  從工業社會到風險社會 
第4週
10/07  永續發展與環境正義 
第5週
10/14  台灣的環境運動與在地文化 
第6週
10/21  台灣的環境運動與民主化 
第7週
10/28  [紀錄片與討論]台灣的工業污染 
第8週
11/04  期中考 
第9週
11/11  台灣的國家公園及其不滿 
第10週
11/18  台灣的高科技污染 
第11週
11/25  台灣的都市保育議題 
第12週
12/02  [紀錄片與討論]台灣的核能污染 
第13週
12/09  台灣的焚化爐污染 
第14週
12/16  台灣的社區運動與環境改造 
第15週
12/23  [專題演講]:台灣的環境非政府組織 
第16週
12/30  [分組報告] 
第17週
1/06  [分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