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環境社會學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開課學期
108-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何明修 
課號
Soc2019 
課程識別碼
305 247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211 
備註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3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81Soc2019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歡迎光臨人類世(Anthropocene)的時代!
地質學家以代(era)、紀(period)、世(epoch)來標誌地球的演進的時間。以往的認定是,我們目前所處的時期是新生代(Cenozoic)第四紀(Quaternary Period)之全新世(Holocene)。然而,研究以臭氧層聞名的荷蘭大氣化學家Paul Crutzen指出,從十八世紀末期以降,人類開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帶來環境與氣候的重大衝擊;因此,全新世已經結束,而我們正式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人類世。人類世的到來,意味著人類的科技與能源使用已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們所認知的環境已經是被我們重新改造,同時這也帶來巨大而艱辛的挑戰。問題的關鍵正在於,我們如何在不斷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改善生活的前提下,避免資源耗盡、污染、氣候變遷、環境不正義等日益嚴重的問題。
古典社會學誕生於工業社會剛登場的年代,在那時,無論是保守或激進的社會學家都認為生產力革命是驅動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也或多或少相信科技與人類理性可以解決所有伴隨出現的問題。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中,隨著環境運動的出現,以及各種生態危機的浮現,這樣的自信才被質疑。古典社會學忽略了人類與環境互為依存的緊密關係,我們並沒有享有生態法則的豁免權,社會與自然的互動遠比想像的更深遠。因此,如何「將環境帶進來」(Bring the Environment Back In)成為研究者所需要面對的課題,社會學也必得重新思考以往忽略的問題,例如經濟成長的同時是否也帶來負面的傷害?工業社會的發展模式是否能夠永久持續?以科技征服自然是否必然導致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解放社會學的想像力,重新釐清社會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眾所皆知,環境問題是涉及了科學技術的問題。在科技主導的當下,新的環境污染不斷地被創造出來。相對於高科技業者的宣稱,當前科技並不是來自於人性或所謂的人類需要,而是來自於資本積累的結果。為了開創新的利潤,為了創造新穎的商品,我們所處的世界成為了「副作用的社會」(society of aftereffects)。因此,只有當行動手機成為市場主流時,我們才發現電磁波的危險。然而,奇特的是,要診斷出新科技所帶來的風險,則是需要科學知識的介入。科學在此的角色是雙重的,一方面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與傷害,另一方面,只有透過科學,我們才能建構出一個低風險的社會。
另外,環境問題也是一個攸關民主的問題。作為一種政治制度,民主被認為較能和平地、有效地解決權力與資源分配的問題。但是在當代的風險社會下,環境也被政治化,成為需要政治討論與政治解決的議題。在公民權的討論中,環境權或生態公民權成為新浮現的議題。然而,在科技官僚的主導下,環境與社會成為了專家的禁臠。種種以科學之名的社會工程並沒有取得大多數人的真正同意,反而驕傲地凌駕於民意之上。將環境議題政治化是邁向公共化的第一步,唯有如此,我們能建立一個與自然更和諧的關係。 

課程目標
在定位上,我們重視對於理論文獻與經驗研究作品的研讀,希望能夠啟發此一問題的興趣。本課程的設計有兩個目標:我們希望能夠引發學生對環境議題的興趣。因此,我們的課程希望能使學生更敏銳地審視諸多的議題,並且發揮社會學的觀點,來提供另一種思考的可能。其次,我們也希望學生能將學到的觀點來看目前台灣與世界各地所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 
課程要求
這一門大學部的課程,除了講員授課以外,我期待學生自發性地提出問題,無論是針對講員的授課內容疑義,或是個人心得分享。主動提問與發表看法,不僅是學生的受教權益,也會影響課堂表現的分數。
本課程是採取多種上課方式,包括講員授課、客座演講、小組報告與討論。我們希望這樣的安排能多鼓勵學生的參與,並且啟蒙知識興趣。
分組報告是安排在學期最後的部分,我們希望學生能在吸收了環境社會學的理論觀點之後,回頭來審視台灣晚近的環境議題。我期待學生從選擇一項當前的環境爭議(例如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進口爭議、反空污運動),積極收集第一資料(文獻、訪談、田野觀察),並且採用課堂所介紹的理論觀點(環境正義、發展主義、生態現代化等),來加以分析與討論。學生應主動收集資料、準備口頭或其他方式的呈現方式。預計報告時間約為20分鐘,以及5分鐘的發問與討論,時間有限,請務必精準掌握內容。全班共分了六組,分組報告不需要完整的書面報告,只需要繳交簡報檔案即可。為了真正落實分工,組員的個別貢獻將會另外評分。
讀書心得應於第十三週(12/1-12/7)之間繳交,篇幅為2,500-3,000字之間。上課同學應從「參考閱讀」中挑選一本書籍,詳實閱讀,並且撰寫批判性的書評。台大圖書館若有收藏所指定的書籍,將會在學期中放置於課程專區,提供同學在館內閱覽。如果想要閱讀指定書單以外的書籍,請事先取得講員之同意。讀書心得之撰寫嚴禁各種抄襲行為,包括從網路上的複製與貼上。若有違背誠信的不實抄襲,將依規定辦理。
本課程的上課講義會在帝宇影印店製作,請同學在第一次上課時登記份數,並且自行前往購買。帝宇是在辛亥路2段155號1樓(台大校園對面),電話2736-8495。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面談時間:週四10:00-12:00(請先預約) 
指定閱讀
見每週進度 
參考書目
Elmore, Bartow J. (2015) 《從一杯可樂開始的帝國》,榮莒苓等譯。台北:商周出版。(總
圖 481.75 4441 )
Grandin, Greg (2017) 《橡膠帝國:亨利福特的亞馬遜夢工廠》,謝佩妏譯。台北:左岸。
(總圖757.124 4721)
Merchant, Carolyn (2013) Reinventing Eden: The Fate of Nature in Western
Culture,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總圖 GF21 M473 2004)
Nagle, Robin (2017) 《垃圾天使:清潔隊裡的人類學家》,高紫文譯。台北:左岸出版社。
台灣農村陣線 (2012) 《土地正義的覺醒與實踐:抵抗圈地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
門研究中心。
朱淑娟 (2014) 《捍衛正義:烏山頭水庫保衛戰》。高雄:巨流。
吳晟、吳明益 (編) (2011) 《溼地、石化、島嶼想像》。台北:有鹿文化。(總圖 445.9 3641
2011)
李根政等 (2015) 《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高雄:透南風工作室。(社圖 445.9
7754)
周桂田 (2017) 《氣候變遷社會學:高碳社會及其轉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總圖501.64
7746)
周桂田 (編) (2014) 《永續之殤:從高雄氣爆解析環境正義與轉型怠惰》。台北:五南出版
社。(社圖 486.507 3023)
柯金源 (2018) 《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台北:衛城。
段家誠 (2014) 《世界銀行與NGOs:中止納瑪達水壩計畫中的倡議型NGO影響力》,堯嘉寧譯。
台北:群學。
胡慕情 (2015) 《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台北:衛城。(總圖 554.48 4749)
高橋哲哉 (2014) 《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李依真譯:台北:聯經。(社圖548.317 0045)
張譽尹等 (2018)《抗爭:從街頭到法院的十個環境運動》。台北:新學林。
陳昭如 (2010)《被遺忘的1979:台灣油症三十年》。台北:同喜文化出版社。(醫圖 418.88
7564)
謝志誠、何明修,2011,《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台北:左岸。(總圖 445.907
0440)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外參與 
0% 
為了鼓勵同學在課外時間,主動吸收環境社會學相關知識。凡參加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http://rsprc.ntu.edu.tw/zh-TW/)之演講、研討會活動一次,並且有簽到記錄者,即在期末總成積加一分(百分制)。 
2. 
課堂討論與參與10% 
10% 
 
3. 
讀書心得 
20% 
 
4. 
分組報告 
20% 
 
5. 
期中考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2  課程簡介:人類世與環境社會學導論
Gould, Kenneth A. and Tammy L. Lewis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Conclusion: Unanswered Questions and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in Twenty Lessons 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eds. by Kenneth A Gould and Tammy L. Lew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6, 290-298.
Steffen Will, Paul Jozef Crutzen, and John Mcneill (2007) “The Anthropocene: Are Humans Now Overwhelming the Great Forces of Nature.” AMBIO 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36(8):614-621.
 
第2週
9/19  文明的環境代價
Scott, James (2019) 《反穀》,翁德明譯,台北:麥田出版社,頁1-121.

白雲牧場=甭錢生態教學農場://hsueco.pixnet.net/blog
 
第3週
9/26  貧窮與發展的迷思
Shalins, Marshall (1999) 「原初豐裕社會」。《發展的迷思》,許寶強、汪暉編。香港:牛津出版社,頁21-40。
Escobar, Arturo (1999) 「權力與能見性:發展與第三世界之編造和管理」。《發展的迷思》,許寶強、汪暉編。香港:牛津出版社,頁41-60。
 
第4週
10/3  環境史的能源與能源轉型
McNeill, J. R. (2012)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二十世紀的環境史》,李芬芳譯。台北:書林,頁309-368。
Crosby, Alfred (2008) 《寫給地球人的能源史》,陳琦郁譯。台北:左岸文化,頁204-263。
 
第5週
10/10  雙十節放假 
第6週
10/17  環境史(II):[客座演講]:眾力發電時代:用綠能讓台灣社會更美好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 
第7週
10/24  「環境問題」的社會建構
Hannigan, John A. (1995)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pp. 32-57.
 
第8週
10/31  共有資源的衝突與管理
Ostrom, Elinor (1990)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elf-Organized and Self-Governance in CPR Situations,” in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28.
 
第9週
11/7  環境爭議的解決:人民或專家?
Dryzek, John S. (1997) “Leave it to the Experts: Administrative Rationalism” and “Leave it to the People: Democratic Pragmatism,” in The Politics of the Earth: Environmental Discours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3-101.
 
第10週
11/14  期中考 
第11週
11/21  風險社會、生態現代化、新氣候體制
Beck, Ulrich (2003) 《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汪浩譯。台北:巨流,頁3-49。
Joseph Huber (2009)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Beyond Scarcity and Bureaucracy,” in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Reader, eds. by Arthur P. J. Mol, David A. Sonnefeld and Gert Spaargare (London: Routledge), pp. 42-55.
Latour, Bruno (2018) Down to Earth: Politics in the New Climatic Regime,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Port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p.56-70.
 
第12週
11/28  災難的社會學意義
Aldrich, D. P. (2012) Building Resilience: Social Capital in Post-Disaster Recove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1-23.
Lin, Thung-Hong (2015) “Governing Natural Disasters: State Capacity, Democracy, and Human Vulnerability.” Social Forces 93(3): 1267-1300.
Klinenberg, Eric (2005) Heat Wave: A Social Autopsy of Disaster i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1-13. 
第13週
12/5  台灣的環境議題(I):石化業污染
Ho, Ming-sho (2010) “Co-opting Social Ties: How the Taiwanes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Neutralized Environmental Opposition,” Mobil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5(4): 447-463.
Ho, Ming-sho (2014) “Resisting Naphtha Crackers: A Historical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Taiwan.” China Perspectives 2014/3: 5-14. 
第14週
12/12  [客座演講]:台灣的環境議題(II):能源轉型的新社會想像
趙家緯(國立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1. 許令儒,2019,都市能源社群與社區公民電廠,鉅變新視界電子報第二十九期。

2. 高佩懃,2019,南風的下一章:台西村公民電廠與地方創生,鉅變新視界電子報第二十九期。

3. 台大風險中心,2019,<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報告- 關鍵訊息。

4. 趙家緯,2019,臺灣能源轉型的許諾與失落,新社會政策雙月刊。 
第15週
12/19  台灣的環境議題(III):本土文化、性別與環境
Weller, Robert P. (2006) Discovering Nature: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ulture in China and Taiw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18.
Ho, Wan-Li (2016) Ecofamilism: Women, Relig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aiwan St. Petersburg, FL: Three Pines Press, pp. 11-31.
 
第16週
12/26  台灣的環境議題(IV):空氣污染
杜文苓、張景儀 (2016) 《久而不聞其毒:台灣空污治理的挑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社會政策中心。
 
第17週
1/2  期末報告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