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審議民主工作坊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orkshop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林國明 
課號
Soc6003 
課程識別碼
305 61720 
班次
 
學分
1.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第3,4,6 週
 
上課地點
 
備註
密集課程。社318 3/9,24(10~17)3/10(10~13)並任選大安區參與式預算3小時,首堂必到
總人數上限:3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2Soc6003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可與另一門本系所開一學分的課程合併列入本系八門選修之一 ***

審議民主作為一種創新的公民參與模式,已在全球各地蔚為風潮。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透過三天十八小時的工作坊,介紹審議民主的基本理念、多元實踐模式,以及操作方法。課程內容分為幾個部分:(1)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基本理念;與社會運動、公民不服從等其他政治溝通方式的關係;審議民主在全球和臺灣的發展,以及在日常生活社區的實踐經驗。(2)介紹不同的審議模式的操作方法,適用的議題和時機;(3)介紹參與式預算作為審議民主的實踐模式,實際的操作經驗、問題與挑戰;(4)實作課程:如何辦理和主持公民審議活動,並實際參與一場大安區的參與式預算。

課程時間及內容

第一天(3/9 星期六 10:00-17:00,中午休息一小時)
1. 課程介紹與說明
2. 代議民主、參與式民主與審議民主理論:基本理念
3. 審議民主發展的國際趨勢與台灣經驗
4. 各種審議模式:類型、方法與比較
5. 分組討論:審議模式的選擇

第二天(3/10 星期日10:00-13:00)
6. 參與式預算在台灣
7. 審議民主在社區的實踐經驗

第三天(3/24,星期日 10:00-17:00,中午休息一小時)
8. 如何主持一場審議會議?
9. 公民審議會議的模擬實作
10. 分享與與討論

11. 選擇參加任何一場大安區參與式預算(3小時,日期確定後公告)
 

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培育能夠操作審議民主活動的人才;期待學生經過三天十八個小時的工作坊訓練後,能夠或得以下的知識與能力:
1. 瞭解審議民主的基本理念;
2. 瞭解不同的公民審議模式,知道不同的審議模式適用的議題和時機;
3. 了解參與式預算的理念、操作方法與經驗;
4. 培養舉辦公民審議活動,以及擔任公民審議主持人的能力;
 
課程要求
1. 全程參與三天的工作坊,並參加一場大安區參與式預算,不能缺課; 無法全程參與者,請勿選課。
2.根據指定閱讀和工作坊的上課內容,撰寫一篇兩千字的心得,討論審議民主的相關議題。
3.根據參加大安區參與式預算的經驗,撰寫一篇一千字的心得(必須說明參加的場次和分組提案的內容)。
4. 心得繳交期限將在課堂上公布。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林國明、陳東升,2003 〈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第六期:61-118
*林國明,2008,行政民主之實踐:審議民主:全國型議題審議民主公民參與,行政院研考會,頁13-44
*林國明,2009,國家、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公民會議在台灣的發展經驗,台灣社會學,第十七期161-217
*林國明,2015,參與式預算的操作程序與國外經驗,鄭麗君等著,參與式預算:咱的預算 咱來決定,台北:青平台,127-160
林國明,2014。審議的不平等:台灣公民會議的言說互動,台灣社會學,27:1-50)
林國明, 2013, 多元的公民審議如何可能?程序主義與公民社會觀點。台灣民主季刊,10(4):137-183)
(打* 請盡量在3/10日前閱讀完畢)  
參考書目
請見指定閱讀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