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學丁
Introductory Sociology (d) 
開課學期
102-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蔡博方 
課號
Soc1010 
課程識別碼
305 101D0 
班次
04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生傳418室 
備註
生傳、法律系優先。兼通識A5*。。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10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21intro_sociolog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社會學是問題,不是答案。 」— Zygmunt Bauman, 1990

Men make their own history, but they do not make it as they please; they do not make it under self-selected circumstances, but under circumstances existing already, given and transmitted from the past. — Karl Marx, 1852.

本課程分成四個部分:社會學的分析層次(W2-5)、現代社會的關鍵範疇(W6-8)、穩定性的社會制度(W10-13)、動態性的社會變遷(W14-16)。除了兩次課堂考試(W9、W18)之外,每一個部分皆有三至四週的課程。每週課程將以兩小時講授為主,一小時小組討論為輔,以期達到更實用、更靈活的教學效果。課堂考試的範圍以課程講授內容為主,團體作業的主題則從討論課程之中選出。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使大專院校學生,在一個學期的授課時數之內,理解社會學入門課程的內容。對於初識社會學的學生來說,本課程將目標定位在社會學理論可能帶出的形式分析,而非一般社會學教科書所詳盡說明的各種實質內容。因此,本課程的目標有三:使學生理解社會學分析工具(想像力、解釋觀點、分析架構)、使學生理解到現代社會例行/例外面向的初步內涵與共生關係、訓練學生透過社會學的思考來進行獨立論述與團體討論。 
課程要求
一、課堂小組討論(佔20%)
每週由老師講授兩小時後,第三節課將進行小組討論。討論議題會在當週公佈,助教將嚴格執行點名並協助討論進行。討論記錄由每位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無需打成逐字稿,摘要敘述發言內容即可)。

二、團體作業一份(每篇最少5000字,佔20%)
本課程將在期中考試之後(第三部份)的討論課,引導同學在討論課上,進行一項社會學式的團體作業。相關規定與進行方式,將於課程進行中宣佈。

三、期中考與期末考(分別於11/06和1/08舉行,各佔學期總成績30%)
期中考範圍為「Part 1」和「Part 2」(W02-08),期末考範圍為「Part 3」和「Part 4」(W10-16)。 題型以簡答題與申論題為主,無背誦式名詞解釋,可帶參考資料,以每週指定教材為基礎。

4.注意事項
學期成績=期中考30%、期末考30%、討論課參與20%、團體報告20%。
1. 閱讀指定教材:課前閱讀與課後重讀。修課同學應該在每週課程進行之前,事先閱讀指定教材,並且在該週課程結束之後,再次回顧該教材之內容,用以比較自行閱讀的理解與經過課堂講授、小組討論之後的理解。講授課的部分將不定期全班點名三次,三次未到者將以不及格論處。
2. 團體報告須知:分析時請盡量運用課堂重點與閱讀的材料,評分以對於社會學的運用能力為主要依據。
3. 課堂討論須知:課堂討論的要求建立在事前閱讀與課堂聽講,此外,小組討論的出席是必要的,三次無故缺席者將不許參與團體報告撰寫,並且在「討論課參與」的項目中以零分計算。此兩項評分比重各為20%,討論課,三次未到者將以不及格論處。。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四 15:00~17:00 
指定閱讀
W1 課程簡介
無指定閱讀,介紹本學期授課內容、教材選編、上課方式、考核標準。

Part I:社會學的古典起源與當代觀點
W2 社會學的想像
指定閱讀
C. Wright Mills,1995,〈第一章〉,《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頁31-55。
Z. Bauman,〈前言:社會學—目的何在?〉,《社會學動動腦》,台北:群學,頁1-22。
Giddens, Anthony,1995,《批判的社會學導論》,台北:唐山,頁1-22。

延伸閱讀
片桐新自、永井良和、山本雄二原著(蘇碩斌與鄭陸霖譯),2008,〈導讀:熟悉的日本、陌生的日本社會學〉,《基礎社會學》。台北:群學。
鄭義愷譯(Norbert Elias),2008,《什麼是社會學》。台北:群學。
湯志傑,2008,〈本土社會學傳統的建構與重構:理念、傳承與實踐〉。見謝國雄等著,《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頁553-630,台北:群學。


W3 社會學的觀察與解釋
指定閱讀
片桐新自等,2008,〈導讀:熟悉的日本、陌生的日本社會學〉、〈第一章 歡迎光臨社會學〉、〈第二章 社會學的方法〉、〈第三章 社會調查與資料〉、〈第四章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社會學》。台北:群學,頁1-68。

延伸閱讀
D. M. Newman,2011,〈第二章:社會學的觀察與思考〉,《日常生活的社會學》,頁18-53。
Tony Bilton等,2006,〈第一章:研究今日社會〉、〈第一章:活在現代性中〉、〈第三章:全球化與現代性〉,《社會學》,頁4-24、28-51、56-81。
Wagner, Peter. (彼得•瓦格纳),李康译,2011,《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社会科学的历史与理论一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Baert, Patrick. (派翠克.貝爾特),何昭群譯,2011,《社會科學哲學:邁向實用主義》,台北:群學。
Alford, Robert R. 王志弘譯,2011,《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台北:群學。


W4 微觀與鉅觀的連結
指定閱讀
Coleman, James S. (鄧方譯),1992,〈第一章:社會科學的解釋重點〉、〈第二章:行動者和資源,利益和控制〉、〈第三章:行動的權利〉,《社會理論的基礎》,台北:五南,頁1-65。

延伸閱讀
Callinicos, Alex. (艾力克斯.柯林尼可斯) 萬毓澤譯,2007,《創造歷史:社會理論中的行動、結構與變遷》,台北:群學。
Ringer, Fritz. 簡惠美譯,2013,《韋伯學思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台北:群學。
Weber, Max. (馬克斯.韋伯) 于曉等譯,2008,《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


W5 介於行動與制度之間
指定閱讀
Coleman, James S.著、鄧方譯,1992,〈第二十章:自然人和新的法人行動者〉,《社會理論的基礎》,台北:五南,頁515-534。
D. M. Newman,2010,〈第九章:社會結構:組織、社會制度與全球化〉,《日常生活的社會學》,頁312-350。
熊瑞梅,2009,〈第三章:團體與組織〉,《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頁51-72。

延伸閱讀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台北:左岸文化。
Le Bon, Gustave 周婷譯,2011,《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讓你看透群眾心理的第一書》,台北:臉譜。
Kanter, Rosabeth Moss.(羅莎貝•摩絲•肯特) Nakao Eki譯,2008,《公司男女》,台北:群學。
Venkatesh, Sudhir賴盈滿譯,2009,《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台北:遠流。
Shirky, Clay李宇美譯,2011,《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台北:貓頭鷹。


Part II:社會學的核心關懷與分類範疇
W6 差異與不平等I:階級與階層
指定閱讀
Tony Bilton等,2006,〈第五章:社會階級〉,《社會學》,頁118-162。
片桐新自等,2008,〈第七章:學歷和社會〉,《基礎社會學》,頁125-142。

延伸閱讀
Ehrenreich, Barbara. 林淑媛譯,2007,《M型社會白領的新試煉》,臺北:時報。
Barbara Ehrenreich著,林家瑄譯,2010,《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左岸文化。
Michael Burawoy著,林宗弘等譯,2005,《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台北:群學。
陳信行編,2010,《工人開基祖:台社勞工研究讀本》,台北:台灣社會研究社。
何明修,2008,《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台北:台灣勞工陣線(群學經銷)。


W7 差異與不平等II:性別與性屬
指定閱讀
Tony Bilton等,2006,〈第六章:性別關係〉,《社會學》,頁164-202。
片桐新自等,2008,〈第十四章:性別論的基礎〉,《基礎社會學》,頁263-281。

延伸閱讀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07,《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巨流。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Young, Iris Marion 何定照譯,2007,《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


W8 差異與不平等III:族群與身份
指定閱讀
Tony Bilton等,2006,〈第七章:種族與族群意識〉,《社會學》,頁204-245。
片桐新自等,2008,〈第十三章:歧視的視線〉,《基礎社會學》,頁243-261。

延伸閱讀
Rex, John. 顧駿譯,1991,《種族與族群》,台北:桂冠。
王甫昌,2004,《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張茂桂,2010,《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台北:群學。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
蕭阿勤,2012,《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


W9期中考


Part III:常規穩定的諸種面向
W10 制度I:經濟與勞動
指定閱讀
黃崇憲,2010,〈第五章“從開港到加入WTO:當代台灣資本主義的歷史與結構轉型”〉收錄在黃金麟等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頁137-167。
Peter Hamilton & Kenneth Thompson等,2007,《社會學大有用》,〈第四章:商業的工具?社會學與經濟生活〉,台北:群學,頁210-253。

延伸閱讀
謝國雄,1992,〈隱形工廠:臺灣的外包點與家庭代工〉,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3: 137-160.
吳偉立,2009,《血汗超商》,台北:群學。
夏傳位,2005,《禿鷹的晚餐---金融併購的社會後果》,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群學經銷)
Fred Block著,鄭陸霖、吳泉源校譯,2004,《後工業機會─一個批判性的經濟社會學論述》,台北:群學。
Sennet, Richard. 黃維玲譯,1999,《職場啟示錄》,台北:時報文化。
Crawford, Mathew林茂昌譯,2010,《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台北:大塊文化。


W11 制度II:政治與權力
指定閱讀
王振寰,2010,〈第四章“現代國家的興起”:從殖民、威權到民主體制的國家機器〉,黃金麟等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頁101-136。
Peter Hamilton & Kenneth Thompson等,2007,《社會學大有用》,〈第二章:社會學與治理〉,台北:群學,頁70-103。

延伸閱讀
吳介民、李丁讚,2008,〈生活在台灣-選舉民主及其不足〉,王宏仁等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頁37-69。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
陳東升,1997,《金權城市》,台北:巨流。
陶儀芬、張珈健,2008,〈政商關係在民主化之後的發展-以金融自由化為例〉,見王宏仁等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頁219-228。
潘美玲,2008,〈從經濟奇蹟到後進發展-台灣二十年來的國家機器與產業發展〉,見王宏仁等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頁149-162。


W12 制度III:文化與媒介
指定閱讀
葉啟政,2005,〈第三章:從生產的政治經濟學到消費的文化經濟學─從階級做為施為機制的角度來考察〉,《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台北:群學,頁101-140。
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蘇碩斌譯,2009,〈第七講:報紙與現代新聞事業〉、〈第八講:電話誕生在何時〉、〈第十一講:電視來到家裡了〉,《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台北:群學,頁109-142、175-189。

延伸閱讀
Z. Bauman,〈第八章:自然與文化〉,《社會學動動腦》,台北:群學,頁161-182。
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
Peter Corrigan 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台北:群學。


W13 制度IV:共同體(家庭、社群)與人際(親密)關係
指定閱讀
林津如,2010,〈第九章 追尋與徘徊:百年台灣家庭與親密關係之變遷〉,黃金麟等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頁283-308。
李丁讚,2010,〈第十章 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黃金麟等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頁313-351。

延伸閱讀
D. M. Newman,2011,〈第七章:社會關係的建構:家庭與親密關係〉,《日常生活的社會學》,台北:學富,頁222-266。
林耀華,2012,《金翅:傳統中國家庭的社會化過程》,台北:桂冠。
Giddens, Anthony趙旭東、方文/譯,黃瑞祺/審定,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
Sennett, Richard萬毓澤譯,2008,《再會吧!公共人》,台北:群學。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台北:左岸文化。
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I:學習社會.繁盛》,台北:開學文化。
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Ⅱ:公民社會.茁壯》,台北:開學文化。
李丁讚等,2004,《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Bellah, Robert N.孟汶靜譯,1994,《世界啓示錄》,台北:正中出版


Part IV:例外與變動的諸種面向
W14 轉型I:人口與世代
指定閱讀
王德睦,2009,〈第十五章:人口〉,《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頁365-388。
D. M. Newman,2011,〈第十三章:全球人口動力學:人口學的趨勢〉,《日常生活的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頁502-546。

延伸閱讀
林宗弘等人,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台灣勞工陣線(群學經銷)。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Das Methusalem-Komplott吳信如譯,2006《瑪土撒拉的密謀:顛覆高齡化社會的迷思》,台北:台灣商務。
蔡宏進,2004,《台灣人口與人力研究》,台北:唐山。
吉田壽三郎,東正德編者:陳正益,1987,《高齡化社會:人口結構的大變革及其對策》,台北:遠流。


W15 轉型II:社會運動與集體行動
指定閱讀
Peter Hamilton等,2007,〈第五章:社會學與社會運動〉,《社會學大有用》,頁281-320。
何明修,2009,〈第十四章:社會運動〉,《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頁341-364。

延伸閱讀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
Eric J. Hobsbawm著,楊德睿譯,1999,《原始的叛亂:十九至二十世紀社會運動的古樸形式》,台北:麥田。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和革命:理論更新與中國經驗》,台北:巨流。
何明修、林秀幸/主編,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蕭新煌、顧忠華/主編,2010,《台灣社會運動再出發》,台北:巨流。


W16 轉型III:社會問題與偏差行為(因元旦假期,本週課程內容省略)
指定閱讀
D. M. Newman,2011,〈第八章:建構差異:社會偏差〉,《日常生活的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頁268-310。
片桐新自等,〈第八章:社會的病理〉,《基礎社會學》,台北:群學,頁143-159。

延伸閱讀
Goffman, Erving (曾凡慈譯),2010,《污名》。台北:群學。
Bauman, Zygmunt.(王志弘譯),2006,《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
李誠主編,2003,《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一九九六年以來台灣的失業問題》。台北市:天下遠見。
Garland, David,2006,《懲罰與現代社會》,台北:商周。
Lasch, Christopher,2008,《菁英的反叛》,台北:商周。


W17 轉型IV:全球化(因元旦假期,本週課程內容調至第十六週)
指定閱讀
王振寰,2009,〈第二十章:全球化與社會變遷〉,《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頁499-522。
Tony Bilton等,2006,〈第三章:全球化與現代性〉,《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頁54-81。

延伸閱讀
Naomi Klein,2009,《No Logo》,台北:時報出版。
Pietra Rivoli,2006,《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台北:寶鼎。
Bauman, Zygmunt. (張君玫譯),2001,《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臺北:群學。
Beck, Ulrich.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臺北:商務。
Giddens, Anthony. (陳其邁譯),200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臺北:時報文化。
Held, David. & Anthony McGrew.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全球化與反全球化》,臺北:弘智文化。
Hirst, Paul. & Grahame Thompson.(朱道凱譯),2001,《全球化的迷思》,臺北:群學。

W18期末考
 
參考書目
王宏仁等編,2008,《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黃金麟等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D. M. Newman,2010,《常民風格的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Tony Bilton等,2006,《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其餘各週之參考書目,請見各週「延伸閱讀」。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20% 
 
2. 
期末考 
20% 
 
3. 
討論課參與 
20% 
 
4. 
團體作業(兩份) 
30% 
 
5. 
課堂出席 
1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1  W1 課程簡介
整學期課程介紹、主要四部分概論與各論。說明課程進行方式、要求與評分標準。 
第2週
9/18  W2 社會學的想像?
介紹社會學於十九世紀歐洲社會誕生的歷史情境,簡介具有代表性的古典社會學家Karl Marx、Max Weber、Emile Durkheim對於歐洲社會的診斷之後,進而介紹當代社會學對於「社會學的想像」的三個不同界定。 
第3週
9/25  W3 社會學的觀察與解釋
說明當代社會學研究的關鍵分析起點:日常生活,並且從社會學的觀察與一般常識之間的差異,來說明社會學解釋的特定之處。 
第4週
10/02  W4 微觀與鉅觀的連結
說明當代社會學研究的關鍵分析層次,微觀與鉅觀,並且透過James Coleman的梯型圖來說明兩層次之間的連結關係、作用機制與其可能的各種類型。 
第5週
10/09  W5 介於行動與制度之間
說明當代社會學研究的關鍵分析概念,行動與制度,並且以「團體/組織」所產生的不同效果,來說明社會學如何說明介於行動與制度之間的社會過程。 
第6週
10/16  W6 差異與不平等I:階級與階層
從「階級」與「階層」的概念,來說明社會學從古典時期開始的知識關懷。
 
第7週
10/23  W7 差異與不平等II:性別與性屬
從Sex與Gender的差異,來說明社會學從古典至當代的知識關懷。
 
第8週
10/30  W8 差異與不平等III:族群與身份
從「族群」(ethnicity)與「身份團體」(Status Group)的概念,來說明當代社會學中逐漸重視的社會範疇。
 
第9週
11/06  W9期中考 
第10週
11/13  W10 制度I:經濟與勞動
從經濟制度與「勞動」的概念來說明,當代社會的市場機制得以維持的基礎。
 
第11週
11/20  W11 制度II:政治與權力
從政治制度與「權力」的概念來說明,當代社會的大眾民主得以維持的基礎。
 
第12週
11/27  W12 制度III:文化與媒介
從文化象徵與「媒介」的概念來說明,當代社會的意識型態得以維持的基礎。
 
第13週
12/04  W13 制度IV:共同體(社群)與人際關係
從共同體與「關係」的概念來說明,當代社會的社會連帶得以維持的基礎。
 
第14週
12/11  W14 轉型I:人口與世代
從人口轉型與世代價值的轉型,來說明現代社會的第一種關鍵變動之源
 
第15週
12/18  W15 轉型II:社會運動與集體行動
從社會運動與集體行動的觀點,來說明現代社會的第二種關鍵變動之源
 
第16週
12/25  W16 社會變遷IV:全球化
從全球化與相互依賴的趨勢,來說明現代社會的第四種關鍵變動之源 
第17週
1/01  W17 元旦假期放假一週 
第18週
1/08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