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學理論下
Sociological Theory (2) 
開課學期
101-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何明修 
課號
Soc3003 
課程識別碼
305 40302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101 
備註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9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12theory_two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上學期的社會學理論主要是探討從啟蒙時期的社會思潮到古典社會學,重點是放在馬克思、涂爾幹、韋伯、齊默爾等四位重要的思想家。下學期的社會學理論則是放在當代社會學,亦即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理論發展。我們將從最基本的功能論/衝突論對立開始,討論六○年代之後功能論霸權地位瓦解,各種不同的理論取向紛紛出籠之群聲喧嘩的現象,也因此,古典社會學理論所未觸及的性別、身體、消費、符號等議題成為討論的焦點。
在編排這門課程的內容,我試圖平衡主流的、狹義的、英美世界的社會學理論,以及跨學門的、寬義的、主要以歐陸為主的社會理論。基本上,我認為偏向任何一邊都不是適當的作法。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當代社會學理論的範圍非常廣,我只能依據重要性、講者的能力與偏好、教學材料的有無與品質,來選擇課程內容。因此,課程內容並不是反映特定的理論史觀。
 

課程目標
(1)熟悉當代社會學理論與概念
(2)思考社會學所關切的基本問題
(3)運用當代社會學理論,以解釋各種社會現象
(4)培養理論性思考的能力
 
課程要求
本課採取雙重的上課方式,一是傳統的課堂講授(lecturing),二是課堂時間以外的經典讀書小組。
在課堂講授方面,我預計在每週前兩節課說明與解釋不同的理論派別,在最後一節,我會設計一些應用性的問題,來請同學回答。每次上課,我都會準備ppt檔案,並且在上課前放置在cieba網站上。
經典讀書小組則是本課程的創舉。我的基本想法如下:
大班制的課堂講授,往往只能提綱挈領式列舉理論的要點,而無法詳述某個理論內部的有機關連。如此一來,很多修課同學會產生錯誤的認為,彷彿社會學理論就是要死背一堆過時的人名與專有名詞;他們無法掌握理論概念的起源脈絡,更遑論運用這些理論,來成為他們自己觀看社會時所採用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學理論經常成為社會學系學生所厭惡的一門課,他們往往認為「理論」是抽象的、艱澀的、與生活脫節的,而這正好是這門課所應該打破的刻板印象。
基於上述的理解,申請者想要引用讀書小組之形式,作為社會學理論的延伸教學。從很久以來,許多大學社團都有採用這種「讀書會」、「讀書小組」的方式,來進行知識的傳遞。相對於正規的課堂講授,讀書小組的特色在於:
(1)研究生帶領,而不是教授指導,因此容易較平等與多元的討論與發言,而又不會完全流於空談。
(2)輪流導讀與相互批判的設計,提升了同學的參與意願,而不只是被動地等待教師講授「標準答案」。
(3)以經典文本取得代傳統的教科書,容許更多的詮釋可能,並且引導參與同學進入對話與批判的過程。
(4)以精讀(close reading)為取向的讀書小組,透過逐字逐句的語意推敲,進而掌握整體的經典肌理,培養思辨的研究態度。

四、經典讀書小組的進行方式
(1)分組:在開學前兩週完成分組。預計全班分為八組,每位研究生輔導員負責帶領兩組。
(2)選定小組討論時間:依據修課同學的空堂,自行排定六週的小組討論時間。每次小組討論不得少於兩小時。最好選定週一至週五的白天時段,儘可能利用社會系館的空間。如有必要,再請系辦協調調撥空間。
上學期之分組方式為事先選組,再選定助教,本學將採取先選時間與助教,再編組之設計。在開學初,四位助教將分別提供兩個可以的時段,由同學填寫兩個志願,再由我們來編組。
(3)小組討論成員與工作分配:每週要有一位修課同學擔任導讀員。此外,每次討論,研究生會隨機抽點一位回應員。
(a)所有小組成員在討論前都需要完整閱讀指定的經典文本。
(b)每次小組討論,選定一名同學擔任導讀員。導讀員需要準備兩頁的簡報綱要,內容包括以下三點:(1)作者在指定讀物中講什麼、(2)有那些論點是你同意的,又有那些是你所不同意的、(3)這些論點可以幫助我們解釋什麼社會現象。
(c)針對導讀員的簡報內容,其他小組成員可以提出質疑與批判性的意見,導讀員需要提出相應的答覆與說明。
(d)研究生所擔任的工作主要有兩項。在每次小組討論之前,協助導讀員理解閱讀文本;其次,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適時介入,解答小組成員所無法解答的疑惑。基本上,研究生需要儘可能地鼓勵所有參與成員踴躍發言,維持由下而上的、平等的討論氣氛。針對同學們的疑問,儘量地以引導性的方式,利用經典文本的內容,協助自行獲得解答。
(e)研究生同時也進行參與觀察研究,並且進行讀書小組學習檔案的記錄與撰寫。
(4)小組討論不佔用正式授課時間,但同學的參與狀況仍將列入期末的成績評量並作為觀察分析的一環(佔30%)。[無故缺席者扣兩分;除非有突發狀況,不得接受當天請假]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見授課大綱。上課講義會在帝宇影印店製作,請同學在第一次上課時登記份數,並且自行前往購買。帝宇是在辛亥路2段155號1樓(台大校園對面),電話2736-8495。在第一次上課沒有登記的同學,請自行處理。
指定讀物有不少是取自於George Rizter的教科書,但是由於中譯品質有嚴重缺憾,不建議使用,以免誤讀。Ritzer, George and Douglas Goodman (2004) 《社會學理論》,上冊。台北:巨流。Ritzer, George and Douglas Goodman (2007) 《社會學理論》,下冊。台北:巨流。
 
參考書目
Bottomore, Tom and Robert Nisbet (eds.) (1978) A History of Sociological Analysis. New York: Basic Books.
Callinicos, Alex (2007) 《創造歷史》,萬毓澤譯。台北:群學。
Coleman, James S. (1992) 《社會理論的基礎》,鄧方譯。台北:五南。
Craib, Ian (1986) 《當代社會理論:從派深思到哈伯瑪斯》,廖立文譯。台北:桂冠。
Giddens, Anthony and Jonathan H. Turner (eds.) (1987) Social Theory Today. London: Polity.
Hamilton, Peter (1990) 《派森思》,蔡明璋譯。台北:桂冠。
Hamilton, Peter and Kenneth Thompson (eds.) (2007) 《社會學大有用》,葉欣怡譯。台北:群學。
Jay, Martin (1973) The Dialectical Imagination: A History of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 1923-1950.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Joll, James (1992) 《葛蘭姆西》。台北:桂冠。
Perry, Anderson(1990) 《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高銛等譯。台北:桂冠。
Smart, Barry (1998) 《傅柯》,蔡采秀譯。台北:巨流。
Swartz, David (1997) Power and Culture: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葉啟政 (2000)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台北:三民。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9  課程簡介 
第2週
2/26  商品化與文化霸權:Polanyi與Gramsci
Block, Fred and Margaret R. Somers (1989) 「超越唯經濟論的謬誤:卡爾.博蘭尼的整體性社會學科」,石佳音譯,收錄於Karl Polanyi 《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頁1-55。
Simon, Roger (1982) Gramsci’s Political Thought: An Introduction.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pp. 21-28, 67-79.
 
第3週
3/05  社會秩序如何可能:結構功能論
Ritzer, George (200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97-122.
 
第4週
3/12  知識份子與文明化: Mannheim與Elias
Ritzer, George (2011)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6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391-417.
Ritzer, George (200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384-394.
 
第5週
3/19  微觀社會學(I):社會現象學與俗民方法論
Ritzer, George (2011)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6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440-462.
Ritzer, George (200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254-270.
*Berger, Peter L. and Thomas Luckmann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Anchor Books, pp. 19-34.
 
第6週
3/26  微觀社會學(II):符號互動論與戲劇論
Ritzer, George (200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213-247.
*Goffman, Erving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 New York: Anchor Books, pp. 5-31.
 
第7週
4/02  女性主義社會學理論
陳惠敏老師[代課]
Ritzer, George (200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319-361.
 
第8週
4/09  期中考 
第9週
4/16  從交換理論到理性選擇
Dillon, Michele (2010)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Theory. Oxford: Wiley-Blackwell, pp. 235-256.
 
第10週
4/23  新馬克思主義:從Lukacs到批判理論 Parkinson, G. H. R. (1977) Georg Lukac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p.34-57. Bottomore, Tom (1984) The Frankfurt School. London: Tavistock, pp. 14-54. *Marcuse, Herbert (1964) 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Boston: Beacon Press. Pp. 1-18, 56-83. 
第11週
4/30  生活世界與溝通行動(Habermas)
Pusey, Michael (1989) 《哈柏瑪斯》,廖仁義譯。台北:桂冠。頁83-151。
*Habermas, Jurgen (1985) “Modernity: An Incomplete Project.” Pp. 3-15, in Postmodern Culture, ed. by Hal Foster. London: Pluto Press.
*Habermas, Jurgen (1989) “The Public Sphere: An Encyclopedia Article.” Pp. 136-142, in Critical Theory and Society: A Reader, eds. by Stephen Eric Bronner and Douglass MacKay Kellner. London: Routledge.
 
第12週
5/07  結構化與自我認同 (Giddens)
Giddens, Anthony (2002) 《社會的構成》,李康、李猛譯。台北:左岸。頁1-28。
Giddens, Anthony (2005)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方文譯。台北:左岸。頁67-92。
 
第13週
5/14  實作與反思的社會學 (Bourdieu)
Ritzer, George (200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400-4111.
Wacquant, Loic J. D. (2009) 「邁向社會實踐理論:布赫廸厄社會學的結構與邏輯」,收錄於Pierre Bourdieu and Loic J. D. Wacquant 《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李猛、李康譯。台北:麥田。頁27-61。
*Bourdieu, Pierre (1989)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 7(1): 14-25.
 
第14週
5/21  知識與權力 (Foucault)
Smart, Barry (1985) Michel Foucault. London: Tavistock, pp. 71-107.
*Foucault, Michel (198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 An Introduction, trans. by Robert Hurle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Pp. 3-35.
 
第15週
5/28  現代性的社會學理論
Ritzer, George (200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421-442.
*Bauman, Zygmunt (1991)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Oxford: Polity, pp. 1-17.
 
第16週
6/04  後現代社會學理論
Ritzer, George (200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pp. 490-506.
 
第17週
6/11  重返在地:南方理論與社會學理論的未來(Connell)
Connell, Raewyn (2008) Southern Theory. Oxford: Polity Press, pp. vii-xii, 211-229.
 
第18週
6/18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