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貧窮與社會工作
Poverty and Social Work 
開課學期
102-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工作學系  
授課教師
鄭麗珍 
課號
SW3016 
課程識別碼
310 368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社203 
備註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且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30人
外系人數限制:3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22SW3016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貧窮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社會問題,隨著十九世紀的工業化發展,社會整體財富增進,但缺乏經濟實力或生產工具的老弱婦孺與鰥寡孤獨等弱勢者經常陷入生活困境之中,影響其個人與家戶的發展機會與經濟福祉甚為深遠。在工業化以前,經濟匱乏的個人與家戶多半靠著親戚、鄉里、宗教、士紳等的濟助,但在工業化以後,以血緣與地緣為主的人際關連隨著人們逐工作而居的頻繁遷徙逐漸減弱,政府開始負起濟貧的主責,配合民間的服務提供,建構了一個社會的濟貧體系。由於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的差異,每個國家所發展出來的濟貧政策與服務不盡然相似,但都有其可以參考之處。社會工作專業肇建於二十世紀初,就是打著「濟貧扶弱」的使命任務,或參與政府的濟貧政策制訂、或直接從事濟貧服務的提供,期待能夠改善經濟匱乏個人與其家戶的生活水準,共享社會發展的繁榮與成果。因此,濟貧的社會工作領域一直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濟貧的社會工作方法與知識社會工作系的學生都應該配備的基礎知能。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在提供學生有關「貧窮議題」的相關知識體系及濟貧的政策與實務模型,期待能夠增進有意從事濟貧工作生涯的學生的實務勝任能力,更進一步發展設計具有創意的脫貧方案。本課程進行的方式包括課程講授、文獻閱讀、實例討論等,期待修課同學從多元角度看待貧窮議題與貧窮個人,進而更貼近經濟匱乏的個人與家戶之世界觀與生活風格,發展個人的濟貧社會工作應有之工作態度與政策觀點。為達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學生應按時出席課程活動、事先預習指定閱讀、參與課堂討論、並完成各項指定的作業與考試。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參考書目
 
指定閱讀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與討論 
20% 
請預先閱讀文獻,並於上課期間積極參與討論。 
2. 
生活收支的記帳表 
10% 
請製作一份個人的流水帳記帳表,並從2/18到3/03詳細記錄每天的支出項目及金額,包括食衣住行及玩耍活動;在收入方面,請將你固定或非固定的工作收入、家庭移轉收入平均分擔到每一個半月。最後,請以一段的說明來分析支出的項目和消費的行為,請於03/07上繳CEIBA。 
3. 
敘說一個貧民的故事 
10% 
請尋找一位自認生活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訪問他/她經濟困難的景況、生活緊迫的感覺、致貧原因、因應對策等,請以報導文學的方式來敘說他/她的生命經驗故事,篇幅以3,000字為限,請於03/25上繳CEIBA。 
4. 
演講心得或遊民體驗報告 
10% 
本次課程將於5/13邀請街友來課堂上分享他們生活在街頭的經驗,繳交一份約2,000字的心得報告,請於05/27上繳CEIBA。 
5. 
創意脫貧方案徵求 
10% 
每位同學應參與一個討論群組,各群組擇一個貧窮議題作為創意脫貧方案的設計主體,並運籌帷幄及檢索文獻,寫出創意脫貧方案。書寫時,內容應包括特定貧民團體、其貧窮問題背景、方案介入的目標、介入的方法、預期達成的效益等,書寫的口氣應以向外募款的方向來陳述,請於06/10上繳CEIBA。若設計良好,將分享給全班同學。 
6. 
期考試 
40% 
04/15期中考(20%),06/17期末考(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8  課程介紹;意見交流 
第2週
2/25  貧窮的生活形貌 
第3週
3/04  貧窮生活的影響 
第4週
3/11  貧窮的界定與測量 
第5週
3/18  貧窮的致因理論與觀點 
第6週
3/25  社會福利政策與意識型態 
第7週
4/01  台灣的社會救助制度 
第8週
4/08  貧窮與社會工作 
第9週
4/15  期中考試 
第10週
4/22  貧窮與年齡:兒童與少年貧窮 
第11週
4/29  貧窮與年齡:高齡化社會 
第12週
5/06  貧窮與性別:單親家庭 
第13週
5/13  貧窮與性別:遊民問題與對策 
第14週
5/20  貧窮與少數族裔:原住民 
第15週
5/27  濟貧與工作福利對策 
第16週
6/03  濟貧與資產累積對策 
第17週
6/10  濟貧與社會住宅對策 
第18週
6/17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