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個案工作
Social Casework 
開課學期
109-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工作學系  
授課教師
熊秉荃 
課號
SW2004 
課程識別碼
310 240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三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207 
備註
本課程先修科目:社會工作概論上、下。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且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70人
外系人數限制:2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1SW2004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方法,而社會個案工作是社會工作助人方法中相當廣為使用的一種方法。社會個案工作方法是透過社工員與案主一對一的專業關係互動,運用各種社會服務及資源,來增進個人與其家人的生活福祉。具體而言,社會個案工作的助人方法指的是一段有系統、連續性的工作流程,社工員立基於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相關科學知識和理論,透過專業關係的建立與會談技巧的運用,歷經申請接案、評量分析、介入處遇與結案轉介等工作步驟,來協助案主解決與提昇其適應生活功能。
本課程的目的在提供學生有關社會個案工作的知識體系、助人過程、會談技巧及倫理議題,俾使學生熟悉「社會個案工作」的知能和技巧,以準備其未來從事個案工作的勝任能力。本課程的進行方式包括課程講授、文獻閱讀、案例示範、角色演練,為達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學生應出席課程、事先預習、參與討論、完成指定作業,並由課堂中確立自己的個案工作架構與風格。
As one of the major helping methods in social work, social casework is widely employed in scores of agencies and services. In purpose, social casework seeks to enhance individuals’ social functioning through a working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between social worker and client. As a practice model, social casework is a helping process in which knowledge of the science of human relations and skills in relationship are used to mobilize capacities in the individuals and resources in the community. Casework method is systematic and orderly and includes the processes of intake, social study and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termination toward problem solu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 among individuals.
The class is designed to expose students to the knowledge base and practice model necessary to casework intervention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e contents include class lectures, literature reviews, role-playing activities, class discussion, etc.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ttend class sessions, read assigned literatures before the class,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class discussion, and complete the assigned homework.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在提供學生有關社會個案工作的知識體系、助人過程、會談技巧及倫理議題,俾使學生熟悉「社會個案工作」的知能和技巧,以準備其未來從事個案工作的勝任能力。本課程的進行方式包括課程講授、文獻閱讀、案例示範、角色演練、個案實習,為達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學生應出席課程、事先預習、參與討論、完成指定作業,並由課堂中確立自己的個案工作架構與風格。 
課程要求
待補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1.曾華源主編(2013)。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市:洪葉。
2.劉瓊瑛(譯)(2012)。家族治療實務手冊 (2nd Ed.)。台北市:洪葉。
3.陳厚愷(2016)。愛的翻譯者:家族治療個案故事。台北市:洪葉文化。
4.趙文滔等(2016)。在關係中,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臺北市:張老師。第5章
5. Patterson, J., Williams, L., Edwards, T. M., Chamow, L., & Grauf-Grounds, C. (2018). Essential skills in family therapy: From the first interview to termination (3rd. Ed.). New York: Guilford.
6.In treatment (season 1) HBO (已指定為課程教材,歡迎同學至多媒體服務中心取用) LW-2 disc1-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視聽服務組
 
參考書目
1.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著(2011)。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
市:紅葉。第6章,危機介入取向之社會工作模式
2.李茂興譯(1994)。諮商與心理治療。台北市:揚智文化。
3.李維榕(1999)。家庭舞蹈 I:從家庭治療剖析婚姻關係。台北:張老師。
4.李維榕(1999)。家庭舞蹈 Ⅱ:從家庭治療探討家人互動。台北:張老師。
5.李維榕(2004)。大師說舞 (家庭舞蹈系列1)。台北:張老師。
6.李維榕(2004)。婚姻探戈 (家庭舞蹈系列2)。台北:張老師。
7.李維榕(2004)。舞動人生 (家庭舞蹈系列3)。台北:張老師。
8.李維榕(2004)。成長之舞 (家庭舞蹈系列4)。台北:張老師。
9.呂旭亞、李燕蕙、林信男、梁信惠、張達人、張莉莉、陳秉華、曹中瑋、楊蓓、鄭玉英
(2017).靈性的呼喚:十位心理治療師的追尋之路,台北市:心靈工坊。
10.林國亮(2004),家族樹、生命樹,第2-4章:搜集資料與繪製家族源表圖、夫妻關係、親
子關係。
11.林克明 (2014)。受傷的醫者:心理治療開拓者的生命故事。臺北市:心靈工坊。
12.邱淑惠(2019)。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台北:商
周。
13.基督徒救世會譯(2012)。家庭評估與會談技巧。台北:啟示。
14.基督徒救世會譯(2018)。家庭評估與會談案例。台北:啟示。(1)第5章:社會資源
15.許臨高主編(1990)。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上、下冊)。台北:洪葉。
16.許臨高著,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17.賈紅鶯(2018)。關係是傷也是藥:家族治療二十八年的反思筆記。台北:張老師。
18.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第7章:社會個案工作的會談技術。
19.謝秀芬(2010)。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第四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20.Close, H. T. 劉小菁(譯)(2002)。故事與心理治療(原作者:亨利.克羅斯)。台
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21.Cloud, H. & Townsend, J. 蔡岱安譯(2004)。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台
北:道聲。
22.Cloud, H. & Townsend, J. 董文芳 譯(2004)。為婚姻立界線。台北:道聲。
23.Cloud, H. & Townsend, J. 吳蘇心美 譯(2004)。為孩子立界線。台北:道聲。
24.Cooper, A. & Vanderbilt, G. (2016). 謝靜雯譯 (2017). The rainbow comes and
goes: A mother and son on life, love, and los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曾經
絢爛的彩虹:CNN名主播安德森古柏與母親的深情書信,訴說生之狂熱,愛與失去。台北:大好
書屋。
25. Luepnitz, D. A. (2003). 易之新譯 (2005). 刺蝟的愛情:最動人心弦的心理治療故事
(Schopenhauer’s Porcupines: Intimacy and Its Dilemmas). 台北:張老師文化。
26. McDaniel, S. H., Doherty, W. J. & Hepworth, J. (2014). Medical family
therapy and integrated care. 劉瓊英譯 (2020)。台北市:紅葉。
27.McDaniel, S. H., Hepworth, J. & Doherty, W. J. (1997). The shared
experience of illness: Stories of patients, families, and their therapists. 楊
淑智、魯宓譯(2003)。愛的功課:治療師、病人及家屬的故事。台北:心靈工坊。
28.Minuchin, S. & Nichols, M. P. (1992). 劉瓊瑛、黃漢耀、魯宓、馬英譯(2000)。
回家:結構派大師說家庭治療的故事 (Family healing: Tales of hope and renewal from
family therapy.) 台北:張老師。http://www.philafamily.com/;
http://www.minuchincenter.org/
29.Minuchin, S., Lee, W. Y. & Simon, G. M. (1996). 劉瓊瑛、黃漢耀譯(2003)。學
習家族治療 (Mastering family therapy: Journeys of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30.Morgan, A. (2000). What is narrative therapy? An easy-to-read introduction.
陳阿月譯 (2008). 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台北市:心靈工坊。
31.Mukherjee, S. (2011).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莊安祺譯 (2018). 萬病之王:一部癌症的傳記,以及我們與它搏鬥的故事。台北市:時報出
版。
32.Napier, A. Y. & Whitaker, C. A. (1988). The family crucible. 李瑞玲 譯
(1991)。 熱鍋上的家庭。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33.Sheff, D. (2009). Beautiful Boy: a father’s journey through his son’s
addiction. 李淑珺譯 (2019). 美麗男孩。台北市:時報出版。
34.Sheff, N. (2009). Tweak: Growing Up On Methamphetamines. 李建興譯
(2019). 無處安放:吸毒逃家的日子去了哪裡? 台北市:時報出版。
35.Solomon, A. (2013). 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謝忍翾, 簡萓靚譯 (2016). 背離親緣(兩冊套書):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
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台北市:大家出版。
36.Solomon, A. (2001). The noonday demon: An atlas of depression. 鄭慧華
譯 (2004). 正午惡魔。台北市:原水。
37.Yalom, I. D. 呂健忠譯 (1991). 愛情劊子手:心理治療故事。台北市:聯經。
38.Yalom, I. D. 魯宓譯 (2000). 診療椅上的謊言:心理治療小說。臺北市 : 張老師
文化。
39.Yalom, I. D. 侯維之譯 (2000). 當尼采哭泣:心理治療小說。臺北市:張老師文
化。
40.Yalom, I. D. (2002). The gift of therapy: An open lett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 易之新譯 (2002).生命的禮物:給心理
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台北市:心靈工坊。
41.Yalom, I. D. 魯宓譯 (2004). 日漸親近:亞隆與金妮的交換筆記。臺北市:心靈工坊文
化。
42.Yalom, I. D. 易之新譯 (2005). 叔本華的眼淚。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43.Yalom, I. D. 廖婉如譯 (2009).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44.Yalom, I. D. 張美惠譯 (2012). 媽媽和生命的意義。臺北市 : 張老師文化。
45.Yalom, I. D. 易之新譯 (2013). 斯賓諾莎問題。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46.Yalom, I. D. 鄧伯宸譯 (2013). 一日浮生: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臺北市:心靈工
坊文化。
47.Yalom, I. D. 鄧伯宸譯 (2018). 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臺北市:心靈工坊文
化。
參考影片
1.超越正面思考 (50’) (VV) 177.2 4444-1 (自第13分鐘開始)
2.另一雙眼睛. 2, 會談技術及其實務 (VV) 527 6012 disc 2
3.校園危機事件處理 (VD) 178.4 0703 disc2 no.6台北市:心理
4.情緒管理 (47’) (VD)177.2 1042-3 台北市:百禾文化
5.行為改變技術 (47’) (VD) 178.4 0703 disc2 no.4 台北市:心理
6.短期諮商 (50’) (VD) 178.4 0703 disc2 no.1 台北市:心理 (自第5分鐘開始)
7.正向心理學與復原力在輔導上的應用 (42’) (VD) 178.4 0703 disc3 no.1台北市:心理
8.沒有專業輔導知能的志工如何協助受創靑少年進行初步心理復健 (89’) (VV) 178.8 1001台
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視聽服務組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 
10% 
依據學期間的課堂與助教課出席狀況,由老師與助教評分。 
2. 
課堂小考(五次) 
25% 
五次小考時間分別為10/07、10/21、11/04、11/25、12/23於授課前十分鐘進行考試,並且當場批改,與全班同學核對答案與檢討,若對考試內容有任何問題請當場提出。每次考試內容皆為五題選擇或是非題(一題一分),範圍為考試當天的前幾週授課範圍之教科書內容。例如:10/07考試範圍為「09/23與 09/30指定閱讀內容」,10/21考試範圍為「10/07、10/14指定閱讀內容」,以此類推,請同學務必閱讀指定教材。本學期的五次小考均不接受補考,缺課同學請自行承擔該次考試無分數之責任。  
3. 
家系圖+讀書心得 
15% 
於12/16繳交,繳交期限為該日期的23:59整。 
4. 
期中考 
20% 
期中考為兩題申論題,於12/09 (三) 舉行,考試範圍為12/09以前教師所授課之內容與指定閱讀內容,不接受補考。 
5. 
團體作業:資源地圖 
25% 
於1/06繳交,期限為該日期的23:59整,可於期限後一週內補交,分數*80%,一週後一概不接受補交。 
6. 
期末考 
15% 
於1/13/2021舉行,期末考考題含括整學期授課,旨在評量學生在個案社會工作課堂的學習成果。期末考為申論書寫,內容主要為反思整學期課堂所學與學習回饋等。不接受補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6  課程介紹 
第2週
9/23  社會個案工作過程 
第3週
9/30  1.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
2.社會個案工作專業關係建立與維繫之障礙與障礙消除 
第4週
10/07  社會個案工作會談與專業關係建立 
第5週
10/14  1.初次會談之前
2.第一次會談 
第6週
10/21  1.社會個案工作評估:生理、心理及環境面向的評估
2.如何進行評估:指導原則 
第7週
10/28  1.社會個案工作評估:家庭結構、功能與脈絡
2.工作架構:家庭復原力 
第8週
11/04  1.社會個案工作契約與計畫訂定
2.建立治療的重點 
第9週
11/11  1.社會個案工作處遇:內在個人改變(認知、價值、行為改變)
2.基本治療技巧與介入
 
第10週
11/18  工作架構:危機介入 
第11週
11/25  專題演講:個案工作者的養成歷程
 
第12週
12/02  1.社會個案工作:強化家庭關係與消除改善關係之障礙
2.與伴侶工作 
第13週
12/09  期中考 (10:20 am-12:10 noon) 
第14週
12/16  社會個案工作:外展與環境改善 
第15週
12/23  1.新手家族治療師:接受挑戰
2.如何在治療中脫困
3.治療師如何運用自我 
第16週
12/30  1.社會個案工作:結案工作
2.終止治療:結案 
第17週
1/06  資源地圖博覽會 
第18週
01/13  期末考,(9:10 am-11:10 n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