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臺灣政經發展專題研究 Seminar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s Development |
開課學期 |
108-2 |
授課對象 |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陶儀芬 |
課號 |
PS8041 |
課程識別碼 |
322 D118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本國政治。上課教室為社科研603。 限博士班 且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82PS804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待補 |
課程目標 |
台灣一向以「經濟奇蹟」與「政權和平轉型」為榮,但自1990年代台灣完成工業化與民主化之後面對到中國崛起與全球化帶來各種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挑戰,讓許多人對台灣未來感到焦慮。這門課希望從比較政治經濟學的取向,與同學一起來探討,台灣政治經濟體制的特色與發展歷史,希望同學在修完這門課之後,能夠對相關問題發展出各自獨道的見解。
這學期的課程安排將分成四個部分:一,關於台灣經濟奇蹟的解釋;二,關於台灣民主化的解釋;三,中國崛起所帶來的衝擊;四,社會不平等與社會福利。課程進行以同學課堂報告與寫閱讀心得進行。此外,同學要選擇一個主題(可以是某一週的主題,如「中國崛起對政治認同的影響」,或自己選擇,如「台灣性別平等發展」),尋找最相關的10項文獻,進行文獻回顧作為期末報告。
|
課程要求 |
(1) 5 weekly memos (no more than 3 pages each, every Sunday before midnight, 50%)
(2) An oral presentation (20%)
(3) A final paper (no more than 15 pages, 2018/06/15, 3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若林正丈,戰後台灣政治史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2014)
李宗榮,林宗弘主編,2017,《未竟的奇蹟》,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Christopher H. Achen and T. Y. Wang, 2017, The Taiwan Voter,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戴倫艾賽莫魯、詹姆斯羅賓森,2013,《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台北:衛城
Adam Przeworski, 2003 States and Markets: A Primer in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指定閱讀 |
吳乃德,台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 (台北:春山, 2020)
林夏如,台灣的中國兩難: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 (台北:商周,2019)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3/02 |
Introdu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