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文藝社會學:韋伯與布迪厄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AND ART: MAX WEBER AND PIERRE BOURDIEU 
開課學期
96-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林 端 
課號
Soc7114 
課程識別碼
325 M77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備註
社110上課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外系人數限制:8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62weberBourdieu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繼上學期導論式的「文學社會學」課程之後,本學期我們希望較密集地探討兩位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1864-1920)與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文學社會學與藝術社會學的研究成果。自古以來,文學與藝術很難區分,他們兩人的相關研究,也都將文學與藝術相提並論,所以我們這學期的課便綜合這兩個領域(文學社會學與藝術社會學),簡稱為「文藝社會學」。文藝社會學研究文藝知識及其知識承擔者(文藝家),探討他們跟社會文化脈絡的交互關係(文藝與文藝家←→社會文化)。這是一門難度很高的課程,修課同學除了要有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訓練與知識社會學的問題意識外,還要對文學與藝術作品有一定的興趣與理解。

相較於其他專門的社會學(如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與宗教社會學等),文學社會學、藝術社會學、音樂社會學與運動社會學等廣義「美」的領域的社會學研究,尚待進一步的拓展。嚴格說來,韋伯雖曾立志在這個領域開疆闢土,但未及完成便已去世,他的貢獻比較有限,除了探討他所聲稱西方所特有的音樂理性化,死後才出版的《音樂社會學》之外,他對文學與藝術所做的社會學分析,主要散見在他的《宗教社會學論文集》與〈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演講稿裡。韋伯目睹理性化現代社會的誕生,文藝的審美領域與宗教、政治、經濟、性愛與科學等各個「生活秩序」分庭抗禮,各有各的固有價值與固有法則性,河水不犯井水。藝術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活秩序,擁有其固有法則性,藝術是根據藝術自身的邏輯來運轉的。換句話說,從藝術角度來看,經濟可能是無足重輕的;反之,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藝術也可能是毫無意義的東西。

深受韋伯宗教社會學影響的布迪厄,他把韋伯的宗教社會學理解為「宗教的政治經濟學」,進一步又把後者推廣到所有的文化與社會生活的研究之上。布迪厄的文化社會學訴諸一種普遍化的唯物主義,企圖超越社會學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理念/利益)之二元對立,當韋伯對宗教利益作深入研究的時候,布迪厄把它擴及到象徵利益與符號利益之上,而且利益擴展到所有非物質的東西,所有的實踐都指向物質的或符號的利益的最大化。對他來說,藝術家與宗教家(與各種知識份子或文化代言人一樣),他們個個聲稱為宗教而宗教、為藝術而藝術,否定實用利益,但是他們充其量只是障眼法,以相反的邏輯與否定的立場,遮掩他們的真正目的。
 

課程目標
上學期我們討論過法國福樓拜(Gustav Flaubert,1821-1880)的《包法利夫人》,而布迪厄的《藝術的法則》,則是針對法國福樓拜另一本重要小說《情感教育》所作的文學與藝術場域深刻分析。我們將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一併研討這本小說及其改編的電影。而在進入布迪厄繁複論證的文藝社會學之前,我們要先嬝枋avid Swartz很好的導讀作品《文化與權力:布迪厄的社會學》。

韋伯應會力挺為藝術而藝術的正當性,因為審美的領域相對於經濟、政治而獨立,布迪厄則認為即使藝術主張相反邏輯,仍然是尼Q性的,這意味著他認為藝術仍然受制於政治與經濟的場域。藉著這兩位社會學大師的文學與藝術研究的對比,我們可以作深入的反省與思考。
 
課程要求
課程進行方式: 課程以討論為主,每位課程參與者務必(1)作一次以上的上課報告(報告大綱,當週發給大家);(2)作一次以上的上課記錄(內容一千字以內,下一週9:00上課前發給大家);(3)隨課程嬝炊撜飽A提出問題並參與討論;(4)期末交一份書面報告(題目與老師討論後確定)。總成績前三項佔40%,書面報告佔60%。所有報告大綱、上課記錄與提問的電子檔,一旦這門課在台大教學網建構成立後,必須上網供選課同學下載。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課程後或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二、 主要文獻:

Bourdieu, Pierre 1992: Les Regles de L’art, Paris (中譯:《藝術的法則》,北京:中央編譯)。

Flaubert, Gustav 1927: L’ Education Sentimentale, Paris (中譯:《情感教育》,南京: 譯林 )。

Swartz, David 1997: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中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

Weber, Max 1988a: 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 Band I-III, Tübingen.
(中譯:《宗教與世界》,台北:遠流)。

Weber, Max 1988b:Wissenschaft als Beruf, Tübingen (中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收入:《學術與政治》,台北:遠流)。

Weber, Max 2004:Zur Musiksoziologie, Tübingen.(中譯:《韋伯的音樂社會學》,林端未刊稿)。

三、 其他參考文獻:

Albrecht, Milton et al (ed.) 1970:The Sociology of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Alexander, Victoria 2003: Sociology of Art, Malden(中譯:《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

Barker, Francis 1986: Literature, Politics, and Theory, London.(中譯:《文學、政治與理論》,台北: 巨流)。

Becker, Howard 1982:Art Worlds, Berkeley.

Coser, Lewis (ed.) 1963: Sociology Through Literature, Englewood Cliffs.(林端導論中譯:〈由文學來了解社會學〉,《文藝月刊》,152-155期,1983)。

Elias, Norbert 1993: Mozart (中譯:《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秘》,台北:聯經)。

Escarpit, Robert 1986: Sociologie de la Litterature, Paris(中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

Flaubert, Gustav 1921: Madame Bavary, Paris (陴W沖譯:《包法利夫人》,南京: 譯林 )。

Freud, Sigmund 1997:Writings on Art and Literature, Standford(中譯:《論藝術與文學》,北京:國際文化)。

Fügen, Hans 1974: Die Hauptrichtungen der Literatursoziologie und ihre Methoden, Bonn(《文學社會學的主要流派和它的方法》,合 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Gay, Peter 2002: Savage Reprisals : Bleak House, Madame Bovary, Buddenbrooks (中譯:《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台北: 立緒)。

Goldmann, Lucien 1981: Method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中譯:《文學社會學方法論》,北京: 工人出版社)。

Hauser, Arnold 1983: Sozialgeschichte der Kunst und Literature, München(中譯: 《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台北:雄獅)。

Hauser, Arnold 1989: Sociology of Art, London(中譯:《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

Jones, Colin 1994: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France (中譯:《劍橋插圖法國史》,北京:世界知識)。

Jung, Carl 1994: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 (中譯:《心理學與文學》,台北:久大 )

Lepenies, Wolf 1985: Die Drei Kulturen, München (英譯:Between Literature and Science: The Rise of Sociology, New York).

Lukacs, Georg 1985: Schriften zur Literatursoziologie, Frankfurt/M. (部分中譯: 《盧卡奇早期文選》,南京:南京大學)

Throsby, David 2001: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中譯:《文化經濟學》,台北: 典藏)。

中外文學 2005:〈福樓拜研究專輯〉,台北: 台大外文系。

鄭克魯 2003:《法國文學史》(上下冊),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8  第一週(二月十八日):

課程簡介、相互認識、分配工作
 
第2週
2/25  Weber: Vorbemerkung;〈資本主義精神與理性化〉,《宗教與世界》,pp. 37-52. 
第3週
3/03  Weber: Zwischenbetrachutung;〈中間考察〉,《宗教與世界》,pp. 101-150. 
第4週
3/10  Weber: Wissenschaft als Beruf,〈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學術與政治》,pp. 131-167. 
第5週
3/17  Weber: Zur Musiksoziologie, 《韋伯的音樂社會學》。 
第6週
3/24  Schwartz:Culture and Power, 《文化與權力》,第1-3章,pp. 1-75。 
第7週
3/31  Schwartz:Culture and Power, 《文化與權力》,第4-6章,pp. 76-162。 
第8週
4/07  Schwartz:Culture and Power, 《文化與權力》,第7-8章,pp. 163-247。 
第9週
4/14  期中考 
第10週
4/21  Schwartz:Culture and Power, 《文化與權力》,第9-12章,pp. 248-331。 
第11週
4/28  Flaubert:L’ Education Sentimentale,《情感教育》全書。 
第12週
5/05  Bourdieu: Les Regles de L’art,《藝術的法則》,前言與序言,pp. 1-58. 
第13週
5/12  Bourdieu: Les Regles de L’art,《藝術的法則》,第一部第一章,pp. 61-141. 
第14週
5/19  Bourdieu: Les Regles de L’art,《藝術的法則》,第一部第二三章,pp. 142-215. 
第15週
5/26  Bourdieu: Les Regles de L’art,《藝術的法則》,第二部第一章,pp. 219-261. 
第16週
6/02  Bourdieu: Les Regles de L’art,《藝術的法則》,第二部第二章,pp. 262-340. 
第17週
6/09  Bourdieu: Les Regles de L’art,《藝術的法則》,第三部,pp. 341-403.
 
第18週
6/16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