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家庭中心社工實務 Family-centered Social Work Practice |
開課學期 |
103-2 |
授課對象 |
社會科學院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鄭麗珍 |
課號 |
SW7012 |
課程識別碼 |
330 M151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社112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8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32SW7012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台灣社會近年來受到外在政治經濟環境的快速變遷,家庭逐漸縮小化、核心化,生活於其中的家庭成員面臨不同程度和類型的新困境與新挑戰,直接衝擊家庭內的成員的適應功能與生活福祉,長期以降甚至阻礙其未來的身心發展與生活機會。面對今日家庭所經歷的種種適應困境與挑戰,社會工作實務工作取向更重視採取「以家庭為中心」的處置觀點,主張不論間接或直接的社會工作方法,不論介入的焦點是家庭內的個人或家庭整體,皆應以「家庭」作為介入的焦點或脈絡,俾利於家庭內的成員順利因應社會變遷所帶來的不適應發展。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的目標在使學生熟悉「以家庭為中心實務工作」的理論架構、評量方法與介入計畫,期待建構學生學習有系統、有創意的家庭介入與處置的知能。本課程的進行將採用專題討論的形式,除了課程講授、口頭報告、專題討論外,並期待學生經由實際個案分析與角色扮演方式學習與體會家庭處置之工作流程與工作方法。為達學習目標,學生應事先預習、口頭報告、參與討論,並與完成指定的個案計畫和角色扮演作業,在做中學的歷程中學習與家庭工作的方法。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2/25 |
課程說明 |
第2週 |
03/04 |
我的家庭、你的家庭,定義難 |
第3週 |
03/11 |
家庭政策與家庭變遷(Family policy and changing families) |
第4週 |
03/18 |
家庭中心實務的形貌(What is family-centered practice?) |
第5週 |
03/25 |
家庭人口群的問題與需求分析與演練 |
第6週 |
04/01 |
溫書假 |
第7週 |
04/08 |
生態取向的家庭環境資源分析 |
第8週 |
04/15 |
專題演講:專家介紹「用愛包圍」家庭服務方案 |
第9週 |
04/22 |
家庭系統取向的分析;指定閱讀「學習家族治療」 |
第10週 |
04/29 |
家庭問題的分析:診斷與預估(diagnosis and assessment);指定閱讀:動機式晤談法 |
第11週 |
05/06 |
家庭問題的分析與預估─蒐集資料過程的演練 |
第12週 |
05/13 |
家庭問題的介入設計(一):介入取向的選取 |
第13週 |
05/20 |
家庭問題的介入設計(二):介入取向的選定 |
第14週 |
05/27 |
介入方法的報告準備─介入取向的示範;無課 |
第15週 |
06/03 |
家庭問題的介入方法─介入取向的示範 |
第16週 |
06/10 |
家庭介入的評估設計(Evaluation Research Design) |
第17週 |
06/17 |
家庭社會工作的倫理議題;回饋與結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