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國家發展理論專題 Seminar on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
開課學期 |
106-1 |
授課對象 |
社會科學院 國家發展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張志銘 |
課號 |
NtlDev8011 |
課程識別碼 |
341 D125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8,9,10(15:30~18:20) |
上課地點 |
國發204 |
備註 |
博士班共同必修課程 總人數上限: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61NtlDev8011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發展理論」(development theory)最初被創設出來,主要是用來解釋一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過程與現象,因此而產生現代化理論、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等三大理論派別。本所既名為「國家發展研究所」,是以「國家」作為教學與研究的分析單位,因此所關注的視野不限於傳統發展理論的範疇。而是從「國家」這個概念出發,思考國家發展所面臨的諸多議題與問題,以作為教學研究的內容。
國家是人類的產物,雖然並不完美,卻是目前人類社會所無法避免的組織,它的存在目的與功能,隨著內外環境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變化,有些被消滅或取代,也有些則被新創設出來,這些都構成國家發展的重要內容。
概言之,本課程的內容分為總論與分論兩大部分,總論部分主要探討國家的本質、類型與現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分論部分則著重在國家發展的五個主要面向:國內政治、國際政治、經濟、社會與全球化。每個面向各有若干主題,皆與當前我國的國家發展息息相關,希望藉此提供學習者對現代國家政治、社會與經濟之變遷(change)、形構(formation)與轉型(transformation)的理論輪廓,並延伸思考在全球化脈絡下這些理論的解釋與批判政治、社會、經濟現象的效力,從而反思我國家發展的方向。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目標在深化修習者對國家發展理論的瞭解,培養此一課程成為本所學生的核心能力,進而對未來相關的研究具有基礎作用與指導功能。 |
課程要求 |
本課程的報告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課堂報告,依修課人數排定每個人報告的次數;第二部分是期末報告,在學期結束的一週內繳交,期末報告可就課堂報告的題材修改完備繳交,或重新選擇一題材撰寫繳交。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一)
書名:國家發展理論: 兼論台灣發展經驗
出版者: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龐建國 著
選讀篇章: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國家發展理論的學科定位與研究旨趣
第三章 現代化理論的興起背景及其思想淵源
第四章 現代化理論的流派及其批評
第五章 依賴理論的興起背景及其思想淵源
第六章 依賴理論的流派及其批評
第七章 國家發展理論的演進與評
(二)
書名:1500年以來的英國與世界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三聯)
陳曉律 著
選讀篇章:
戰後發展理論的演變趨勢
(三)
書名:現代歐洲思想史—新評價和新視角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多明尼克 拉卡普拉 著Dominick LaCapra
斯蒂文 L 卡普蘭 Steven L. Kaplan
王加豐 / 王文婧 / 包中譯
選讀篇章:
第四章 三方面的焦慮:歐洲思想史現狀 P.103「文本」與「語境、之內的差異
(四)
書名:文化與發展:批判與導論Culture and Developmen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出版者:巨流圖書公司
Susanne Schech and Jane Haggis著
沈台訓 譯
選讀篇章:
第二章 文化與發展的匯流
第三章 全球化與再現的政治
(五)
書名:生產、權力和世界秩序:社會力量在締造歷史中的作用
出版者:世界知識出版社
羅伯特 考克斯 著 Robert W. Cox
林華 譯
選讀篇章:
第二部分 國家、世界秩序和生產關系
第五章 自由主義秩序的來臨
自由主義國家
第六章 帝國主義競爭的時代
第七章 美國強權之下的世界和平
第三部分 生產關系在締造未來的努力中的作用
第八章 世界經濟危機︰對國家和世界秩序結構的影
(六)
書名:國家理性與現代國家
出版者: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許章潤、翟志勇
選讀篇章:
國家的秘密起源:國家理性的結構性基礎.
賈斯汀·羅森伯格著 亓同惠 段勇譯
公共理性觀念與國家理性--施米特與羅爾斯論政治
許小亮譯
|
參考書目 |
1. Allen, John, 1992, “Post-Industrialism and Post-Fordism”, in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Stuart Hall, David Held and Tony McGrew (eds.),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pp.169-220。
2. Andrew Vincent, 1987, Theories of the State,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Inc.
3. Art, Wil. and Gelissen, J., 2002,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or More?”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12 (2): 137-158.
4. Bradley, Harriet, 1992,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 Class and
Gender.”In Stuart Hall and Bram Giben eds., Formation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pp.177-228。
5. Edwards, Michael, 2004, Civil Society,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6. Esping-Andersen, Gosta, 1999, 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古允文譯,《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
界》。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7. Evans, Peter and Dietrich Ruschmeyer, 1985, “The State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ward an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Underly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Theda Skocpol, Peter Evens, et. a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44-77。
8. Hall, P. A. and Soskice, D. ,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In H. A. Hall and D. Soskice (eds.),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68.
9. Haque, M. Shamsul, 1999, Restructuring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Politics: A Critical Stud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hapter
10. Held, David,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In Stuart
Hall and Bram Giben eds., Formation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pp. 71-125.
11. McGrew, Anthony, 1992, “A Global Society?”, in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Stuart Hall, David Held, and Tony McGrew (eds.),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pp.61-108
12. Oniz, Ziya, 1991, “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State.”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4, No.1, pp.109-126。
13. Perreau-Saussine, Emile, 2007, “What remains of socialism”, in
Patrick Riordan (ed.), Values in Public life: aspects of common goods, Berlin:
LIT Verlag, pp. 11-34
14. Preston, Peter Wallace, 1996, Development Theory: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15. Richard C. Bush, 2005, 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 Washington, D.C.: Brok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6. Rutland, Peter, 2009, “Post-Socialist States and the Evolu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Model: Russia and China Compared”, Slavic Research Center
(SRC), http://www.isn.ethz.ch/isn/Digital-Library/Publications/Detail/?
ots591=0c54e3b3-1e9c-be1e-2c24-a6a8c7060233&lng=en&id=105675
17. Wendt, Alexander, 1992,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pp. 391-425;
18. Whaites, Alan, 1998, “NGOs,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Avoiding
theoretical extremes in real world issues”,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Vol. 8,
No. 3, August, pp. 343-349.
19. 李瑞中,2009,2020年的人口社會結構預測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印。
20. 倪世雄等著,2001,《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1. 徐斯儉、吳玉山主編,2007,《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臺北:五
南出版社。
22. 陳明通,2006,〈國家認同新典範的躍升〉,載:《臺灣新典範》,臺北:玉山
社出版。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9週 |
11/09 |
期中考溫書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