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共政府與政治專題研究 Seminar o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P.r.c |
開課學期 |
106-1 |
授課對象 |
社會科學院 國家發展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吳秀玲 |
課號 |
NtlDev5090 |
課程識別碼 |
341 U678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國發210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12人 外系人數限制:3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之授課內容主要分五部分:
第一部份:探討中國共產黨誕生的背景與發展的環境;
第二部分:介紹中共的意識型態,包括馬列主義、毛思想、鄧理論和江學說;
第三部份:討論中共的統治機構、黨政運作和軍隊角色;
第四部分:檢視習李體制、行政監察與廉政建設、中央與地方關係和機構改革;
第五部分:評估基層民主的運作、社會主義法制化和中國共產黨的現代化。
本課程為研究所課程,亦開放予大學部高年級學生選修(大陸研究學程)。授課方式以研討為主、講評為輔。修課同學須就課程內容的單元擇一報告,進行討論與接受師生批判。
|
課程目標 |
一、使修課學生瞭解中共政府與政治的來龍去脈及發展現況。
二、培養學生對中共政府體制與政治運作的批判能力。
|
課程要求 |
【課堂報告】
(1)事前準備:修課同學必須於前一週課堂上將報告大綱、內容摘要(字數應逾3000字)或重要參考資料印發給師生閱讀,以利課程進行與討論。
(2)課堂報告:每一報告人報告時間約25分鐘,之後進行討論。修課同學針對每一篇報告內容,於課堂中至少須提出一則相關問題或建議。
【期末報告】
(1)主題與內容:修課同學據修正後之課堂報告大綱和內容撰成一篇期末報告,字數約8,000字。
(2)繳交日期:請於1月20日前交書面報告一份(放在國發所二樓教休室授課教師的信箱中),或將檔案 E-mail to:phoenix@ntu.edu.tw。
【 自 傳 】
(1)請以 A4大小之紙張書寫(可電腦打字),內容不拘、字數不限;須附最近三年內的照片一張 (可用掃描,然必須清晰);
(2)至遲於期中考前繳交授課教師;逾期未交者,視同放棄修習本課程。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五 16:00~18:00 每週二 16:00~18:00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1. 郭蘇建主編(2016),《政治學與中國政治研究:學科發展現況評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劉杰主編(2016),《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16》,北京:時事出版社。
3. 臧雷振(2016),《國家治理:研究方法與理論建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趙秀玲主編(2016),《中國基層治理發展報告(2016)》,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5.陳劍主編(2016),《北京協商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成績 |
50% |
包括出席狀況及參與討論之得分,占學期總成績50%。 |
2. |
平時成績 |
50% |
依科技部所訂之論文規格,撰寫約8,000字的期末報告,占學期總成績50%。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2 |
課程內容、授課方式與規範說明 |
第2週 |
9/19 |
中共黨史-建政之前 |
第3週 |
9/26 |
中共黨史-建政之後 |
第4週 |
10/03 |
中共意識型態:馬列主義 |
第5週 |
10/10 |
(國慶日) |
第6週 |
10/17 |
中共意識型態:毛思想、鄧理論和江學說 |
第7週 |
10/24 |
中共研究:理論與實際 |
第8週 |
10/31 |
中共的黨國體制與黨政分開 |
第9週 |
11/07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
第10週 |
11/14 |
黨政運作 (政府決策的施行過程) |
第11週 |
11/21 |
府際關係 (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基本架構) |
第12週 |
11/28 |
基層民主的運作 |
第13週 |
12/05 |
軍隊的角色 |
第14週 |
12/12 |
政商關係與中國共產黨的現代化 |
第15週 |
12/19 |
行政監察與廉政建設 |
第16週 |
12/26 |
政府機構改革和國家公務員制度 |
第17週 |
1/02 |
綜合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