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海洋政策通論
INTRODUCTION TO OCEAN POLICY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周繼祥 
課號
NtlDev1043 
課程識別碼
341 1152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普101 
備註
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與徐銘謙合開
總人數上限:18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2OceanPolic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課程主題內涵:
本課程雖從公共政策的社會科學領域入手,但是由於海洋事務實際涉及相當廣泛的層次,依據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小組的規劃方案,至少包含「海洋策略、海洋安全、海洋資源、海洋產業、海洋文化、海洋科研」等六個面向的政策領域。本課程即是以此六大面向作為基礎,加上全球環境、公共政策與歷史時空等背景作為開頭,最後以海洋政策檢討做學期總結。 

課程目標
本課程不僅要使學生瞭解與關心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還需對涉及海洋各領域的相關知識有所涉獵與融會;同時,也必須對臺灣所處的地理時空與歷史變遷的座標加以定位,方能使學生完整瞭解海洋政策之在地與現代之意義,是一門具有科際整合特性的通識課程。本課程依據六大面向的海洋政策領域,含括海洋環境、科技、產業、法政事務及人文綜合性議題之認知與理解,並邀請產、官、學、研等專家學者共同授課,透過生動的影片、專業講座、課堂討論以及實地探索等課程設計,幫助學生掌握人類與海洋的關係,並對海洋政策擁有基本概念,懂得解讀海洋政策相關時事並能批判性思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於課程以外繼續主動深入研究。

本課程邀請校外師資進行專題演講,為介紹海洋管理中各領域之專業知識,校外師資如下:

1.齊柏林,臺灣阿布電影公司高空攝影師

從空中攝影與衛星遙測影像,檢視台灣目前的海洋環境現況,並了解台灣海岸之美,與台灣人的海岸活動。

2.鄭明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邀請對台灣海洋生物,特別是珊瑚礁生態研究頗深的鄭明修先生,為學生介紹台灣豐沛的海洋生態環境與資源,從生物多樣性認識海洋生態的複雜和豐富,以及其生命歷程的完美,進而探討如何保護這些生態繼續在地球上與人共存,以及目前海洋應用科技的資源運用與政策。

3.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演講題目為:「貿易、產業與臺灣人的性格」,從臺灣的海洋史為基礎,自臺灣歷史中的海上貿易,以及臺灣產業發展史與海洋的連動性等面向切入,剖析臺灣人的性格與臺灣海洋文化發展、歷史脈絡之間的關聯性。

4.宋燕輝,國立中興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事務長

人類利用海洋的方式十分廣泛,涉及海運、海岸道路、海洋工程、鑽探石油等各種不同層面,這些人為活動在海域使用上應如何有效劃分,對於海洋與海岸環境造成哪些問題?而臺灣的領海、大陸礁層又有哪些資源,應當如何發展,與周邊國家如何共同開發資源?

5.郭兆偉,臺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

由國內唯一以推動海洋環境教育為職志的民間團體秘書長郭兆偉,為同學簡介他徒步走在海之濱53天的壯舉與所見所聞。並且介紹全國各地國中小或民間團體自發創意的海洋環境教材教案案例或活動設計,特別介紹「海洋魚獲爭奪戰」遊戲軟體,以激發同學對海洋教育的創意想像。

6.何源興,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臺東分所研究員

介紹珊瑚礁魚類的生態特性與問題分析,以及水族產業市場需求與研發技術現況,同時探討新養殖技術的突破能否解決保育與商品衝突。

7.柯金源,公共電視資深製作人

邀請到完整追蹤阿瑪斯號郵輪擱淺事件、記錄臺灣海洋11年的公共電視導演柯金源,帶來他第一手採訪記錄的影片,藉此回顧臺灣過去的海洋災害與污染事件及其當時的處理政策,與政策變遷過程。

8.于立平,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製作人

由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製作人于立平,用影像為同學介紹從東沙海洋國家公園到海洋型國家公園的發展,檢視國內濱海風景區與國家公園內現有海洋休閒觀光的規劃與面臨的挑戰,以此經驗做為未來海洋休閒觀光分區管理的政策參考。 
課程要求
1. 課程參與及分組討論
包含課堂中學生與教師之互動與討論,以及由教學助理帶領之分組討論。由授課教師、教學助理觀察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討論,或回答問題的表現給分,然為提高學生參與討論課程的興趣,亦可採取學生互相評分之方式。
本課程有數次「第三節」分組討論,由教學助理引領各組討論,以當週之授課內容與指定閱讀資料為討論基礎,進行議題討論。於當週討論課負責記錄討論過程之同學,將記錄彙整成電子檔後,於指定期限內,以PDF格式上傳至課程網頁「作業區」之「當週討論記錄」。

2. 分組期末報告
為鼓勵學生針對有興趣之海洋政策相關主題,進行深入研析與討論,故要求同學進行分組報告。本課程於期末舉辦成果發表,請各組製作投影片檔,並繳交書面報告(以10,000字為限,請附上組員間分工狀況的說明);報告題目需於期中考試前一週,於課堂上交至授課教師。課程結束後,請各組將報告之投影片檔、文字檔轉成PDF格式後,上傳至課程網頁「作業區」。

3. 課程網頁互動討論
※海洋新聞探索
每位修課學生需蒐集2008年、2009年、2010年1月至3月、2010年4月、2010年5月等五段時間之海洋相關新聞各一則(不得重複),張貼至課程網頁「討論看板」之指定區域,並於當則新聞下方闡述至少100字之心得或評論。5月31日前全部完成者即得本評分項目之10分。
※課程網頁參與互動情形
其他課程網頁功能的使用情形,佔本評分項目10分。如參與討論區其他看板之討論、資訊分享等功能。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與老師面談請另約時間,助教輪值時間:星期五08:30-12:30) 
指定閱讀
•1986年〈我們共同的未來〉。
•1987年〈布蘭達報告〉。
•1992年里約環境會議、〈21世紀議程〉。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型〉,《公共政策》,頁16-52。
•Carl Safina著、杜默譯(2000),《海洋之歌》,台北:先覺出版。
•1997年〈京都議定書〉。
•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995年〈生物多樣性公約〉。
•胡念祖,1997,《海洋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Anne Platt McGinn著、郭金泉、陳永松譯(2004),《捍衛海洋的健康》,台北:看守臺灣研究中心。
•吳士存、朱華友主編,2009,《聚焦南海—地緣政治、資源、航道》,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胡啟生著,2003,《海洋秩序與民族國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艾立克•沃爾夫著,賈士蘅譯(200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台北:麥田出版。
•貢德•弗蘭克著,劉北成譯(2001),《白銀資本》,北京:中央編譯社。
•賈德•戴蒙著,王道還、廖月娟等譯(1998),《槍砲、鋼鐵與病菌》,台北:時報出版。
•龍應台(2003),《面對大海的時候》,台北:時報出版社。
•陳乃菁、林修卉,(2004),〈許惠祐:告別鎖國時代讓人民親近海洋〉,《新台灣週刊》第436期。
•許惠祐(2005),《台灣海洋》。
•戴昌鳳(2003),《台灣的海洋》,台北:遠足文化。
•陳哲聰主編,2004,《人文海洋—二零零四海洋人文藝術與社會研討會會後論文集》,台北:華立圖書。
•陳哲聰主編,2005,《人文海洋—二零零五國際海洋文化研討會會後論文集》,台北:華立圖書。
•張彬村等主編,1993,《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1-5》,台北:中研院中山社科所。
•鄭明修(2000),《台灣海洋生物》,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華惠倫(2000),《拯救瀕危生物》,台北:凡異。
•廖鴻基(2001),《海洋遊俠:台灣尾的鯨豚》,台北:印刻。
•綠色陣線協會,〈第五屆海洋環境大會—2001打造海洋新故鄉台西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2月15-16日。
•綠色陣線協會,〈第五屆海洋環境大會—2001西海岸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2月9-11日。
•綠色陣線協會,〈第五屆海洋環境大會—2001東北海岸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8月10-12日。
•瑞秋•卡森著、莊安祺譯(1998),《海之濱》,台北:天下出版。
•長榮海事博物館網站http://emm.evergreen.com.tw/content/news/news_all.aspx
•邱文彥,2000,《海岸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出版社。
•邱文彥,2005,〈海岸管理的體制、挑戰與對策〉,收錄於《研考雙月刊》29卷4期,頁33-42。
•許惠祐主編,2005,《台灣週邊海域情勢及對策研討會論文集暨會議實錄》,台北:全凱數位印刷。
•范欽慧(2006),《海洋行旅》,台北:天下雜誌。
•胡興華(2004),《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
•青柳裕介(2004),《鮪魚土左船》,臺灣:東立出版社。
•胡興華(2004),《台灣的養殖漁業》,台北:遠足文化。
•黑潮文教基金會(2004),《台灣的海港》,台北:遠足文化。
•約翰•雷恩著,金振寧、陳素姍譯(2002),《拯救鮭魚736》,台北:新自然主義。
•鍋島讓治.橋本光男(2005),築地魚河岸三代目,臺灣:東立出版社。
•Anne Platt McGinn著、郭金泉譯(1999),《搖盪的漁船—漁業保育和工作保障》,台北:看守臺灣研究中心。
•交通部高雄港務局編,2007,《海運軸心一甲子 : 高雄港務局60週年專輯》,高雄市,交通部高雄港務局
•基隆市政府海洋發展局,2006,《海洋發展局年刊創刊號》,基隆:基隆市海洋發展局。
•Peter Weber著、郭金泉譯(2000),《被遺棄的海洋—力挽衰敗的海洋》,台北:看守臺灣研究中心。
•邱文彥研究、主持,2007,《海洋人才培育與運用策略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
•陳光雄,2005,〈民眾參與海洋資源保育行動策略〉,收錄於《研考雙月刊》29卷4期,頁43-55。
•吳茂崑、唐存勇,2005,〈國際海洋科學研究趨勢暨國內人力資源現況與展望〉,收錄於《研考雙月刊》29卷4期,頁65-75。
•張泰迪(2005),Marine Debris in Taiwan。
•2004年海岸與漁港研討會會議資料
•李素芳(2001),《台灣的海岸》,台北:遠足文化。
•搶救消失的東海岸新聞剪報資料
•貝克(Urich Beck),汪浩譯,(2004),《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巨流圖書。
•影片觀摩:《阿瑪斯》
•許文聖,2005,〈我國海洋觀光遊憩發展現況與展望〉,收錄於《研考雙月刊》29卷4期,頁56-64。
•莊慶達等,2008,《海洋觀光休閒之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莊慶達編,2008,《海洋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
•行政院海巡署網站http://www.cga.gov.tw/
•海洋政策白皮書
•海巡白皮書
•行政院海洋事務委員會歷次會議資料
•行政院海洋事務政策發展規劃方案。
•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
•監察院,(2004),《海洋與台灣相關課題總體檢調查報告彙編》
•海巡署組織簡介,官方網站資料。
•〈面對大海的日子〉,《面對大海的日子》,頁347-376。
•胡念祖,2005,《我國海洋事發展指標架構之建立》,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
•胡念祖、魏兆歆,1990,《我國總體國家海洋政策研究》,高雄:建翔圖書。
•胡念祖研究、主持,1993,《我國海洋事務專責機構之設計與定位》,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 
參考書目
Acharya, A (2001)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 Routledge.
Biliana ,Cicin-Sain and R.W. Knecht(2000)The future of U.S. Ocean Policy :
choices for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 : Island Press.
Borgese, E.M (1987) The Future of the Oceans , Montreal: Harvest House.
Carter, N (2001) The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 Ideas, Activism,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nnelly, J and G. Smith (2002) 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London :
Routledge.
Dasgupta, P.S and G. M. Heal (1979) Theory and Exhaustible Resources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nn, W.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2th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Dye, T.R (200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0th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Fischer, F (1995) Evaluating Public Policy, Chicago: Nelson-Hall.
Giarini, O (1980) Dialogue on Wealth and welfare: An Alternative view of World
Capital Forma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Sanger, C. (1987) Ordering the Oceans: The making of the law of the Sea,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Mahan, A.T.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London :
Sampson Low.
Moffatt, I (199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inciples, Analysis and Policies,
London: Parthenon.
Naess, A . (1989)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escott, J.R.V (1975)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the Oceans, Newton Abbot :
David & Charles.
《中國海洋志》編纂委員彙編著,2003,《中國海洋志》,鄭州:大象出版社。
于大江主編,2000,《近海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北京:海洋出版社。
于連濤、李曉鵬主編,2003,《涉外保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國家海洋局,1998,《中國海洋政策》,北京:海洋出版社。
王志遠等主編,2003,《渤黃海區域海洋管理》,北京:海洋出版社。
王恩涌,2004,《中國政治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鐵民,2000,《海洋開發與管理文選》,北京:海洋出版社。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出版社。
卡爾•沙芬納,杜默譯,2000,《海洋之歌》,先覺出版社。
曲金良,2003,《海洋文化與社會》,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朱志宏,1983,《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艾立克•沃爾夫著,賈士蘅譯,200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台北:麥田出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2005,《海的記憶—台灣原住民海洋文化與藝術》。
呂淑梅,1999,《陸島網絡》,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李成智,2000,《公共政策》,北京:團結出版社。
李明春著,2004,《海權論衡》,北京:海洋出版社。
李鈴等編著,1999,《國土資源管理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貝克(Urich Beck),汪浩譯,2004,《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巨流圖
書。
林水波、張世賢,1987,《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約翰•R•克拉克,2000,《海岸帶管理手冊》,北京:海洋出版社。
胡念祖,1997,《海洋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胡啟生著,2003,《海洋秩序與民族國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貢德•弗蘭克著,劉北成譯,2001,《白銀資本》,北京:中央編譯社。
國土資源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3,《國土資源保護與利用文獻選編》,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國家海洋局編,1996,《中國海洋二十一世紀議程》,北京:海洋出版社。
張文木,2004,《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張玉生,1992,《美國海洋政策》,台北市:黎明文化。
張玉坤、張慧編著,2003,《戌海固邊》,北京:海潮出版社。
張彬村等主編,1993,《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1-5》,台北:中研院中山社科所。
曹俊漢,1992,《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許惠祐,2005,《台灣海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陳乃菁、林修卉,2004,〈許惠祐:告別鎖國時代讓人民親近海洋〉,《新台灣週刊》第
436期。
陳在正,2001,《臺灣海疆史研究》,廈門:廈大出版社。
陳榮發,2001,《擁有海洋》,北京:海洋出版社。
傅琨成,2004,《海洋法專題研究》,廈門:廈大出版社。
楊文鶴等編著,2003,《二十世紀中國海洋要事》,北京:海洋出版社。
賈德•戴蒙著,王道還、廖月娟等譯,1998,《槍砲、鋼鐵與病菌》,台北:時報出版。
監察院,2004,《海洋與台灣相關課題總體檢調查報告彙編》。
鮑基斯, E.M,1996,《海洋管理與聯合國》,北京:海洋出版社。
龍應台,2003,《面對大海的時候》,台北:時報出版社。
謝明,2001,《公共政策導論》,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欒維新等著,2004,《海洋一體化建設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認識台灣海岸活動 
5% 
Bonus!為鼓勵學生靠近海岸,更了解海洋相關事務與團體之課堂外活動,屬選擇性的加分活動。 
2. 
分組期末報告 
40% 
為鼓勵學生針對有興趣之海洋政策相關主題,進行深入研析與討論,故要求同學進行分組報告。本課程於期末舉辦成果發表,請各組製作投影片檔,並繳交書面報告(以10,000字為限,請附上組員間分工狀況的說明);報告題目需於期中考試前一週,於課堂上交至授課教師。課程結束後,請各組將報告之投影片檔、文字檔轉成PDF格式後,上傳至課程網頁「作業區」。 
3. 
課程參與及分組討論 
40% 
包含課堂中學生與教師之互動與討論,以及由教學助理帶領之分組討論。由授課教師、教學助理觀察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討論或回答問題的表現給分,然為提高學生參與討論課程的興趣,亦可採學生互評方式。 
4. 
課程網頁互動討論 
20% 
※海洋新聞探索 每位修課學生需蒐集2008年、2009年、2010年1月至3月、2010年4月、2010年5月等五段時間之海洋相關新聞各一則(不得重複),張貼至課程網頁「討論看板」之指定區域,並於當則新聞下方闡述至少100字之心得或評論。5月31日前全部完成者即得本評分項目之10分。 ※課程網頁參與互動情形 其他課程網頁功能的使用情形,佔本評分項目10分。如參與討論區其他看板之討論、資訊分享等功能。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5  課程說明及要求/周繼祥、徐銘謙 
第2週
3/04  全球環境與公共政策概論/周繼祥、徐銘謙 
第3週
3/11  全球海洋與海洋政策概論/周繼祥、徐銘謙 
第4週
3/18  海權論與世界政治的發展/周繼祥、徐銘謙 
第5週
3/25  認識海上貿易與運輸的演變史/參觀長榮海事博物館 
第6週
4/01  我國的海洋環境生物多樣性與海洋資源應用/鄭明修研究員 
第7週
4/08  臺灣的海洋文化發展與政策/陳國棟研究員 
第8週
4/15  我國的海洋領土與發展規劃/宋燕輝國際事務長 
第9週
4/22  【期中考試/期中檢視與認識臺灣海岸活動】 
第10週
4/29  我國海洋教育的推廣現況/郭兆偉秘書長 
第11週
5/06  我國海洋漁業的現況、發展與挑戰/周繼祥、徐銘謙 
第12週
5/13  我國海洋科技在珊瑚礁魚類養殖產業應用/何源興研究員 
第13週
5/20  海洋災害與污染防治政策/柯金源製作人 
第14週
5/27  我國海洋休閒觀光與國家公園、風景區的管理/于立平製作人 
第15週
6/03  我國的海洋政策、立法與組織架構之概況與檢討/周繼祥、徐銘謙 
第16週
6/10  我國海域執法的現況/參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第17週
6/17  期末學習成果總檢討/周繼祥、徐銘謙 
第18週
6/24  【學期考試/學期檢視與影片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