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本國憲法通論
Understanding the Roc Constitution 
開課學期
101-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吳秀玲 
課號
NtlDev1055 
課程識別碼
341 1164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博雅202 
備註
本課程可充抵原共同科目課程-本國憲法。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
總人數上限:18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11Con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一學期課(本學期共十八週次),每週上課二小時,在課程設計上,分為十個單元依序進行。首先,從現代憲法的基本原理出發,說明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的內涵和憲法的重要性。其次,介紹各國憲法的主要內容和政府體制的類型;接著,針對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十日總統令公布最新修正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至十二條(簡稱《七修》)進行分析,最後,綜述我國憲政體制的規劃與未來的發展。上課方式以講學為主,專題討論和觀摩活動為輔;每單元講題將印製大綱,以增強學習效果。 

課程目標
本課程之開授,目的在使修課同學對本國憲法之基本理論、核心問題與所規範的政府機制有更深層的認識,並以此為基礎探討憲法與實際生活的關聯性,期使學生對我國未來憲政的發展具備思考、批判的能力。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根據當週授課主題之課程講義。 
參考書目
Arend Lijphart & Carlos H. Waisman 著、蔡熊山等譯(1999):《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政選
擇》(Institutional Design in New Democracies),台北:韋伯文化。
Ball, Alan R. & B. Guy Peters (2000) Modern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Macmillan
Press Limited.
Beliaev, Mikhail V. (2006)“ Presidential Powers and Consolidation of New
Postcommunist Democracie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9, no.3, pp.375-
398.
David Butler & Austin Ranney編著,吳宜容譯(2002),《公民投票的實踐和理論》,
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Jan-Erik Lane著、揚智傑譯(2003),《憲法與政治理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
社。
Jones, Charles O.(2005)The Presidency in a Separated System, Washington,
D.C.: The Bookings Institution.
Lane, Jan-Erik (1996) Co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Theory, New York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 J. C. Vile著,韋洪武譯(2004),《最新美國政治》(Politics in the USA),台
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Michael G. Roskin 著、鄭又平等譯(2003):《最新各國政府與政治:比較的觀點》
(Countries and Concepts: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olitics),台北:韋伯文
化事業出版社。
Riggs, Fred W.(1988)“The Survival of President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Para-Constitutional Practic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no.9,
pp.247-278.
Sartori, Giovanni (1997)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2nd(e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hugart, Matthew Soberg & John M. Carey (1992),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Constitutional Design and Electoral Dynam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ach, Cindy (2005), Borrowing Constitutional Design:Constitutional Law in
Weimar Germany and the French Fifth Republic,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tanger, A. (2004) “ How Important are New Constitutions for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Lessons from the Post-Communist States,”Democratization,
vol.11, no.3, pp.1-26.
Verney, Douglas V.(1992) “ Parliamentary Government and Presidential
Government,”in Arend Lijphart(ed),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1-51.
Watts, Duncan (2006) British Government and Politics:A Comparative Guid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
Wiarda J. Howard (2002) 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3rd), Westview
Press.
毛國權(譯)、Joseph Story著 (2006),《美國憲法評註》(Commentaries 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王國璋(民82),《當代美國政治論衡》,台北:三民書局。
王業立(民90),《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民間國建會特輯(1998),《改革憲政》,台北:業強出版社。
田桂林(1971),《五權憲法原論》,台北:憲政論壇社。
亨利•馬爾賽文、格爾•范德唐合著、陳云生譯(1990),《成文憲法的比較研究》,台
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台北:三民書局。
吳重禮、吳玉山主編,《憲政改革:背景、運作與影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炳南(1992),《憲政改革與國是會議》,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李炳南編著(1998),《不確定的憲政:第三階段憲政改革之研究》,台北:揚智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炳南、何輝慶等(2003),《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硏究:台灣憲政變遷的環境動力政治
過程與制度後果》,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炳南主編(2008),《二○○五台灣憲改》,海峽學術出版社。
李國慶(譯)、Walter Bagehot著(2005),《英國憲制》(The English Constitution),北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鴻禧(1997),《憲法與議會》,台北:植根雜誌社。
李鴻禧等合著,《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周繼祥(2000),《中華民國憲法概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周繼祥 (2006),《政治學─21世紀新觀點》,台北:生智文化出版公司。
林子儀(1993),《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台北:月旦出版社。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3),《憲法:權力分立》,台北:學林文化。
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
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紀東(民82),《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至四冊〉,台北:三民書局。
法治斌(1993),《人權保障與釋憲法制》,台北:月旦出版社。
姚志剛等著(1994),《法國第五共和的憲政運作》,台北:業強出版社。
胡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五):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
荊知仁(1984),《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朗、隋杜卿主編(2002),《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出版。
張台麟(1995),《法國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君邁(1997),《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洛克出版社。
盛治仁(2001),《台灣兩千年總統選舉投票行為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許志雄等﹙1999﹚,《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許宗力(1999),《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許宗力等(1995),《地方自治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陳明通(2007),《審議式民主: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憲法草案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財
團法人台灣智庫、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陳慈陽(2005),<憲改工程的另類思考:由準總統制邁向內閣制的制度安排>,《國家政
策季刊》,第四卷第二期,頁89-108。
陳新民(民88),《憲法學導論》,台北:三民書局總經銷。
麥迪遜(James Madison)、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等著,謝淑斐譯(2000),《聯
邦論》(The Federalist papers),台北:貓頭鷹。
湯德宗(2005),《權力分立新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黃年主編(民90),《漂流的台灣》(聯合報社論一百篇:民國八十年至九十年),台
北:聯合報社。
黃昭元(2004),<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評估>,收錄於顧忠華、金恆煒編,
《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德福、蘇子喬 (2007),<大法官釋憲對我國憲政體制的形塑>,《臺灣民主季刊》,第
四卷,第一期,頁1-49。
黃錦堂(2000),<台灣雙首長制之內涵>,《政策月刊》,第59期,頁17-20。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董翔飛(民90),《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自刊本。
趙永茂(1997),《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台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
向》,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劉性仁(2005),《中國歷代考選制度與考試權之發展》,台北:時英出版社。
劉慶瑞(1998),《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三民書局。
潘樹藩(1935),《中華民國憲政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蔡宗珍(2005),《中央政府體制改革的選擇(法理篇)》,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蕭全政主編(1990),《改革憲政》,台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政研究資料中心。
薛化元(1997),<中華民國憲政藍圖的演變―行政權為中心的考察>,《月旦法學》,第
26期,頁10-22。
謝瑞智(2006),《憲法概要》,台北:文笙書局。
鍾國允(2006),《憲政體制之建構與發展》,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薩孟武(1960),《中華民國憲法概要》,台北:聯合書局。
羅志淵(1966),《中國憲法釋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蘇永欽(1999),《違憲審查》,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試 
30% 
採紙筆測驗,考題形式:01月08日課堂上公布。 
2. 
平時成績 
40% 
(1)到課及參與課程的表現:佔30% (2)課堂報告:佔40% (2)各式學習單:佔30%  
3. 
作業成績 
30% 
(1) 自傳:佔20% (2)「一Q & 二A」網路討論:佔40% (3)課堂外學習報告書:佔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月11日  《課程簡介》 
第2週
9月18日  現代憲法的基本理論 
第3週
9月25日  當代台灣的憲政變遷+憲法與生活:時事焦點與評析 
第4週
10月2日  各國政府體制的主要類型一 (內閣制) 
第5週
10月9日  各國政府體制的主要類型二(總統制) 
第6週
10月16日  《問題與討論》 內閣制vs.總統制 
第7週
10月23日  各國政府體制的主要類型(內閣制vs.總統制) 
第8週
10月30日  各國政府體制的主要類型三 (雙首長制和其他)  
第9週
11月6日  【期中考週】《影片觀摩》 
第10週
11月13日  現行憲法釋義 (行政權:總統、行政院) 
第11週
11月20日  現行憲法釋義 (立法權、監察權、司法權、考試權) 
第12週
11月27日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專題演講) 
第13週
12月4日  〔校外教學〕臺灣高等法院 
第14週
12月11日  現行憲法釋義 (中央與地方關係、地方自治) 
第15週
12月18日  重要憲政問題分析:政黨、選舉與公民投票 (專題演講) 
第16週
12月25日  綜合討論 (憲法逐條釋義) 
第17週
1月1日  開國紀念日(放假一天) 
第18週
1月8日  【期末考試】(※各項作業繳交期限,逾期恕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