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認識台灣:空間資料分析
Understanding Taiwan:Gis and Spatial Analysis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鄧志松 
課號
NtlDev1082 
課程識別碼
341 1793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 
上課地點
博雅301 
備註
A56: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量化分析與數學素養領域。
總人數上限:8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1NtlDev1082_sn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配合「深碗通識課程」規劃,將原來3學分的課程調整為4學分,以深化學生學習為目標。課程旨在運用「空間分析」方法,結合軟體設計、地圖視覺化處理、與空間統計、空間計量等電腦工具,科學、客觀地探討台灣的社會現象。期待打破學科疆域,以統整的角度看問題。對自然組同學而言,電腦與統計不是難事,但要與社會人文現象相結合是個挑戰;對社會組同學而言,社會議題不陌生,但要用嚴謹的量化方法進行研究,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門課不管是對自然組或社會組同學而言,都是個挑戰。然而,就拓展學術視野而言,則是一個很好切入點。為了彰顯通識教育的本旨,本課程除教導同學空間分析方法之外,特別重視方法背後假設與限制。沒有一種研究方法是十全十美,各種方法都有它適合處理的問題,也有其盲點,空間分析也是一樣,選擇合適的主題、正確使用才是重點。修課同學可以透過這門課,瞭解社會科學方法的精神、培養嚴謹推理、獨立思考的能力。上課使用的數據,主要整理自政府統計資數據。在老師與教學助理的帶領下,同學必須瞭解統計指標的定義,掌握數字背後的社會意涵,以及可能存在的陷阱,如此方能正確解讀數據,進而經由數據分析,瞭解台灣社會各面向的發展。
二、 瞭解量化指標的意義,透過量化指標瞭解國家、社會。
三、 熟悉政府各項統計指標網路取得的管道,並靈活運用。
四、 運用Excel等軟體,結合地圖,建立自己的空間資料庫。
五、 瞭解空間統計基本原理及其可以處理的問題。
六、 操作GeoDa軟體,進行空間統計及空間計量分析。
七、 建立客觀、嚴謹、科學、獨立的思考習慣,建立論證,回答問題。
本課程配合「深碗通識課程」規劃,將原來3學分的課程調整為4學分,以深化學生學習為目標。課程旨在運用「空間分析」方法,結合軟體設計、地圖視覺化處理、與空間統計、空間計量等電腦工具,科學、客觀地探討台灣的社會現象。期待打破學科疆域,以統整的角度看問題。對自然組同學而言,電腦與統計不是難事,但要與社會人文現象相結合是個挑戰;對社會組同學而言,社會議題不陌生,但要用嚴謹的量化方法進行研究,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門課不管是對自然組或社會組同學而言,都是個挑戰。然而,就拓展學術視野而言,則是一個很好切入點。為了彰顯通識教育的本旨,本課程除教導同學空間分析方法之外,特別重視方法背後假設與限制。沒有一種研究方法是十全十美,各種方法都有它適合處理的問題,也有其盲點,空間分析也是一樣,選擇合適的主題、正確使用才是重點。修課同學可以透過這門課,瞭解社會科學方法的精神、培養嚴謹推理、獨立思考的能力。上課使用的數據,主要整理自政府統計資數據。在老師與教學助理的帶領下,同學必須瞭解統計指標的定義,掌握數字背後的社會意涵,以及可能存在的陷阱,如此方能正確解讀數據,進而經由數據分析,瞭解台灣社會各面向的發展。
 

課程目標
根據過去修課同學的意見,這不是一門輕鬆的課,修完本課程後,同學預期可學會:
1瞭解社會科學量化研究方法的基本構想、功能與限制。
2學會數據分析方法,尤其是具有空間意義的數據,注意數據背後可能存在的陷阱。
3瞭解政府統計指標的意義,經由這些指標瞭解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
4熟悉政府各項統計指標網路取得的管道,並靈活運用。
5運用Excel, Google Earth, GeoDa, QGIS及相關軟體工具,結合地圖,建立自己的空間資料庫,以嚴謹的科學方法分析社會問題。
 
課程要求
本課程四學分,每週上課四個小時。前兩個小時老師授課為主,第三、四個小時由助教帶實習與討論。每個禮拜均有作業,同學必須按時繳交。課程重要資訊、講義、軟體均可在課程網頁上取得,繳交作業亦然。
成績比重如下:
一、課堂表現佔百分之十。
二、作業成績 (約有十次) 佔百分之四十
三、期未報告(口頭及書面) 佔百分之五十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4:00~17:00 
指定閱讀
由於本課程主要是教授同學活用社會科學量化方法,並實際操作、討論。主要的閱讀是老師上課講義及投影片,均置於網頁中。修課同學必須花大量的時間與電腦、數據為伍。
每週的進度以及閱讀已詳列在每週教學進度及內容中。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課程介紹與 Google earth 安裝與操作 
第2週
  地圖計算模組與點線面圖層的繪製與變化 
第3週
  跨越時空,圖文整合 
第4週
  地圖計算1 空間分布, 地區差異,資料加總或平均,方格,Kernel, 空間內插 
第5週
  地圖計算2 距離,核心點,最近距離 
第6週
  地圖計算3 資源的獲得與分配 
第7週
  地圖計算4 網點計算,交集與聯集 
第8週
  網路資源、資料庫蒐尋與 KML, excel轉換 
第8週
  地理網絡 
第9週
  瞭解現狀:從數據中尋找地區的差異與特殊性 
第10週
  觀察、檢討與問題意識:危機就是轉機 
第11週
  解決之道:目標與願景 
第12週
  知已知彼:優勢,劣勢,機會,挑戰 
第13週
  政治生態與贏的策略 
第15週
  因果關聯與迴歸分析 
第16週
  反省與思考:政策白皮書的提出 
第17週
  同學報告一 
第18週
  同學報告二 
第2-1週
  GE繪圖與地圖計算操作手冊 
第9-1週
  縣市基本圖資 
第9-2週
  都市計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