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多媒體創作
Multi-media Journalism 
開課學期
110-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新聞研究所  
授課教師
 
課號
JOUR7076 
課程識別碼
342 M292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新聞308 
備註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2JOUR7076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1.本課程強調結合不同領域專長進行新聞專題報導,希望具備新聞思考、人文關懷、環境探索、數位資訊等不同專長背景同學,一同學習與合作,創作多媒體報導。
2.多媒體報導課程和傳統報導不同。除了和傳統媒體一樣,須掌握核心內容外。在報導呈現時可同時採取文字、影音、動畫與多種互動形式,進行新聞創作
3.本課程的多媒體作品將首先製訂網頁腳本。網頁建立可由同學製作,也可使用開源網頁。多媒體創作的網頁敘述時,本課程會邀請工程師協助同學。
4.本課程將以氣候變遷、國內環境變化為報導主題,同學可在範圍中自選子題,進行多媒體創作,最後將採用公演形式,邀請大眾一同關心地球與人類永續生存。
4. 因應多媒體創作,本課程將邀請不同實務界人士參與教學。
5. 本課程鼓勵同學一學期完成一個完整的多媒體作品。
 

課程目標
1. 本課程重點在於強化同學的多媒體思考,並能真正進行多媒體創作。
2. 本課程要求同學熟悉多媒體創作過程。首先完成資料收集、應有的採訪,已具體的內容後,首先進行網頁的多媒體腳本思考,並具體執行創作。
3. 本作品完成後,除公開發表外,亦鼓勵同學參加其他新聞報導比賽。
4. 本課程鼓勵同學一學期完成一個完整的多媒體作品。
5. 本課程涉及團隊合作,在學期中不得停修。

 
課程要求
• 上課參與(30%)。團隊合作(20%)。作品(50%)
• 上課兩次無故缺席,上課30%為零分。有事請務必事先聯繫。
• 作業兩次未交,作品之50%為零分。未交或是遲交,均以零分計。
• 期末時將相互討論團隊合作情形。
• 本課程不接受停修要求。
• 無期中、期末考。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需要討論的同學,請事先來信約時間:carolinelin@ntu.edu.tw 
指定閱讀
1.本課程將要求同學進行國際作品觀摩。
2.21世紀資本論。
3.與氣候變遷有關的全球、台灣等相關書籍。 
參考書目
有關氣候變遷的全球、台灣等數據資料。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4  認識多媒體創作,了解同學的製作能力,完成分組。 
第2週
2/21  各組報告主題,已確定主題者開始採訪。 
第3週
2/28  放假(二二八)。所有小組完成主題確認。 
第4週
3/7  各組報告採訪內容。各組第一次報告國際媒體作品。 
第5週
3/14  各組報告採訪內容。第一次進行多媒體構想。 
第6週
3/21  各組報告採訪內容。第二次進行多媒體構想。 
第7週
3/28  各組報告採訪內容。第三次進行多媒體構想。 
第8週
4/4  春假(完成所有採訪與資料收集)  
第9週
4/11  因應各組需求,邀請多媒體實務界人士課堂指導(一) 
第10週
4/18  因應各組需求,邀請多媒體實務界人士課堂指導(二) 
第11週
4/25  因應各組需求,邀請多媒體實務界人士課堂指導(三) 
第12週
5/2  因應各組需求,邀請多媒體實務界人士課堂指導(四) 
第13週
5/9  因應各組需求,邀請多媒體實務界人士課堂指導(五) 
第14週
5/16  因應各組需求,邀請多媒體實務界人士課堂指導(六) 
第15週
5/23  因應各組需求,邀請多媒體實務界人士課堂指導(七) 
第16週
5/30  第一次檢視作品,修正作品(配樂、字幕、標題)。 
第17週
6/6  第二次檢視作品,修正作品(配樂、字幕、標題)。 
第18週
6/10前  同學作品公開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