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小兒物理治療學及實習一 Pediatric Physical Therapy and Practice (Ⅰ) |
開課學期 |
104-1 |
授課對象 |
醫學院 物理治療學系 |
授課教師 |
陳麗秋 |
課號 |
PT3025 |
課程識別碼 |
408 32800 |
班次 |
|
學分 |
1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1,2(8:10~10:00) |
上課地點 |
實習教室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與廖華芳、鄭素芳、吳晏慈合開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33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41PT3025_pedPT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之內容包括兒童發展過程、兒童行為觀察、簡介各種發展測試及小兒疾患之各項物理治療理論、評估技巧與治療技巧為主。小兒病患包括一般發展遲緩嬰幼兒與認知損傷幼兒,並簡介醫療系統與教育體系中物理治療角色之異同。 |
課程目標 |
修習學生在結束本課程時,應具有以下能力:
1、能理解兒童發展與環境互動過程,培養對兒童的全人關懷能力。
2、能了解小兒物理治療師所需之能力以及服務倫理。
3、能理解小兒疾患之各項物理治療理論與處理模式。
4、能了解醫療體系與教育系統中物理治療師角色之異同,培養與不同專業團隊合作的能力。
5、能了解與簡單使用發展評估工具。
6、能自行收集兒童物治相關資訊,並以批判性思考選擇使用適切的資訊,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7、初步能進行高危險群嬰幼兒之早期介入。
8、藉由小組評估一般兒童且進行口頭報告,而達到以下目標:
(1)團隊合作
(2)由ICF模式去看一個兒童之健康狀況
(3)學習兒童PT評估方法與初步評量、診斷及預後
(4)藉由2個相近生理年齡之兒童之健康狀況之比較面深入了解環境與個體之互動
(5)報告技巧之訓練
|
課程要求 |
請假規則依學校規定,無故缺席視為曠課。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 廖華芳:小兒物理治療學。第三版。台北:禾楓出版社。2011年。
2. Tecklin JS (ed). Pediatric physical therapy, 5th ed.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Company, 2015.
3. Campbell SK, Palisano RJ, Orlin M (ed). Physical Therapy for Children, 4th
ed.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mpany. 2011.
4. 廖華芳(編譯):早期療育。台北:禾楓書局。2005年。
5. 鄭素芳:與巴掌仙子共舞:週歲前的育兒技巧。台北:金名圖書公司。2010年。
6. 鄭素芳、陳麗秋:中文版新生兒神經行為評估量表。台北:金名圖書公司。2014年。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日上課 |
10% |
人文關懷、團隊合作、服務倫理、批判思考、終身學習 |
2. |
書面與口頭報告 |
15% |
人文關懷、團隊合作、服務倫理、專業能力、批判思考、終身學習 |
3. |
期中筆試 |
25% |
服務倫理、專業能力、批判思考 |
4. |
期末筆試 |
25% |
服務倫理、專業能力、批判思考 |
5. |
期末實習考試 |
25% |
人文關懷、服務倫理、專業能力、批判思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015/9/17 |
課程簡介、小兒物理治療師之角色與內容、個案處理模式簡介(ref 1, chap 1) |
第2週 |
2015/09/24 |
兒童物理治療相關理論與應用 |
第3週 |
2015/10/01 |
ICF、早期療育理論之運用討論(ref 1,chap 1, 6, 13) |
第4週 |
2015/10/08 |
高危險群嬰幼兒之早期介入暨實習(I) |
第5週 |
2015/10/15 |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介入 |
第6週 |
2015/10/22 |
高危險群嬰幼兒之早期介入暨實習(II) |
第7週 |
2015/10/29 |
家長晤談與親職教導 |
第8週 |
2015/11/05 |
團隊合作模式& IEP、IFSP, 教導與諮詢技巧實習(ref 1, chap 8, 13; ref 4, chap1) |
第9週 |
2015/11/12 |
期中考(筆試) |
第10週 |
2015/11/19 |
評估工具之介紹與初步實習 (I)
(1.PDMS-2,2: HOME,3: GMFM,GMFCS)(ref 1, chap 3, ref 5) |
第11週 |
2015/11/26 |
評估工具之介紹與初步實習 (II)
(1: AIMS,2: CDIIT,3:PEDI)(ref 1, chap 3, ref 2) |
第12週 |
2015/12/03 |
發展遲緩幼兒與智能不足兒童簡介、遲緩幼兒評估之實習 |
第13週 |
2015/12/10 |
感覺處理、行為處理簡介與實習 |
第14週 |
2015/12/17 |
工作分析、生活自理能力之發展與訓練 |
第15週 |
2015/12/24 |
一般兒童發展報告I |
第16週 |
2015/12/31 |
一般兒童發展報告I |
第17週 |
2016/01/07 |
期末考(跑台) |
第18週 |
2016/01/14 |
期末考 (筆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