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職能治療科學文獻導讀 Directed Reading on Occupational Therapyrelated Scientific Articles |
開課學期 |
113-1 |
授課對象 |
醫學院 職能治療學系 |
授課教師 |
李士捷 |
課號 |
OT3022 |
課程識別碼 |
409 3830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公職治431 |
備註 |
與謝清麟、黃怡靜合授 總人數上限:4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旨在探討職能治療科學文獻與研究的核心概念、重要性與相關技巧,以培養學生職涯規劃、吸收新知與落實實證醫療的關鍵能力。為最大化學習效能,本課程前期將以中文文獻為主,並逐步轉移至英文文獻,但報告部分則不限制,同學可自行偏好的中文或英文期刊進行報告,以符合個別學習的需求。此外,本課程亦會提供部分研究方法與統計分析相關知識,以便同學深入解讀各研究的發現與結論。 |
課程目標 |
1. 瞭解職能治療相關之科學文獻種類及大致內容
2. 具備查詢與初步評論期刊論文之能力
3. 具備閱讀理解期刊論文與初步判斷可靠程度的能力
4. 瞭解期刊論文與研究之應用價值與限制 |
課程要求 |
1. 出席所有課程(這會影響參與度分數)。
2. 完成指定作業(這會影響學期成績)。
3. 報告前至少找助教討論一次(這不會直接影響分數,但我建議你找一下比較好...)。
4. 歡迎隨時提問。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請直接與課程教師聯繫 (shihchiehlee@ntu.edu.tw)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1. Subramanyam, R. V. (2013). Art of reading a journal article: Methodically and effectively.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 17(1), 65-70.
2. Cohen, H. (1988). How to read a research pap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42(9), 596-600.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堂參與 |
20% |
個別/團體計分,每次出席計5點,回答問題計1點,點數將統計至期末,並依全班得點情形等比例換算成課堂參與分數。 |
2. |
期中口頭報告 |
30% |
團體作業,每組4至5人,共同導讀/報告一篇期刊論文,內容需包含前言、方法、結果、討論與結論的重點整理,報告前需與助教討論至少1次。報告者由當天現場抽籤決定,團體整體表現由參與者共同評分,並依據匿名貢獻度互評結果計算個別成員分數(貢獻度以0至10分計算:超過8分者拿100%、介於6–8分拿80%;介於4–6分拿60%,介於2–4分拿40%,低於2分者拿0%)。 |
3. |
期末口頭報告 |
30% |
同期中口頭報告。 |
4. |
課堂心得 |
20% |
份量不超過雙面A4,內容需與課程相關,於下次授課前繳交,每份5分,拿滿為止。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5 |
研究概述 |
第2週 |
9/12 |
前言概述與導讀 |
第3週 |
9/19 |
方法概述與導讀 |
第4週 |
9/26 |
結果概述與導讀(含圖表呈現) |
第5週 |
10/3 |
討論與結論概述與導讀 |
第6週 |
10/10 |
雙十節放假惹~ |
第7週 |
10/17 |
全文導讀與論文探討 |
第8週 |
10/24 |
期中報告一(3組) |
第9週 |
10/31 |
期中報告二(3組) |
第10週 |
11/7 |
證據層級與期刊排名 (JCR) |
第11週 |
11/14 |
資料檢索 |
第12週 |
11/21 |
介入型文獻導讀 |
第13週 |
11/28 |
觀察型文獻導讀 |
第14週 |
12/5 |
工具型文獻導讀 |
第15週 |
12/12 |
期末報告一(3組) |
第16週 |
12/19 |
期末報告二(3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