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高等材料力學 Advanced Mechanics of Materials |
開課學期 |
110-2 |
授課對象 |
工學院 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黃心豪 |
課號 |
ESOE5111 |
課程識別碼 |
525 U306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工科207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54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102_ESOE511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內容包含:
1. 張量分析
2. 應力及應變分析
3. 彈性材料性質
4. 彈性力學問題
5. 軸對稱分析
6. 梁桿件分析
7. 柱桿件穩定分析
8. 數值方法
9. 有限元素法簡介及應用
10. 破壞準則
11. 材料塑性分析 |
課程目標 |
修習本課程完畢,學生可經由考試、作業、及學期報告來進一步增進下列各項知識技能:
I. 基礎知識:
1. 具備線彈性力學的基本知識,了解均向性及異向性材料之差別
2. 可進行應力、應變、及勁度張量之座標轉換
3. 了解基本彈性力學問題
4. 可應用簡易的破壞準則於材料的破壞預測
5. 可進行進階的各式結構桿件力學分析
6. 具備初階材料塑性分析的知識
7. 具備數值計算能力求解材料力學問題
II. 進階學識:
除了課堂上吸收的知識,學生更將經由準備作業、考試、及報告各個階段,進而獲得更深入的學理與應用知識。
III. 獨立作業能力:
經由整個課程設計,學生將從收集資料、提案、創新思考、及建檔的過程中學習獨立作業能力。
IV. 思辯能力:
本項為大學部學生所需積極培養的進階能力。經由整個學期學習過程,學生可持續培養綜整文獻與評論的能力,並應用此項思辯能力於創新知識、設計評估科學研究、及評論詮釋研究資料上。
V. 有效溝通能力:
經由整個學期口頭報告的準備、製作、及呈現,期望進一步培養或增強有效溝通能力 |
課程要求 |
先修:工程數學、材料力學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課程參考書目:
1. Fung, Y.C. and Tong, P., Classical and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World Scientific, 2001
2. Timoshenko, S.P. and Goodier, J.N., Theory of Elasticity, New York: McGraw-Hill, 1970, 3rd ed.
課程補充材料:
補充資料會不定期在課程網頁提供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4 |
課程及課程大綱介紹 |
第2週 |
2/21 |
張量介紹 |
第3週 |
2/28 |
放假日 |
第4週 |
3/07 |
應力分析 |
第5週 |
3/14 |
應變與材料性質 |
第6週 |
3/21 |
彈性力學問題 |
第7週 |
3/28 |
梁桿件彎曲分析 |
第8週 |
4/04 |
春假 |
第9週 |
4/11 |
期中考 |
第10週 |
4/18 |
柱桿件穩定分析 |
第11週 |
4/25 |
數值方法 |
第12週 |
5/02 |
有限元素法原理 |
第13週 |
5/09 |
有限元素法應用 |
第14週 |
5/16 |
材料破壞準則 |
第15週 |
5/23 |
材料塑性行為 |
第16週 |
5/30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