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育林學實習 Silviculture Practice |
開課學期 |
104-1 |
授課對象 |
永續資源學程 |
授課教師 |
曲芳華 |
課號 |
Forest2030 |
課程識別碼 |
605 26100 |
班次 |
02 |
學分 |
1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1,2,3(8:10~11:10) |
上課地點 |
林303 |
備註 |
全系必修,學生在3班中任選1班修課。與王亞男、鹿兒陽合開 總人數上限:3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41Forest2030_02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根據育林學內容進行重要實習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種子採集計處理、種子的外型及解剖特徵觀察、種子層積處理、林木種子活力檢定及發芽試驗、苗木培育方式、移苗、林木更新、分子鑑定方法等等。進行方式有觀察、繪圖、實驗操作、撰寫報告、討論等。 |
課程目標 |
學生藉由實際觀察及進行實驗等方式將更深入瞭解育林學的內涵:包括林木生長特性、種子採集及處理方式、種子層積處理、種子活力檢定方法及發芽試驗、苗木培育、移苗、林木更新、分子鑑定等。 |
課程要求 |
參與實驗、繳交報告、討論等。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國際種子檢查協會。1985。國際種子檢查規則。種子科學與技術13,299-513。
K. Suzuki, K. Ishii, S. Sakurai, S. Sasaki (Eds.) 2006. Plantation Technology in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Springer.
|
指定閱讀 |
育林學手冊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8 |
介紹課程 分組、整理 |
第2週 |
9/25 |
校園林木調查 |
第3週 |
10/02 |
土壤 |
第4週 |
10/09 |
國慶日 |
第5週 |
10/16 |
氣候 |
第6週 |
10/23 |
水庫(集水區) |
第7週 |
10/30 |
光度 |
第8週 |
11/06 |
種子(識別、活力檢驗) |
第9週 |
11/13 |
期中考周 |
第10週 |
11/20 |
苗木培育(育苗) |
第11週 |
11/27 |
病蟲害 |
第12週 |
12/04 |
校外實習參觀(棲蘭山分成兩梯次前往) |
第13週 |
12/11 |
校外實習參觀 |
第14週 |
12/18 |
校外實習參觀 |
第15週 |
12/25 |
校外實習參觀 |
第16週 |
1/01 |
元旦 |
第17週 |
1/08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