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樹木解剖學及實驗 ANATOMY OF TREES AND LAB. |
開課學期 |
96-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
授課教師 |
羅漢強 |
課號 |
Forest3026 |
課程識別碼 |
605 378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1,-,@(8:10~) |
上課地點 |
木性 |
備註 |
森林生物、資源保育與管理學群選擇必修 總人數上限:3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概 要:
樹木外表有營養器官,如根、莖、葉;及繁殖器官,如花、果、種子:而器官之內部,概由許多不同形態、性質的組織組成,而各類組織則又由特徵相同的眾多細胞分別集合而成;從細胞、組織而器官之發育及分化,整合成為植株之整體生長、發育、繁殖及至衰亡的連續生命史現象。而樹木種類繁多,其構造有同有異,殊堪系統化比較區別,以說明組織的性質、數量、分佈及排列之邏輯關係。
大 綱:
1.組織之形態及功能
2.組織之起源發育及分化
a. 分生組織
b. 永久組織
3.針葉樹、闊葉樹及棕櫚、竹類各種器官內組織之比較:
a. 表層組織系統
b. 基本組織系統
c. 維管束組織系統
|
課程目標 |
目 標:
本課程為基礎學門之一,說明樹木之構造及功能,其和形態學互為表,關係生理及生態諸多現象等,已是系統分類之依據,提供演化歷程之証據。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參考文獻:
1. 蔡淑華 (1980) 植物解剖學 四版 國立編譯館 台北市
2. Esau, K. (1961) Anatomy of Seed Plants. John Wiley & Son. New York.
3. Fahn, A. (1982) Plant Anatomy. 3rd Ed. R. Maxwell, M.C.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25% |
|
2. |
期末考 |
25% |
|
3. |
作業 |
40% |
|
4. |
報告 |
0% |
|
5. |
出席 |
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