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林政學 FOREST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開課學期 |
95-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
授課教師 |
鄭欽龍 |
課號 |
Forest3036 |
課程識別碼 |
605 408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林一 |
備註 |
全系必修,上學期學號單號修,下學期學號雙號修 總人數上限:6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從1992年聯合國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發表森林原則(Forest Principles)以來,林政(林業政策與行政)由過去的一國之事務提升到國際事務。這也反映出20 世紀全球性的森林資源劣化和其環境破壞和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台灣在近代化進程的山林開發也帶來不容忽視的環境破壞和社會問題,必須深入瞭解而妥善處理。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內容包括:(1)從不同時空的林政來瞭解社會與森林之間的關係及其轉變、(2)公共政策的目標、形成、評估與執行 (3)探討台灣、日本和美國的森林法規。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FAO (2003) State of the World’s Forest 2003. (web site)
FAO (2005) State of the World’s Forest 2005. (web site)
UN (1992) Forest Principles. (web site)
陳國棟(1995)「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頁123-158。
李文良 (2000)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 台灣史研究 5:2頁35-54
洪廣冀 (2002) 戰後初期之臺灣國有林經營問題:以國有林伐採制度為個案(約1945-1956)台灣史研究 9:1頁55-105
姚鶴年 (1994) 台灣林業之發展 台北:中華林學會
焦國模 (2005) 林業政策與林業行政 台北:洪葉文化公司
黃宗煌 (1988) 環境經濟學與政策
Cubbage, F.W. et al. (1993) Forest Resource Policy New York:Wiley Co.
WCED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著 王之佳等譯 (1992) 我們共同的未來 台北:台灣地球日初版社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閱讀報告二篇 |
30% |
三個課程內容中任選其二,閱\讀指定書目或其他文獻撰寫報告 |
2. |
課堂討論、小組報告 |
30% |
|
3. |
期末考 |
4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21 |
林政學簡介 |
第2週 |
9/28 |
空間脈絡:世界森林資源及其管理議題/ FAO (2003), p1-25, FAO(2005), p20-32 |
第3週 |
10/05 |
空間脈絡:UN森林原則與國際環境協定/ FAO(2005), p56-65, UN 1992 |
第4週 |
10/12 |
時間脈絡:清領、日治和戰後的台灣山林開發/ 陳國棟、李文良、洪廣冀,姚鶴年 ch.7 焦國模 ch.9 |
第5週 |
10/19 |
同上 |
第6週 |
10/26 |
時間脈絡:環境主義與森林保育/ WCED 總論、ch.1,2,6 |
第7週 |
11/02 |
林業政策目標─
森林資源的支配:市場與政府/ Cubbage ch.2,3 焦國模 ch.3
黃宗煌ch.3,6
|
第8週 |
11/09 |
同上 |
第9週 |
11/16 |
學期報告分組摘要報告 |
第10週 |
11/23 |
政策形成/ Cubbage ch.4黃宗煌ch.6 |
第11週 |
11/30 |
政策分析、評估與執行/ Cubbage ch.5黃宗煌ch.5,11,12 |
第12週 |
12/07 |
同上 |
第13週 |
12/14 |
多元社會決策的公民參與/ Cubbage ch.9,10 |
第14週 |
12/21 |
台灣的森林法及相關法規 |
第15週 |
12/28 |
台灣的森林法及相關法規 |
第16週 |
1/04 |
日本的森林、林業基本法 |
第17週 |
1/11 |
美國的森林法規 / Cubbage ch.13 |
第18週 |
1/18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