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細胞生理學 Cell Physiology |
開課學期 |
100-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動物科學技術學系 |
授課教師 |
|
課號 |
AniSci3011 |
課程識別碼 |
606 338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5,6(12:20~14:1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01cell_Physiol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課程將由細胞內、外的訊息傳遞網路之介紹為始,輔以與訊息傳遞相關之結構的介紹,然後分別探討不同之訊息路徑。計有 1. GTP 結合蛋白、2. 蛋白質激脢與磷酸脢、3. 環核甘酸、4. 三磷酸肌醇及二醯甘油、5. 鈣、6. 代謝中間物、7. DNA 結合蛋白等等訊息路徑,其個別性質、反應路徑、相互關係、及其在生理功能中扮演的角色。整個課程期使學生在認識眾多訊息傳遞路徑與作用機制後,體會每一路徑都是整體網路的一環,而正常生理作用是這些路徑充分協調而得。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目的在介紹學生認識動物細胞於細胞階層的生理作用與機制,使其認識在正常生理作用背後,隱藏在細胞中豐富且複雜的反應機制,以提高學生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及激發從事更進一步研究的意向。多細胞動物的最主要特徵即是細胞之特異性,構成器官、組織的不同細胞均有其特定功能,當接受外來的刺激或訊息時會產生其特定的反應,而細胞的此種作用需要特定的訊息傳遞管道才能達成。課程中將對不同的胞內傳訊路徑做個別介紹,並討論其相互關係,俾使對胞內訊息溝通網路有更深一層認識。 |
課程要求 |
修習過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課程。
每堂課後有課後讀物,讀書報告於下次上課前繳交(一至二頁)。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Biochemistry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Regulation, 3rd Ed
By Gerhard Krauss, Wiley-VCH
|
指定閱讀 |
Communication within Animal Cells
by Greg J. Barritt, 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讀書報告 |
40% |
|
2. |
期中考 |
30% |
|
3. |
期末考 |
3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6 |
Introduction |
第2週 |
9/23 |
Networks of extracellular and intracellular signals |
第3週 |
9/30 |
Role of cell structure |
第4週 |
10/07 |
Plasma membrane receptors |
第5週 |
10/14 |
Ion channel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
第6週 |
10/21 |
GTP-binding proteins and ras proteins |
第7週 |
10/28 |
Ser/Thr-specific protein kinases and phosphatases |
第8週 |
11/04 |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
第9週 |
11/11 |
期中考 |
第10週 |
11/18 |
Second messengers: cyclic nucleotides |
第11週 |
11/25 |
Second messengers: IP3 and diacylglycerols |
第12週 |
12/02 |
Second messengers: calcium |
第13週 |
12/09 |
Intermediary metabolites |
第14週 |
12/16 |
DNA-binding receptors |
第15週 |
12/23 |
Regulation of cell cycle |
第16週 |
12/30 |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or genes |
第17週 |
1/06 |
Apoptosis |
第18週 |
1/13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