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鄉村農業體驗(二)
Rural Agriculture Work Experience(II) 
開課學期
110-2 
授課對象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授課教師
闕河嘉 
課號
BICD1031 
課程識別碼
610 1082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六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備註
初選不開放。六678日234上課,修過鄉村與文化研究同學優先。加簽規定另行公布。第一次上課缺席者視同放棄。
總人數上限:4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的宗旨是提供同學瞭解農業的功能不限於提供我們食物的經濟價值,並且讓同學藉由援農活動來認識農村、農業、農民,並發掘三農其他面向的價值。
本課程於學期中進行至少兩次週末的農場見習活動。見習過程中,學生將實際參與鄉村中的農事體驗。

請參考「106-2鄉村農業體驗課程」課程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83778528903142/permalink/332157820731878/

見習區域:包括游樂園有機農場、月見學習農園、羅傑農場、源禾綠的農場、友善碾米廠、Open Hack Farm 基地、慢島直賣所所長的菜園、永昇甘蔗、樂生田、小鶹米等

總人數上限:40人 

課程目標
110-2 加簽結果與授權碼

02/18 14:00 無更新名單,加簽結束。謝謝!
請加簽上的同學,記得參加 行前說明會(2/19,10:00,生傳系525室)!

本課程從田間見習活動中,自我進行田野調查來探究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的價值。課程活動兼具「田間見習活動」以及「自主學習」(見習提問、心得、期末報告)兩大部分。

藉由體驗與深入觀察過程中與土地、農民產生的互動對話,學生得以
1. 認識當代台灣鄉村的美麗與哀愁,農業發展的不同樣貌與型態
2. 認識農民投身於鄉村農業中努力的農民
3. 瞭解農民生活在鄉村的喜怒哀樂,體會農民經營農業的甘苦
4. 瞭解相關農民組織,及其社群活動
5. 認識農夫如何行銷其農產品
6. 發掘成為農夫從事農業,除了是農業認同的表現之外,也有其他面認同面向
7. 瞭解台灣農業、農民、農村的價值
8. 瞭解自己與農業、農村、農民的關係(此次援農經驗帶給個人的意義)

本學期110-2課程學習主題「農業、環境、保育」

呼應2019年聯合國推出永續發展教育十年方針:「ESD for 2030 」。

本課程的主要活動是在宜蘭線的深溝村與一群的友善耕作的小農工作,他們的實踐挑戰了主流傳統的農耕文化、農家生活方式、農村發展模式,引領了臺灣的另類農業發展風潮,顛覆我們對農夫的刻板印象。

本學期本課程計畫以「農業、環境、保育」為主題,以打工換知識的方式,期盼同學從援農見習經驗、與農友/農村的互動中,瞭解這友善耕作的小農如何體現環境保育,並且讓同學反思自己如何從農業這個領域中採取環境保育的行動。

從你認識的農夫和他們的生活方式、農耕理念、農村裡發生的事情(農村見習與訪問),瞭解農業和環境保育的關係,並反思視自己對此議題的認識、價值觀、態度(見習心得)。最後在期末報告中,對於促進一個永續農村發展,提出你打算解決的問題與展現你的行動方案(期末報告)。

環境教育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式,環境保護行動也沒有固定的形式。本課程提供同學農村實地體驗的機會,探索自己和環境保育的關係。見習心得作業和期末報告的目標是,與課程中的所有伙伴分享:

『從宜蘭援農的經驗中,從農業的角度來進行環境保育,
你在農業方面可以做什麼?你想改變了什麼?你對未來我們的社會有何願景?』

 
課程要求
1. 這是一門兼具「田間見習活動」與「自主學習」兩大部分,請同學「不要誤會」這是一門到農村的體驗課程。修課同學必須配合見習時間,並且明白到農村田野調查以援農換知識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滿足此兩大條件者方可修課。
2.見習期間須遵從本見習之相關規定(如違反規定者,將告知,並請自行於第二次退選截止之前辦理退選,否則期末成績將為不及格,且無補救方式)
3.上課日期:參加期初開課日(視疫情再定時間地點)、團體見習2次(週末時出團)、期末報告小組田野訪調、期末成果分享會(@宜蘭深溝村)
4.團體見習:每人需參與2次團體援農見習,分為期中前後各一次。(第一次為單日,8:40宜蘭深溝龍公車站集合,約6:00深溝龍公車站解散,第二次過夜@石頭厝)
5.期末成果分享會:本學期暫訂5/21或22 在宜蘭深溝村舉辦,期末分享會當天各組需上台報告分享期末成果,無法出席者不予修課資格。小組同學需自行前往宜蘭進行田野訪調、資料收集,將成果製作成書面報告後,於期末分享會當天用多元形式(例:桌遊、雜誌、影片...等)呈現出來。
6. 作業要求說明:
6.1援農見習前提問(2次):每次援農見習前會於臉書社團內公布當梯農友名單,需事先閱讀農友資料並提出三個問題,並由當梯負責的農友回答。
6.2援農見習後心得(2次):每次援農見習後須撰寫心得,並於梯次結束後兩個禮拜內交。
6.3期末報告(含期末提案書與期末報告)
6.3.1 分組要求:3-4人為一組,需於4/22前回報組員名單、期末報告主題。
6.3.2 主題範圍:依據這學期之學習主題「農業、環境、保育」自行訂定期末報告主題。
6.3.3 呈現類型:影片、專題報導、散文小說繪本、桌遊或舉辦活動、其他創意形式。
4.3.4 繳交內容與時間:分為兩階段,需於4/26前繳交「企劃書」說明主題規劃及執行進度,並在5/24前完成期末書面報告並繳交檔案(此報告成果將由農友提供初步建議,用以修正)。6/6的期末報告版本將為期末報告評分依據。

課程助教:
田間部分:謝佳玲(小鶹)
校內:

見習重要規定:
1.田間見習活動的精神是讓學生瞭解「彎腰」的精神,學習尊重土地、尊重守護台灣這塊土地、提供我們糧食安全的農村、農戶與農民,並且虛心向他們學習
2.曾上過課本課程的同學們都有非常美好愉快的回憶,甚至繼續和農民保持聯絡。但仍須忠告同學,本課程不接受有「公主病」或「媽寶」的學生。本課程設立的宗旨不是「體驗型」休閒農業活動,若有此需求的同學請自費參與鄉村體驗觀光活動。如果有造成農家主人或田間助教「特別照顧」等困擾的事實,建議同學提早退選
3.這次的援農都是同學們的團體生活,請自我管理以符合團體生活的默契
4.「準時」為課程要求:不遲到、不早退、配合農耕的作息
5.在田間援農時,必須遵守田間管理人之指導,認真學習,並盡力協助農友。切記你不是被招待的客人,而是來學習的同學
6.借住農舍時,以不干擾主人之生活作息、不喧嘩吵鬧影響鄰居生活為準則
7.飲食安排:自備第二天早餐,第二次援農晚上在石頭厝(借住的農家)一起料理晚餐,歡迎自備拿手菜與同學分享
8.交通:從台北到宜蘭,有首都客運(市政府轉運站)、葛瑪蘭客運(台北轉運站、科技大樓站)、國光客運(圓山站、南港轉運站、南港展覽館站)
到宜蘭轉運站;到達深溝村的交通則有宜蘭勁好行小巴771線與772線、國光客運1786線(皆可使用悠遊卡,上下車刷卡);以上各交通工具,均需留意「搭車時間」與搭車地點(會在課程群組社團公布)
9.其他提醒事項則不定時於Line課程群組中公布,同學亦可藉課程群組發問與溝通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