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全球化與社會變遷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授課教師
彭立沛 
課號
BICD2040 
課程識別碼
610 289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三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生傳418室 
備註
初選不開放。
總人數上限:6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2BICD2040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全球化是一個過程,其社會意義在於改變了某個地方領域的社會圖像,此圖像不再以此地方領域為建構原則,而是圖像解體。換言之,全球化改變了人們自身的生活條件,也是人們必須面對無距離世界的生活進行式。全球化使跨國的多元現代生活成為社會常態,臺灣面對自身殖民歷史變遷,更必須透過自我理解來界定全球化時代中的定位與挑戰,承認多元現代生活之既存而與世界交流對話。因此,本課程強調生傳系同學對多元社會變遷的關懷,期待同學透過這些文獻回顧,建立全球化與社會變遷現象中的多元知識體基礎,希望同學在實務上擺脫社會學的抽象理論辯證而回歸多元現代生活的當代情境觀察,學習批判與分析臺灣的全球化與社會變遷議題之能力。 

課程目標
透過研讀與討論全球化與社會變遷議題,本課程將鼓勵同學達成以下學習目標:1. 瞭解與觀察臺灣在全球化下社會變遷的現象。2. 熟稔全球化與社會變遷的知識系統。3. 批判、分析全球化與社會變遷議題的能力。 
課程要求
1. 上課出席、聽講,並積極參與討論。
2. 個人學習成果課後評量。
3. 小組成果發表與報告:
(1)3人一組。(2)小組閱讀指定文獻後做成簡易書摘,自行界定關鍵字及主題。(3)尋找並報導一個台灣全球化的故事,加以敘述、詮釋、歸納、分析、批判與討論。(4)期末成果發表,並提出小組書面報告。(5)期末6/19日期末考前繳交至生傳412室助教處,電子檔並上傳ceiba作業區,延遲繳交本項目不計分。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09:00~11:00 
指定閱讀
Lechner, F. J., & Boli, J. (2008). The globalization reader (3rd ed.).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Chanda, N.著、劉波譯 (2016).《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新北市: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Beckert, S.著、林添貴譯 (2017).《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Dirlik, A.著、馮奕達譯 (2017).《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新北市:衛城出版、遠足文化。 
參考書目
Appadurai, A.著、鄭義愷譯 (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市:群學。
Beck, U.著、孫治本譯 (1999).《全球化危機》,臺北市:臺灣商務。
Della Giusta, M., Kambhampati, U. S., & Wade, R. (2006).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ization.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Held, D., & McGrew, A.著、林祐聖、葉欣怡譯 (2005).《全球化與反全球化》,臺北市:弘智文化。
Goldin, I.著、林麗冠譯 (2014).《分裂的全球》,臺北市:大雁出版基地。
Lull, J.著、陳芸芸譯 (2012).《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新北市:韋伯文化。
Pieterse, J. N.著、謝明珊、陳彥蓁譯 (2012).《發展理論:解構與重構》,新北市:韋伯文化。
Tomlinson, J.著、鄭棨元、陳慧慈譯 (2001).《全球化與文化》,新北市:韋伯文化。
Urry, J.著、葉浩譯 (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市:書林。
Zukin, S.著、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 (2012).《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臺北市:群學。
學期中隨時補充最新期刊文獻給同學參考。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程參與 
20% 
(1)由助教紀錄上課中每個人的參與、互動和討論的次數。小組回答一次各組員加2點、代表回答的組員加3點,個人回答加1點,每週個人累計最高5點。期末時助教會將累積總點數換算為20%的平時分數。 (2)出席率採抽點方式評量:按國立臺灣大學學則第四章請假、曠課、扣分規定計分(第33條 學生因故不能上課者,須依學務處規定之請假規定請假。第34條 未經准假或假期已滿而缺課者,以曠課論。曠課一小時,以請假五小時論。第35條 學生平時請假達學期授課時數1/5者,降該科學期成績一等第為原則,達1/4者,降該科學期成績二等第為原則。一學期中請假達1/3者,該科成績以 X 等第登錄。第36條 經核准請公假、產假者,或情況特殊經專案核准者,不適用前條規定。)。 
2. 
平時成績 
20% 
5次講演課後小考或心得之平均成績。 
3. 
閱讀與評論 
30% 
小組發表佔20%。 小組書面報告佔10%。  
4. 
期末考試 
30% 
以整學期上課內容為考試範圍。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20  課程介紹、訂定課堂規則 
第2週
0227  問題診斷、分組、分享全球化經驗 
第3週
0306  [Lecture 1] Experiencing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McDonald's in Hongkong 
第4週
0313  老師出國參加國際會議 
第5週
0320  [Brainstorming 1] Brainstorming method & Mind Mapping learning: https://www.xmind.net/xmind8-pro/ or https://www.mindmup.com/ 
第6週
0327  [Lecture 2] Debating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Globalization as a problem 
第7週
0403  溫書假 
第8週
0410  [Brainstorming 2] 小組自主讀書討論會I 
第9週
0417  [Lecture 3]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第10週
0424  [Brainstorming 3] 小組自主讀書討論會II 
第11週
0501  [Lecture 4] Global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advocacy networks 
第12週
0508  [Lecture 5] Global food- How Sushi went global 
第13週
0515  [Critique 1] 小組報告- 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ch1-5) 
第14週
0522  [Critique 2] 小組報告- 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ch6-10) 
第15週
0529  [Critique 3] 小組報告- 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ch1-7) 
第16週
0605  [Critique 4] 小組報告- 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ch8-14) 
第17週
0612  [Critique 5] 小組報告- 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 
第18週
0619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