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機械與農業 MACHINERY AND AGRICULTURE |
開課學期 |
98-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張森富 |
課號 |
BME1202 |
課程識別碼 |
611 106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知203 |
備註 |
限非生機系學生選修.
第一節課一定要準時到.。A37:世界文明、物質科學領域。與葉仲基、周瑞仁合開 總人數上限:2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261110600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由什麼是機械開始,逐一介紹機械的種類與動力來源以及維護注意事項。再進一步說明機械與農業生產的關係以及將來發展趨勢。並安排參觀農業陳列館及農機實習以加深認識與瞭解。
另外為配合自動化之發展,本課程特別介紹機電整合之概念並加強相關實習,使修習同學能夠在這方面有一些基本的認識。本課程亦對一些日常生活相關之實用知識,例如冷凍與空調設備及汽車維護之要點加以淺談,期能觸類旁通,提高一般之機械常識。進度如下:
1.緒論 2.台北都會區農業之永續發展 3.台灣農業機械化之演進 4.美國加州農業機械化之比較 5.台灣的農業(參觀農業陳列館) 6.農產品儲藏與冷凍空調 7.農用動力機 8.曳引機實習 9.汽車維護 10.農機實習 11.認識機電整合 12.機電整合實習(一),(二) 13.農業自動化 14.傳統農業 15.結論。
|
課程目標 |
機械與現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現代化農業更是少不了機械化。本課程以平易漸進方式介紹機械的一般常識,以及對台灣五花八門的農業機械作一知趣性的巡禮。 |
課程要求 |
附註:1.任課教師隨堂發給講義。
2.成績計算,以上課出席及參與實習為平常成績佔20﹪; 專題20%,期末考佔60﹪,合併所得為學期總成績。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試 |
60% |
|
2. |
專題報告 |
20% |
|
3. |
平常成績 |
20% |
上課出席與參與實習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6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3/05 |
台北都會區農業之永續發展 |
第3週 |
3/12 |
台灣農業機械化之演進 |
第4週 |
3/19 |
農業動力:引擎 |
第5週 |
3/26 |
農業動力:曳引機 |
第6週 |
4/02 |
農機實習 |
第7週 |
4/09 |
<<溫書假>> |
第8週 |
4/16 |
車輛維修保養 |
第9週 |
4/23 |
認識機電整合 |
第10週 |
4/30 |
認識機電實習一 |
第11週 |
5/07 |
認識機電實習二 |
第12週 |
5/14 |
農業自動化 |
第13週 |
5/21 |
希望農業與綜合座談 |
第14週 |
5/28 |
美國加州農業機械化之比較 |
第15週 |
6/04 |
農產品儲運與冷凍空調 |
第16週 |
6/11 |
台灣的農業(參觀農業陳列館) |
第17週 |
6/18 |
專題口頭報告 |
第18週 |
6/25 |
期末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