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昆蟲分類學實習上 Insect Taxonomy Lab. (1) |
開課學期 |
106-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昆蟲學系 |
授課教師 |
蕭旭峰 |
課號 |
ENT3012 |
課程識別碼 |
612 32201 |
班次 |
|
學分 |
1.0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中非101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4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61ENT3012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昆蟲分類學實習(上) |
課程目標 |
認識各目昆蟲科級分類系統及其形態、生態、行為等分類相關內容;並簡介系統分類學入門課題。實習課程配合講演進度及內容,認識各目昆蟲重要的科及其標本採集、保存和製作技術,並安排野外採集或參訪。(上課週數18週,演講每週2小時,共36小時;實習每週三小時,共54小時。共計3學分)(先修科目:基礎昆蟲學)
課程綱要如下:
No. 內 容 課本進度
1 緒論
2 昆蟲分類與人類的關係 Ch. 1,2
(兼述初級分類學原理)
3 形態、生理與發育簡介 Ch.3
(兼述初級分類學原理)
4 行為與生態;分類與鑑定 Ch. 4,5
(兼述初級分類學原理)
5 節肢動物概述 Ch. 6
6 昆蟲綱分類概述、無翅亞綱;蜉蝣目與蜻蛉目 Ch. 7-11
7 廣義直翅目 Ch. 12-16
8 等翅目、革翅目、紡足目 Ch. 17-19
9 積翅目、缺翅目、嚙蟲目 Ch. 20-22
10 蝨目、食毛目 Ch. 23
11 半翅目 Ch. 24
12 同翅目 Ch. 25
13 同翅目 Ch. 25
14 纓翅目、脈翅目 Ch. 26-27
15 鞘翅目 Ch. 28
16 鞘翅目 Ch. 28
17 鞘翅目 Ch. 28
18 撚翅目,長翅目 Ch. 29-30
19 蚤目 Ch. 31
20 雙翅目 Ch. 32
21 雙翅目 Ch. 32
22 毛翅目、鱗翅目 Ch. 33-34
23 鱗翅目 Ch. 34
24 鱗翅目 Ch. 34
25 膜翅目 Ch. 35
26 膜翅目 Ch. 35
|
課程要求 |
認識各目昆蟲重要的科及其標本採集、保存和製作技術。
標本檢查,分類特徵判別,檢索表特徵分類,實習報告繳交。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參考書籍:
貢穀紳。1992。昆蟲學 中冊。修訂版。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出版委員會,台中市。275-763頁 + 索引87頁。
Norman F. Johnson, Charles A. Triplehorn. 2004. Borror and DeLong's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sects 7th edition . Brooks Cole, CA. 888 pp. |
參考書目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成績 |
15% |
|
2. |
期末跑台 |
15% |
|
3. |
作業 |
7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3 |
課堂簡介 |
第2週 |
9/20 |
採集用具與標本製作 |
第3週 |
9/27 |
校園採集與標本製作 |
第4週 |
10/4 |
中秋節,停課一次 |
第5週 |
10/11 |
採集器材製作 |
第6週 |
10/18 |
非昆蟲節肢動物 |
第7週 |
10/25 |
非昆蟲節肢動物 |
第8週 |
11/1 |
無翅昆蟲 |
第9週 |
11/8 |
正課期中考,停課一次 |
第10週 |
11/15 |
校慶,停課一次 |
第11週 |
11/22 |
蜉蝣目、蜻蛉目 |
第12週 |
11/29 |
直翅目、䗛目、螳螂目 |
第13週 |
12/6 |
蜚蠊目、革翅目、石蠅、紡足目 |
第14週 |
12/13 |
半翅目 |
第15週 |
12/20 |
半翅目 |
第16週 |
12/27 |
半翅目 |
第17週 |
1/3 |
纓翅目 |
第18週 |
1/10 |
期末跑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