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經濟昆蟲學實習 Ecxonomic Entomology Lab. |
開課學期 |
100-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昆蟲學系 |
授課教師 |
柯俊成 |
課號 |
ENT3015 |
課程識別碼 |
612 33200 |
班次 |
|
學分 |
1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昆蟲201 |
備註 |
A群組(蟲害管理群組):16學分必修。與蔡志偉合開 總人數上限:3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01apply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農作物害蟲種類的正確辯認、生物學特性、發生與為害規律、種群數量動態與環境的關係、常規的預測預報方法,以及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植物檢疫、農業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學防治法、物理機械防治法),正確地指導害蟲防治。並培養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及從事本學科研究工作的能力。為害水稻、疏菜、果樹、雜糧等栽培作物之害蟲之生活史、習性及防治方法。 |
課程目標 |
是植物保護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門和害蟲作鬥爭的應用科學,緊密結合農業生產去研究危害農作物的害蟲和其他有害動物的發生、消長規律及其有效防治方法,從而保證並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品性。該課程主要介紹和傳授有關農業害蟲發生、消長規律、預測預報、害蟲防治原理和方法等有關知識,掌握農作物上發生的主要農業害蟲的為害模式、發生規律、形態特徵識別、防治技術,從而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正確指導害蟲的有效防治。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王清玲、陳淑佩(編著)。2007。作物蟲害之非農藥防治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
所出版,台中。102頁。
台灣省農藥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1987。台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
台灣農家要覽編輯委員會。2005。台灣農家要覽增修訂三版,農作篇(三)。豐年社,台
北。776頁。(豐年社代理發售:台北市溫州街14號)
易希陶(編著)。1969。經濟昆蟲學(下篇各論)。正中書局,台北市。464頁。
植物保護手冊 http://www.tactri.gov.tw/htdocs/ppmtable/index.htm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試 |
50% |
筆試 |
2. |
期中考試 |
50% |
筆試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011/09/15 |
實習規定 |
第2週 |
2011/09/22 |
實習一 文獻蒐集 |
第3週 |
2011/09/29 |
實習二 蔬菜種植 |
第4週 |
2011/10/06 |
實習三
診斷鑑定~分子檢測
|
第5週 |
2011/10/13 |
實習四
田間防治操作實習
|
第6週 |
2011/10/20 |
實習五 非農藥防治 |
第7週 |
2011/10/27 |
實習五 非農藥防治 |
第8週 |
2011/11/03 |
期中考 |
第9週 |
2011/11/10 |
實習六 微小昆蟲玻片標本製作 |
第10週 |
2011/11/17 |
實習七 診斷鑑定~昆蟲食痕 |
第11週 |
2011/11/24 |
實習八 蔬菜害蟲 |
第12週 |
2011/12/01 |
實習九 倉儲害蟲 |
第13週 |
2011/12/08 |
實習二 蔬菜種植報告 |
第14週 |
2011/12/15 |
實習十 花卉害蟲 |
第15週 |
2011/12/22 |
實習十一 遠程採集觀摩 |
第16週 |
2011/12/29 |
實習十二 口頭專題報告 |
第17週 |
2012/01/05 |
實習十二 口頭專題報告 |
第18週 |
2012/01/12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