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
一、課程簡介:
第一部份為數量遺傳模式及估算數量遺傳各項參數的試驗方法。
第二部份則探討雜交數目、族均大小、選拔強度、遺傳與環境變異的各項成分等因素,對於不同育種程序選拔效應的影響。
最終的目的在於瞭解各項數量遺傳參數的估計方法,並藉以找出最有效率的選拔程序。課程內容包括:
1. 基礎族群遺傳:基因的分離與連鎖、近親係數
2. 異交族群平均值與變方的劃分
3. 自交作物的線型遺傳效應,品系內與品系間變方的劃分
4. 親屬間的共變方
5. 估算遺傳變方與共變方的試驗設計
6. 選拔基本模式:自然淘汰、直接與間接人為選拔
7. 營養繁殖系:交配組合數的效應、一次與多次選拔的效應差異
8. 異交作物的族群改良:混合選種法、選拔全同胞與半同胞系
9. 異交作物輪迴選種方法選拔效應的比較
10. 合成品種:上位性效應、親本選擇與最適親本數
11. 選育雜交品種:雜種優勢效應與親本選拔
12. 選拔自交作物:選拔分離族群品系與輪迴選種
13. 指數選拔
14. 透過標示因子進行選拔:間接選拔的效應與效率
二、先修課程:
建議先修數量遺傳學、統計學、複因子試驗設計等。
三、參考書目:
課程講義
Wricke, G. and Weber, W. E. 1986. Quantitative Genetics and Selection in Plant Breeding. Walter de Gruyter. New Y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