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社區營造專題 SEMINAR 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
開課學期 |
99-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彭立沛 |
課號 |
BICD7086 |
課程識別碼 |
630 M314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生傳六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1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是大學部「社區發展與營造」的進階課程。研究所課程以專題討論方式為主,旨在促進同學理解城鄉發展過程中,社區營造所扮演的角色。基於本所教學的核心能力培養,本課程特別關心「鄉村」區域社區營造的原則與實踐。本課程認為社區營造對地方的鄉村發展相當重要,因此鼓勵對鄉村社區營造相關的議題有興趣者共同參與專題討論,例如鄉村地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或規劃學領域的學生。專題的內容包括:社區的永續性、創新與附加價值、企業家精神、社會包容與近用、夥伴關係與協力、參與等主要議題。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著重邏輯思維的訓練,透過文獻理論回顧、問題啟發、研究架構和實證操作的模擬過程,期能建立學生研究興趣及研究方向。 |
課程要求 |
1. 共進行七次主題教學或參與相關研討會,隔週進行專題討論。
2. 專題討論時必須繳交1頁A4(800字以內)的討論提綱,佔學期總成績50%。
3. 期末發表和報告,佔學期總成績5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 Baum, H. S. (2003) Community and consensus: reality and fantasy in planning, Campbell, S. et al.,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Malden: Breakwell Publishers Ltd.
2. Breakwell, G. M. (2000) Social representational constrains upon identity, Deaux K. et al. eds., Representations of social, Oxford: Breakwell.
3. Healey, P. (1997) Collaborative planning: shaping places in fragmented societies, London: Macmillan.
4. Abbott, J. (1996) Sharing the C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 Ltd.
5. Friedmann J. (1992) Empowerment- the politics of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Oxford: Blackwell.
6. Ostrom, E.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指定閱讀 |
1. Malcolm J. Moseley (2003) Rural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