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風險傳播專題 Risk Communication Seminar |
開課學期 |
103-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邱玉蟬 |
課號 |
BICD7093 |
課程識別碼 |
630 M321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生傳525室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1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31BICD7093_rc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隨著生活形態的改變以及科技的演進,人類所面臨的生存威脅與風險型態也不斷的改變。天災、人為、環境與科技所造成的風險是可控制或是不可控制?什麼是風險,什麼不是風險?風險如何定義?誰來定義?社會大眾如何認知風險?風險概念如何在社會中興起、流轉、擴大與消逝?風險訊息傳遞過程中,那些因素如何影響風險訊息的傳遞與轉變?同時傳播媒介在這當中的角色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是本課程關心的核心議題。本課程從風險訊息的傳遞與流動過程,討論風險傳播的概念、理論,以及相關研究與應用。 |
課程目標 |
修習完本課程,學生能夠:
1. 瞭解風險傳播的研究領域
2. 瞭解風險傳播主要核心議題
3. 對於社會中的風險議題傳播,能夠具有批判性思考
|
課程要求 |
1. 課前充分預習與閱讀指定讀物
2.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作業恕不接受遲交,請在上課前一天晚上九點以前上傳Ceiba,上課當天前繳交書面。作業抄襲以零分計算。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三 16:00~17:00 備註: 請先約定 |
參考書目 |
待補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堂參與 |
30% |
(1)輪流每週導讀,介紹閱讀文獻,帶領討論。同時針對讀物提供三個問題在課堂上討論。導讀同學需準備讀物摘要,在上課前一天晚上九點以前上傳Ceiba。
(2)非導讀同學需準備至少三個討論議題給與導讀同學統整(請在上課前一天晚上九點以前上傳Ceiba)。 |
2. |
期中報告 |
30% |
文獻評析,自選一篇文獻評析(5-10頁,不包含參考書目)。 |
3. |
期末報告 |
40% |
問題與現象分析-- 分析風險傳播事件、問題或政府的風險訊息傳遞等措施(7-12頁,不包含參考書目)。書目格式請依APA。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5 |
Introduction |
第2週 |
9/22 |
What is risk? |
第3週 |
9/29 |
Risk Communication |
第4週 |
10/06 |
Crisis and Risk Communication |
第5週 |
10/13 |
Discussion |
第6週 |
10/20 |
Understanding the audience: Risk Perception |
第7週 |
10/27 |
Understanding the audience: Risk Perception and technology |
第8週 |
11/03 |
Media representation |
第9週 |
11/10 |
Media exposure AND risk perception |
第10週 |
11/17 |
期中報告 |
第11週 |
11/24 |
Discussion |
第12週 |
12/01 |
Understanding Risk : Laypersons vs. Experts |
第13週 |
12/08 |
Participation and Governance |
第14週 |
12/15 |
Risk communication and Policy |
第15週 |
12/22 |
Communicating Risk: Approach and Principle |
第16週 |
12/29 |
Communicating Risk : Action |
第17週 |
1/05 |
期末報告 |
第18週 |
1/12 |
期末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