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傳播、文化與地方發展 COMMUNICATION,CULTURE&LOCAL DEVELOPMENT |
開課學期 |
99-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賴守誠 |
課號 |
BICD7103 |
課程識別碼 |
630 M333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生傳六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1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旨在探究現代文化秩序與經濟秩序間交互形塑與交相構成的理論取徑,並將其作為核心架構來探索當代傳播活動對地方發展的重塑與影響。文化與經濟日益明顯的交織運作且彼此互涉是當代社會意義深遠且影響重大的關鍵發展,而資訊傳播科技的快速普及,不僅劇烈改變了人們行動時的溝通方式,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諸多層面也為之徹底改變。傳播通訊與運輸科技的快速進展不僅帶動了「時空壓縮」,新興傳播媒介的普及與深化更帶來創新文化的可能性,進而促成流動性大、加速度高的「流動的現代性」的加速浮現。本課程將通過六項系列主題進行:(1) 傳播、地方與文化經濟;(2) 治理、認同與公共領域;(3) 媒介、傳播與文化產業;(4) 認同政治、文化表現與社會運動;(5) 健康、環境與永續發展;(6) 藝術、文化襲產與社會變遷。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目標的實現之旅將沿著兩條軸線展開:其一,從不同的新興社會理論傳統來探索並釐清傳播、文化與地方發展等相關核心概念與關鍵現象。另一方面,運用文化經濟的取徑並以將傳播文化與地方發展之關係與過程以更完整、更豐富且更貼近真實的分析方式,來瞭解當代傳播、文化與地方發展的運作與意涵。 |
課程要求 |
(1) 課間作業;(2) 課堂報告;(3) 期末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